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清江浦區人大常委會堅持規范與創新并舉,指導和推動全區基層人大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同時,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常委會大膽探索,勇于破新題、出實招,補足基層人大工作短板,拓展基層人大工作新路徑,有力推動了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
針對清江浦行政區域特色,常委會注重規范,分步實施,從夯實基層人大工作基礎入手,不斷強化基層人大工作。一是持續深入實施“基層人大規范化建設提升行動”。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區鄉鎮街道人大工作規范化建設的意見》,全面確立了基層人大制度建設、會議組織召開、監督工作開展、履職陣地建設、代表活動組織、自身能力建設等方面的機制標準,并通過組織培訓、督查指導、觀摩交流等方式,不斷推進基層人大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二是著力配齊配強基層人大力量。健全全區街道人大工委組織機構,2019 年常委會對14 名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和46 名街道人大工委委員進行了集中任命,增強基層人大工作力量。調優配強人大聯絡員隊伍,實現鎮街人大專職全履蓋。三是創新實施“三會”制度,破題街道人大監督工作。清江浦區轄14 個街道、2 個鎮,街道人大工作是清江浦區基層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街道人大監督權限不清、力量薄弱、實效不強等現實問題,在全省率先實施街道人大“三會”(政情通報會、工作評議會、代表選民議事會)制度,明確、規范、豐富了街道人大監督工作的主體、組織原則和內容形式等,將街道人大、人大代表、選民代表凝聚起來,共同開展民主討論、民主決策、民主監督。
近年來,通過在加強基層人大規范化建設的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和提高,對照人大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和新目標,在全區各鎮街人大建立實施“標準化規范+實效化創新+信息化管理”“三化一體”工作體系,實現基層人大“工作有標準、履職有規范、創新有實效、績效可評估”,有力助推新時代基層人大“兩個機關”建設。一是以標準化為指針全面規范鎮、街道人大工作。按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基層人大工作職責,緊扣基層規范化建設工作重點,對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要求,初步建立了鎮人大工作標準15項69條209款、街道人大工作標準10項34條130 款,建立起一套符合基層實際的人大工作標準,實現基層人大會議召開標準化、代表工作標準化、監督工作標準化、重大事項決定及人事任免工作標準化、自身建設工作標準化,基層人大工作職責進一步明確,工作流程進一步優化,科學化、體系化成效日益明顯。二是以實效化為目標全面創新鎮、街道人大工作。將改革創新作為動力源泉,通過學習交流不斷推動基層人大帶著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在思想觀念、工作舉措、工作機制等方面求新思變,建立“清江浦人大創新工作項目庫”,圍繞黨委中心工作、代表聯系群眾、監督職能履行、代表作用發揮等方式方法、機制體制方面積極探索創新。三是以信息化為手段全面提升鎮、街道人大工作。依托“清江浦人大代表履職平臺”,指導代表健全履職檔案,及時更新履職信息,并充分發揮微信、釘釘群、學習強國等“云辦公”平臺作用,實現“網上+網下”雙輪驅動模式,為代表履職提供相關培訓資料及工作信息,實現了議案建議的在線提交、代表履職信息的實時登記,有效地加強了對代表履職的監督、管理和服務。
近年來,全區鎮街人大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勤于履職、善于履職,在規范化建設上積極開拓、不斷創新,全區基層人大工作形成了干事創業、奮勇爭先的新局面。一是強化建設抓規范,以實干增動力。加強代表活動載體平臺建設,提檔升級全區16個人大代表之家和112個代表聯絡站,實現代表活動載體建設全覆蓋。堅持代表學習培訓長效機制,舉辦6 期代表履職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提高代表的政治素質、法律素養和履職能力,舉辦4期“清江浦人大代表論壇”和6 期“清江浦人大講壇”,加強代表交流學習,拓寬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二是強化履職有影響,以創新增活力。全區14 個街道創新實施“三會”制度以來,薦選出347名“選民代表”,和街道轄區的人大代表成為基層民主監督的主體力量。通過聽取街道政情通報、調研視察、執法檢查、工作評議、民生實事票薦、工作滿意度測評、專題詢問、代表約見等方式,有效解決了一批基層社會治理、城市管理中的頑疾,有力助推了各街道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三是強化監督重實效,以聯動增合力。注重與鎮、街道人大的聯系互動,通過組織外出考察,相互觀摩,召開季度工作交流會等方式,加強學習交流借鑒,推動全區基層人大工作全面提升。近年來,區人大常委會與各鎮、街道人大緊密聯系、上下聯動、精誠協作,先后組織開展了“優化營商環境代表大走訪”“代表進網格?助創文明城”等主題活動,區、鎮(街道)上下聯動開展了小區治理工作評議以及《水污染防治法》《淮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安全生產法》執法檢查等一系列有深度、有力度、有成效的監督活動,擴大了監督聲勢,拓展了監督深度,增強了監督成效,全區人大工作呈現出“上下同心履職盡責、聯動協作共促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