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趙楊洋
11 月2 日至5 日,來自中直、省直單位的十余名全國人大代表赴徐州、連云港、鹽城市就編制“十四五”規劃、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等主題開展專題調研活動。此次調研,是十三屆全國人大江蘇代表團的中直單位和省直單位代表小組第一次聯組開展專題調研活動。
經歷過2020 年的跋山涉水艱難險阻,未來五年的發展,越發令人無限暢想。邁向新時代,如何開啟新征程?積極參加視察調研活動,是代表依法享有的權利,是代表履行職權的重要途徑,也為代表建言獻策提供現實依據和基礎。
發展如何,要眼見為實。代表們步履匆匆,精氣神十足,進企業問生產,赴港口碼頭看發展,到生態示范區實地感受綠水青山的魅力所在。盡管代表們工作的崗位各不相同,但四天三城的實地走訪卻讓他們有著相同的感受:“近些年,徐州、連云港、鹽城等地發展迅速,產業發展穩步前進,生態保護及修復呈現出喜人局面。”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代表們積極建言獻策,為我省發展添動力。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走進徐工集團特種起重機械產業基地項目,目前,已建好并投入使用的5.7 萬平方米調試場施工作業的廠房內,一間間包含下料、結構涂裝、裝配、調試等工序的生產車間,一個個搭載著智能化制造的焊接機器人、大型加工中心等工藝設備縱橫密布。
“該項目從年初開工建設,新增用地350 畝,廠房建筑面積為12 萬平方米。項目規劃年產能為1000 臺特種起重機產品,達產后新增產值42 億元,新增利稅4.9 億元。”項目負責人向調研組一行介紹基本情況,“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中國工程起重機行業‘數字化程度最高、自動化管理最強、集約化制造最先進’的典范,也是全球起重機領域內線性化、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最高的現代化工廠,將中國起重機制造水平提升到國際領先水平。”聽到介紹,代表們露出了贊許的表情。“該項目作為徐工集團布局全球,推動新興產業建設,優化產品結構的又一力作,肩負著推動江蘇省產業經濟發展的重任,體現了徐工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實招。”“創新變革,徐工始終在探索。一路奔跑一路思考,徐工始終在前行。”……這次調研的第一站徐工集團,便給代表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科技創新“領先一步”,產業創新“領先一路”。江蘇作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第一大省,破除其產業發展受到的瓶頸制約,自然成為主攻“課題”。位于徐州的省重大產業項目——“徐州鑫晶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半導體大硅片項目”一期工程,經過26 個月的緊張施工建設,于今年10 月實現通線量產,填補了江蘇沒有大尺寸硅片生產的空白。“硅片是芯片制造的最關鍵基礎材料。今年以來,由于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嚴重制約了我國的先進芯片制造技術。鑫晶半導體聚焦在28nm、14nm 以及更先進的10nm芯片制造所需的硅片工藝研發和制造,目前試生產12 寸硅棒完美晶體良率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投產將有力支撐中國集成電路制造產業的發展,加快大硅片的國產化進程。”在聽完鑫晶半導體董事長鄭加鎮博士介紹后,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工程技術實訓中心主任王紅軍感慨,“未來一段時間,我們仍要致力于攻克‘卡脖子’的核心技術,努力培養出一批高精尖人才,加大企業研發力度,不斷創新,做出特色,為我省發展贏得更大的空間。”
來到同樣聚焦于自主創新能力的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藥研發基地內,代表們邊看邊議,“中醫藥之所以能夠歷盡千年而不衰,其根本就在于守正創新。”“每年投入銷售收入10%以上的經費用于新藥研發與技術創新,并且擁有300 余人的科研隊伍及外部技術資源……康緣藥業的這些舉措,真正推動了國藥事業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我們就是要堅定中醫藥創新發展的自信,把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傳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從廠房車間到芯片實驗室再到中藥研發基地,代表們處處感受著實體經濟發展的勃勃生機,感受著技術創新帶來的強大動力,感受著企業家們“咬定實體創新驅動不放松”的韌勁和決心。
“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是中哈兩國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首個實體平臺,是我省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首個國際經貿項目。”中哈(連云港)物流基地的工作人員說出的兩個“首個”,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看來,是江蘇肩負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使命的一個見證。
一橋如虹貫歐亞,絲綢之路綻新花。連云港地處陸海交匯節點,其優越的海鐵聯運的地理區位優勢,讓其成為新亞歐大陸橋的東起點,承載著大陸橋集裝箱運輸的重任。“十三五”期間形成了中歐(亞)班列品牌線路,國際班列開行最高達到827 列;2019 年中哈物流集裝箱進出量14 萬標箱,哈國東門無水港集裝箱換裝量12.7 萬標箱;“公轉鐵”“公轉水”不斷上量,港口鐵路集疏運量達4513 萬噸……“‘十三五’時期,這里的交通‘協奏曲’優美動聽,讓我們看到了連云港在打造亞歐重要國際交通樞紐、開放門戶、合作平臺的‘港口樣板’中所作的努力。在‘十四五’時期,更要進一步加大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突出樞紐通道,聚焦特色業態,整合優化國際班列線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吳向東如是說。

同樣是沿海城市的鹽城,其大豐、射陽、濱海、響水四大港區全部獲批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擁有海港碼頭泊位87 個,內河航道287 條,通航里程4346 公里。據介紹,按照“內河港口網絡化、海河聯動一體化”思路,鹽城組建成立了鹽城港集團,已整合4家沿海港口和5家內河港口碼頭,海河貨運統籌調度能力顯著增強。利用沿海開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疊加的基礎,不斷強化交通路網建設,是鹽城一直努力的方向:鹽青鐵路、鹽徐高鐵分別建成運營,鹽通鐵路將于年內正式通車,規劃建設鹽泰錫常宜鐵路,全面融入長三角地區高速鐵路網;全市公路總里程24613 公里,總規模全省第一;加強對韓航空交通,開通省內唯一對韓日全貨機航線。
“在策應‘一帶一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打造綜合運輸通道,構建陸海統籌的開放發展格局的同時,各地也應聚焦優化市內交通網絡,推動市縣區公交一體化、市域公交全覆蓋,不斷提高城鎮的快速通達水平,并利用城市群中的路網建設,帶動周邊縣區的發展。”在為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建言時,全國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副院長王立峰給出了上述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深刻闡明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飽含著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哲學思考,是我們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或許對于這一理念,徐州有著更深的感悟。
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的美麗蝶變,成為江蘇綠色發展的縮影。因為豐富的煤炭資源,國家先后在徐州布設了煤炭、機械、化工、紡織、冶金等近千家國有企業,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和裝備制造業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如今的徐州,在持續推動新舊動能加速轉化,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全力恢復生態保護。
如何將百年礦區打造成“湖闊景美、綠樹成蔭、游人如織”的生態公園,潘安湖采煤沉陷區修復工程是很好的實例。潘安湖濕地公園景區內一張張新老照片的對比,給調研組一行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該修復工程是我省新中國以來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綜合治理項目,整治面積1.74 萬畝,投資1.71 億元。”代表們認真聽取講解員對整個修復歷程的解說。
“天藍了,水清了,聯合國人居獎佐證了一城青山半城湖。”全國人大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院長銀燕很難相信這是自己十年前來過的徐州。“徐州潘安湖及云龍湖的生態修復,打造了全國采煤塌陷治理的里程碑式項目,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生態環境修復再造提供了典范。”
與徐州不同,生態是大自然對鹽城的最好饋贈。去年,鹽城黃海濕地申遺成功賺足全世界的眼球。擦亮世界自然遺產這個“金字招牌”,鹽城剛著筆,卻已蘊含著大篇章:鹽城珍禽保護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全球僅有的2000 多只丹頂鶴,每年有一半來珍禽保護區越冬;30 多年的接力保護,這里建立了三個“世界之最”——世界面積最大的麋鹿保護區、世界最大的麋鹿野生種群和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庫。
“發展經濟的同時,一定要注重保護好生態環境,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尋求平衡。”“做好城市定位,做大做強特色環保產業,提前劃好生態紅線、耕地紅線等,做強綠色生態產業。”“思想上的破冰,方能帶來行動上的突圍。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不斷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數。”為此,代表們均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一路走來,代表們感受到創新發展、交通通達、生態高顏值的徐州、連云港、鹽城正踏浪揚帆。在代表們看來,思路對頭,努力足夠,這些地區有實力支撐,有顏值擔當,未來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