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寶月
2020年3月,明確指出:“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該文件引起教育行業的廣泛關注,同時也給我們這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帶來一些問題與思考:新時代勞動教育是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勞動技能內容嗎?如何能夠更好地在綜合實踐課程中落實勞動教育?本文以《巧活水餃面》為例,反思新時代勞動教育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具體實施。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重要載體。
勞動教育是五育之一,僅僅依靠一門學科來實施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與其他學科課程相結合,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總體目標,小學中高年級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很多中高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包水餃,并在實踐中掌握了相關技能,但對于前期和面的準備尚不熟悉,因此基于從學生的真實需求出發,設計了《巧活水餃面》一課。通過學生動手實踐和面,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使學生掌握巧活水餃面這一技能,拓展了解更多面食的和面方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在實踐中感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意識,使勞動教育扎實落地。
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中培養勞動意識,弘揚勞動精神。
勞動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培養勞動意識,弘揚勞動精神,這一目標在綜合實踐課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餃子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學會包水餃,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包水餃這一技能,同時能夠使學生成為家庭得力的小幫手,在傳統佳節吃水餃時增進學生與家人的親密情感。在《巧活水餃面》一課中,通過體驗和探究,熟悉和面的程序,研究探討,掌握巧活水餃面的技能,并且掌握和面“三光”的方法。潤物細無聲,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感受勞動的快樂和生活的樂趣,逐步掌握包水餃這一生活必備技能。在學生收獲豐富的勞動體驗的同時,使其形成不畏困難、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培養珍惜勞動成果、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品質,使其深刻感受到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美麗,勞動最偉大。
三、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選用恰當的形式體現育人價值。
本節課主要圍繞“和面”展開。整節課以活動為主,創設了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實踐親身體驗,調動學生積極性和探索欲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組織形式上更加靈活,既有個人活動,也有小組活動,如每人初步嘗試和面,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和面的技巧和方法,直至引出和面“三光”,引導學生珍惜勞動成果,勤儉節約。在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學生的自主選擇、直接體驗和研究探索,讓學生在實踐中習得和面這一勞動技能,又培養了團結協作、積極解決問題的勞動態度,進行了珍惜勞動成果、勤儉節約的德育滲透。課堂活動方式與勞動教育的內容融為一體,既落實了勞動教育的目標要求,又達到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最終實現育人價值。
四、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體現對學生勞動素養的評價。
有關教學評價,在課后,我也認真進行了反思。在本節課中,教師對學生評價這一方面做的還不是很好。評價語言不夠豐富,我們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精神、勞動能力、勞動習慣等勞動素養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可以在課堂環節進行適時評價。通過“你真是一個善于發現的孩子。”、“勤儉節約你最棒。”等評價,使學生在課堂中體驗與感受身心、思想、意志品質等方面的發展,最終落實勞動教育的育人目標。
以上是我關于《巧活水餃面》的幾點思考。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具有獨特優勢,作為一名綜合實踐課程指導教師,我將矢志不渝地和學生們一起探究關于自然、關于社會、關于自我的內容,在實施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同時又達到落實勞動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