張誠明 胡瑩瑩
摘要:實踐教學法是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本科財務管理專業作為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將實踐教學法應用于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過程當中能夠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從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的運用實踐教學法的意義出發,簡要分析了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應對措施,旨在提高實踐教學法在本科財務管理專業中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問題;應對措施
一、本科財務管理專業運用實踐教學法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效果
財務管理專業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在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當中,以培養擁有專業財務管理技能的學生為目標,注重培養本科學生的財務管理的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了財務管理專業的知識之后進入社會企業成為企業發展的人才。基于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本科院校在對財務管理專業的教育內容設計方面應注重管理專業的實用性特點,注重培養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而實踐教學法是一種注重實踐應用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重在提升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將實踐教學法并用于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過程當中有利于提升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效果[1]。
(二)有利于解決財務管理專業就業問題
21世紀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帶動了社會財富的增長,人們的物質生產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升,在社會財富不斷增長的過程當中,各種企業快速發展,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水平不斷得到提升。與此同時,企業對于專業型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升,而在現實當中企業對員工專業技能的培養有時還超過了學校教育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而這就造就了學校所培育出來的應用型人才不能直接的適用于企業的需求。這也進一步的證明了學校教育的教學水平未能跟上社會發展的需求,一些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已經落后于社會的發展。而實踐教學法是連接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需求的紐帶,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學校教育的教學水平,讓學校教育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進而培養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讓接受了財務管理專業知識教學的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后能夠被社會企業所接納,發揮出學生應有的實際水平,進而也解決了財務管理專業的就業問題[2]。
二、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實踐教學法的認識不到位
對實踐教學法的認識不到位是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同時,這也是大多數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的不足之處。因為一直以來,人們對大學的定義是學習高深的理論知識。而本科財務管理專業更多的是認為這是一門培養管理型人才的專業,應當學習更多在財務管理方面的管理知識。因此,無論是學校還是教育者都認為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應當多從課堂當中學習理論知識,豐富自身的管理學知識內容。但實際上,這是對財務管理專業認識的不到位,同時也是對實踐教學法的認識不到位。因為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在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畢業之后進入的是大型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而財務管理部門涉及企業資金問題的管理較為復雜,需要面對工作過程當中較為繁瑣的工作任務。但是在本科財務管理專業中,學習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學生很難在第一時間勝任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有些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可能只適應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實踐工作過程當中并不能很好地適應財務管理工作[3]。
(二)實踐教學的環境和基礎設施薄弱
實踐教學法的開展需要依托于基本的實踐教學環境,需要運用到一些基礎設備,比如一些財務軟件設備,培養本科財務管理專業所需的教學軟件,這些都是實踐教學法所需要的基礎設施設備。然而,在實際的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法的教學過程當中學校由于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撥款不到位。這些實踐教學的基礎設施基本沒有,而基礎設施設備的缺失直接導致實踐教學法無法有效運用,進而也會導致實踐教學法在本科財務管理專業教學過程當中的缺失。同時,這也會進一步導致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在進入社會企業工作當中難以適應財務管理工作的運用軟件,在實際的工作當中難以發揮自身所學,甚至還需要在企業工作過程當中重新學習財務管理的運用軟件,這就會導致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在就業之后出現不相適應的情況。長此以往,會加深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
(三)實踐教學基地數量少
實踐教學基地是開展實踐教學法的主要場所,實踐教學法重在實踐運用以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目標,在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法的開展當中實踐教學基地主要是社會企業,以及學校實訓基地。但大多主要依托于社會企業,因為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學習主要是為社會企業的財務管理所服務。因此,實踐教學基地最好的是社會企業,其次再是學校的實訓基地。但是在實際的本科財務管理實踐教學法的應用過程當中,由于學校的種種原因并沒有在校外企業開展實訓教學,即使本科院校已經成立了校外企業的實訓基地,也因為學校重視程度不夠的原因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沒有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大多是將學生送到校外企業當中進行實踐學習,在這一過程當中本科院校的教師沒有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關注,任由其在校外企業自行學習發展。而學生也容易直接將其視為步入社會的工作,沒有將其視為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學習,過于重視工作本身的內容,而忽視了專業知識學習的目的。
(四)缺乏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在本科財務管理專業運用實踐教學法的過程當中缺乏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而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是直接關系到本科財務管理的實踐教學效果,雖然本科院校已經開設了實訓課,計算機網絡課程,同時,還增加了實習環節的教學,但是這些內容的設置都還不夠成熟,沒有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在各自的教學環節當中未能形成各環節的相互聯系,更多的是以獨立的教學方式來進行。特別是校外的實習,學校更多的是將學生獨立于學校教育之外,在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即將畢業的最后學年讓學生進入社會企業進行實訓學習,在此過程當中對其進行深入的跟蹤和教育。
三、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轉變觀念,提升對實踐教學法的重視程度
轉變觀念提升對實踐教學法的重視程度是解決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問題的首要舉措。要解決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過程當中的種種問題,首先應當從轉變教學觀念開始,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來進行:第一,開展實踐教學法專題講座。通過專題講座的方式可以提升實踐教學法在本科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的認識,專題講座的講解能夠讓全體教師明確實踐教學法對于本科財務管理專業教學的重要性。第二,開展實踐教學法教學成果比賽。通過教學比賽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實踐教學法在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的重視程度,還可以提升實踐教學法在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當中的運用效果。
(二)拓建基地,完善實踐教學的基礎設施設備
拓展基地,完善實踐教學的基礎設施設備是解決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問題的重要應對措施,實踐基地是開展實踐教學的主要場所。要保障實踐教學法在教學過程當中的有效運用,首要的是要完善實踐教學的基礎設施設備,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來進行:第一,加大資金投入。拓展實訓基地需要學校加大資金投入,比如,財務軟件的配備,實訓基地的開拓都需要學校資金的投入。第二,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學校教育是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要提升實踐教學法在本科財務管理教學過程當中的運用效果,學校的師資隊伍力量也是至關重要的。
(三)聯合校外企業,加強校外基地建設
聯合校外企業加強校外基地建設是解決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問題的重要應對措施。校外企業是開展實訓教學法的主要場所,不同于學校實訓基地,校外企業開展的實訓教學更具真實性,更符合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第一,加強校企合作。本科院校應當與社會企業聯合起來,學校管理者應當與企業進行有效的溝通,給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好的實習平臺。第二,提升對校外實訓學生的關注。校外實訓時間大多是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學生可以在校外企業學習到豐富的專業知識,甚至一些是在校內課本當中沒有學習到的知識,但歸根到底學生在這一時期仍然是作為學生的身份進入企業進行學習,學校不能本末倒置,應當注重對校外實訓學生的關注,給予實訓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指導。
(四)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是解決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問題的重要舉措。實踐教學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這一教學方法不同于其他的教學方法,因為實踐教學法是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方式,需要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才能夠發揮出實踐教學的實際意義,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來進行:第一,提升對實踐教學法的理論學習。實踐教學法的正確開展和運用首先要對實踐教學法的主要內容,適用對象以及主要教學方式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第二,加強學校實踐教學內容的聯系。校外實訓,校內操作,以及上機網絡課程的學習都是實踐教學法的具體運用,實踐教學法的開展應當聯系具體方式,增強學校實踐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
四、結束語
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法的運用有利于提升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效果,解決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但在實際的教學方法開展過程當中,本科院校對實踐教學法的認識不到位,實踐教學的基礎設施薄弱,教學基地上缺乏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轉變觀念,提升對實踐教學法的重視程度,完善實踐教學的基礎設施設備,聯合校外企業加強校外基地建設以及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
參考文獻:
[1]杜支軍.新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優化探討[J].科學大眾,2020(03):254.
[2]趙祺.“雙創”視角下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探析[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0(05):13-18.
[3]李文禹.以學生為中心的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20,36(0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