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聰 院金謁
摘要:隨著短視頻的興起,學者們圍繞短視頻開展了廣泛多元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可觀的研究成果。為了更全面地分析近幾年短視頻的研究熱點及未來發展趨勢,本文針對中國知網數據庫中2016—2020年公開發表的研究文獻數據,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對相關研究文獻的高頻關鍵詞進行分析,應用共現關系網絡模型研究短視頻的研究熱點和主要發展方向,并針對短視頻研究工作提出了相應建議,為深化短視頻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短視頻 關鍵詞 共現 研究文獻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受眾的審美需求從“看”到“快看”,短視頻各類應用成為當下的熱門。短視頻是時代的產物之一,已經成為中國網民最愛的應用形式。短視頻由于時長較短,在內容的安排上需要有較強的節奏感,為了能夠牢牢吸引住用戶的注意力,創意點要求密集,在極短的時間內使用戶的情緒能夠獲得多次爆發。
隨著短視頻的不斷發展,相關專家學者開展了學術研究,研究領域廣泛,研究成果豐富。為了全面分析近年來短視頻的研究熱點現狀,科學把握短視頻的相關研究重點及發展方向,筆者基于CNKI上2016—2020年刊文數據,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采用NetDraw、UCINET、COOC等軟件,構建共現網絡模型,通過定量分析法,全面剖析近幾年短視頻研究熱點與發展方向,為深化短視頻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共現,是利用文獻關鍵詞共同出現的情況,用以表達該文獻所代表學科中的各主題之間的關系。共現分析的方法論基礎是心理學中的臨近聯系法則、知識結構、映射原則等。
1.數據來源。本文的數據來源于CNKI期刊文獻數據庫,運用高級檢索方式,檢索主題為“短視頻”,時間節點為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共檢索相關文獻研究16677篇。2016—2020年,我國公開發表的短視頻研究文獻呈跨越式發展,2016年刊發320篇,2017年刊發903篇,2018年刊發2525篇,2019年刊發5356篇,2020年更是達到7573篇,短視頻研究持續火熱。
2.高頻關鍵詞分析。關鍵詞體現的是科研論文的核心理念,是進行文獻檢索的重要指標。關鍵詞共現可以將關鍵詞進行可視化分析,反映短視頻的研究內容及特點。在16677篇文獻中共檢索關鍵詞8987個,累計出現頻次23292次,頻數排名中“短視頻”出現頻數最高(2758次),其次是“抖音”、“新媒體”、“短視頻平臺”,出現頻次均超過300次,說明研究者對短視頻傳播載體更為關注。隨著短視頻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熱詞不斷涌現,“Vlog”(94次)、“5G”(92次)、“李子柒”(52次)、“MCN”(43次),全面反映了隨著短視頻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視角更為豐富多元,技術領域、內容領域、載體領域、形象構建領域等研究持續深化。
由于關鍵詞達8987個,但其中6761個關鍵詞均出現一次,本文從中篩選詞頻≥16的150個關鍵詞,占關鍵詞總數的1.7%,且累計頻次出現占比為39%,并且將這150個關鍵詞作為共現網絡的節點,進一步分析關于短視頻的研究熱點及其發展方向。
3.高頻關鍵詞共現矩陣解析。本研究對以“短視頻”為主題的文獻關鍵詞之間的關系進行可視化分析,建構關鍵詞共現矩陣。表1是出現最多的10個關鍵詞兩兩之間出現的頻次,超過50頻次的有“抖音—短視頻”、“新媒體—短視頻”、“短視頻平臺—短視頻”、“媒體融合—短視頻”、“融媒體—短視頻”、“主流媒體—短視頻”、“傳播—短視頻”。從關鍵詞共現矩陣中能夠看到,“抖音—短視頻”共現頻率最高,達194次,作為短視頻領域領軍平臺的抖音,根據《2020抖音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8月,其日活躍用戶已突破6億。抖音以短視頻為載體,集社交功能、電商直播功能于一體,在5G技術的加持下,在短視頻領域不斷創新,發布了海外版TikTok,并開發多種社區,如閱讀社區、電影社區、美妝社區等,構建了獨特的短視頻分發傳播體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抖音短視頻得到進一步發展,大部分長期居家的受眾轉變角色,成為抖音短視頻的制作者和傳播者。抖音短視頻在疫情期間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新型的社交娛樂方式,對疫情期間的安全穩定具有一定積極意義。
再如,“媒體融合—短視頻”共現頻率為90次,短視頻作為現象級應用,對受眾的信息行為習慣產生了顛覆式的變革,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主流媒體入駐短視頻平臺,借助短視頻創新主流媒體新聞產品制播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播說聯播》,顛覆了以往《新聞聯播》的嚴肅形象,《新聞聯播》主持人以接地氣的話術風格、犀利硬核的評論觀點傳遞時代的主流聲音,在短視頻平臺上贏得眾多受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受眾,多次上榜微博熱搜,為媒體融合的創新轉型提供了思路和啟示。

為了更為準確地判斷文獻中關鍵詞之間的相關性,本研究將共現矩陣轉化為相似矩陣(見表2)。兩個關鍵詞的對應值越接近1,相關性越好,越接近0,相關性越差。分析相似矩陣可知,“抖音”與“新媒體”相似度為0.961,“抖音”與“媒體融合”的相似度為0.911,說明以抖音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不斷推動媒體融合轉型。同時可以看到“抖音”與“主流媒體”相似度為0.925,“抖音”與“傳播”相似度為0.956,說明主流媒體越來越多地應用抖音平臺進行短視頻傳播,從主流媒體借由短視頻平臺尋求發展機遇和改革創新的路徑來看,多家媒體已經獲得融合紅利。2018年開始,各黨政機關、媒體紛紛與短視頻平臺建立合作關系,逐漸適應短視頻+直播的信息傳播方式,有效契合了受眾接受信息時間碎片化、空間碎片化的特點,主流媒體通過短視頻傳達的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價值觀,激發了受眾的內心情感和社交分享欲望,并且在短視頻平臺上打通了傳受雙方的互動渠道,建立了良性的社會對話平臺,這對主流媒體占領新媒體輿論高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關鍵詞共現網絡模型。本研究從8987個關鍵詞中選取詞頻≥16的150個關鍵詞,這些關鍵詞置于社會網絡的各個中心節點,在節點之間的連接頻數體現關鍵詞的共現關系,最終形成共現網絡模型。另外,本研究還從中心性的角度分析驗證了關鍵詞越處于網絡共現模型的中心位置,其影響力就越大(見表3)。

本研究繪制了詞頻≥16的150個關鍵詞的共現網絡(如圖1),結果顯示,“短視頻”、“抖音”、“新媒體”、“短視頻平臺”、“媒體融合”等關鍵詞在本研究領域中占據相對重要的位置,這與關鍵詞的中心性分析結果一致。

研究熱點分析能夠讓研究人員通過可視化的數據分析找到哪些研究已經成熟,哪些研究還正處于階段性發展中,哪些研究領域涉足較少,從而為研究者提供研究線索和方向。
1.短視頻研究熱詞分析。近幾年,相關“短視頻”的研究熱詞相對穩定,每年度有些許結構變化,如“短視頻”、“新媒體”、“短視頻平臺”、“APP”等,在每一年度排名都較為靠前。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融媒體”、“媒體融合”等的關注逐漸增多。這說明,傳統媒體的時代性、互動性發展需要媒體融合。媒體融合革新了傳統媒體的話語體系,推進了媒體人才的能力培養,升級了新聞采編的制作流程,創新了互動融合的技術手段,但是無論新媒體平臺、短視頻平臺如何發展,傳統媒體的價值導向不能動搖。因此,在媒體深度融合的進程中,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和價值觀,提升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除以上關鍵詞外,2016年的關鍵詞“網紅經濟”、“Papi醬”、“網紅”等呈現網絡紅人的相關研究熱點。在互聯網技術支撐下,各類視頻平臺、直播平臺飛速發展,網紅及網紅經濟逐漸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網紅通過網絡社交平臺聚集大量的關注者和追隨者,形成粉絲定向營銷市場,圍繞網紅IP衍生消費市場,最終完成完整的網紅產業鏈條。Papi醬被譽為“2016年第一網紅”,其發展壯大得益于自媒體的興起,作為搞笑短視頻的典型,Papi醬的短視頻受眾范圍廣,內容引導性強,受眾對于娛樂放松的需求得到滿足。
2017年的“今日頭條”體現了算法推薦的研究熱點。“今日頭條”作為聚合類資訊客戶端代表,把握住了市場的空缺,在社會化閱讀的基礎上,依靠算法技術進行內容分發,以其個性化、多元化的智能分發模式,收獲了大批忠實受眾,迅速占領了受眾市場,隨后“今日頭條”通過開發社交產品對社區關系進行維護,打造優質的內容生產,不斷探索成為國內極具代表性的聚合類資訊客戶端。
2018年、2019年“抖音短視頻”開始進入研究視野,作為短視頻APP的翹楚,關于抖音的研究眾多,如電商與抖音的結合研究、政務抖音號的傳播研究、抖音的傳播影響要素研究、抖音短視頻泛娛樂化對青少年影響、抖音短視頻的城市形象構建研究、抖音短視頻內容生產研究、抖音短視頻產業化研究等。
同時“Vlog”、“5G”、“李子柒”、“MCN”等熱詞也進入研究視野。例如,博主李子柒最初以創作美食短視頻為主,其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手藝讓李子柒的短視頻擁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同時李子柒作為一名“網絡輿論領袖”,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只有更多的“李子柒”們合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讓更多的人認識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文化、愛上中國文化。
2020年“主流媒體”首次進入關鍵詞前五,意味著主流媒體進入短視頻范疇后,打開了“短視頻+傳統主流媒體”的新型傳播研究視野。“主播說聯播”、“兩會短視頻”等研究主題深入探討了主流媒體的新業態以及話語權的建構,2020年總臺春晚聯手短視頻平臺推出“打開手機看春晚”,使傳統媒體與短視頻平臺進一步深度融合。主流媒體在觀點視角的權威性、制作的專業性及媒體公信力等方面更具優勢,短視頻平臺則在技術創新、流量變現及推廣能力等方面具備優勢,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形成更為深遠的傳播效應。
2.短視頻研究派系分析。派系(Cliques)指的是一個子群體,其成員之間的關系是互惠的,至少包含三個點的最大完備子圖;一個派系也指在該點集中,任何點之間都存在著一條直接連線,并且該派系與其他派系是并存的,不被其他派系所包含。
本研究對二值化后的關鍵詞矩陣進行派系分析,將最小規模設置為5,即一個群體中至少有5個節點,共找到了1279個派系,從中選取前20個,進行派系熱力分析(如圖2)。

經過分析可知不同派系中的關鍵詞重復度較高,各個派系中共享的關鍵詞較多,1—20派系中前三位關鍵詞一致,“抖音”、“新媒體”、“媒體融合”、“短視頻平臺”、“傳播”、“移動短視頻”、“主流媒體”等關鍵詞雖在順序上有所不同,但整體差別不大,反映了對于短視頻的研究相對集中。通過熱力圖分析,可見抖音的頭部效應,源于抖音的機制——只要內容優質,就能獲得流量。抖音為素人提供傳播平臺,內容為王的傳播機制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更多素材。長尾中“問題”、“發展”、“現狀”構成了尾部熱力效應,揭示在如火如荼的短視頻發展過程中,個別學者已經開始關注其存在的問題,并且從宏觀領域梳理其發展現狀,把脈短視頻發展走向。在熱力圖中還能觀察到Vlog、5G技術術語的崛起。在5G時代下,Vlog借助移動社交平臺蓬勃發展,或將成為下一個流量風口。Vlog具有非虛構性、自我意識表達、完整故事性、信息濃度高等特點,區別于短視頻的手機拍攝,Vlog在拍攝器材、拍攝思維、剪輯技術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本文對近幾年短視頻研究文獻進行了社會網絡分析,從關鍵詞共現來看,短視頻相關研究整體表現較為集中,網絡節點相關性較高,密度較高,少數關鍵詞標志性比較強。短視頻的相關研究雖然以自主研究居多,但研究主流明顯,以高校研究居多,如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等。在研究內容上主要集中于新媒體平臺研究,關注點相對集中拓展性不足。接下來,短視頻研究可以從多領域多角度多方向深入研究。
1.外部環境對短視頻發展的影響研究還比較匱乏。技術環境、市場環境為短視頻的規模化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短視頻及相關平臺得以飛速發展。早期短視頻的“野蠻生長”階段,存在政策監管力度不夠、行業生態不夠規范、技術發展不夠優化等問題。為了進一步引導短視頻內容創作和相關業態的健康發展,國家加強了對短視頻發展的頂層設計,出臺了規范和引導短視頻發展的指導意見。縱觀近年來的相關研究,對這一方面的研究相對匱乏。
2.短視頻相關深層次理論研究不足。雖然現階段短視頻內容數量呈指數型上升,但是模仿跟風不斷,存在大量低質量、同質化的內容,內生動力仍顯不足。短視頻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于新媒體平臺研究,研究關注點相對集中,研究方向拓展性不足,局限于經典問題的縱向研究,缺乏橫向學科交叉與學術創新,并且在純技術方面的研究還十分欠缺。今后的研究應深入挖掘短視頻背后的文化因素,網絡迷因的盛行、泛娛樂化的社會本質、短視頻盛行的心理機制、短視頻存在的社會意義與現實價值等,都需要研究者們進一步關注和研究。
3.短視頻研究共享機制有待優化。在新媒體的研究進程中,科研單位與行業單位之間合作較少,不易形成圈群研究。新媒體環境下,科研團隊可以著力優化信息共享機制,與媒體行業之間展開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創新轉化,實現科研資源的整合及充分利用,應鼓勵跨地域、跨領域、跨平臺之間的合作與聯系,加強高校與短視頻行業之間的研究合作,從而形成創新團隊,拓展研究視角,使相關研究更加全面、豐富。
作者錢聰系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河套學院教師
院金謁系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副編審
參考文獻
[1]胡榮.基于CiteSpace的國內短視頻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J].戲劇之家,2020(16).
[2]田江,宋景銳,蔣曉.全民閱讀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J].新閱讀,2020(09).
[3]劉軍.社會網絡分析導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4]徐潔.從主流媒體“牽手”短視頻看媒體深度融合發展[J].傳媒論壇,2020(18).
【編輯: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