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是代表依法履行職責、代表人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行使民主權力的重要形式,也是代表體察民情、反映人民群眾意見和要求的重要途徑。為有效推進今年征集到的170 件區人大代表意見建議加快辦理,2 月份以來,淮安市淮陰區人大常委會堅持“頭上頂國徽、腳下沾泥土、心中有人民”的工作理念,突出重點領域,抓住關鍵環節,把辦好代表建議作為集中民智、保障民生、促進發展的大事來抓,準確回應全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規范督辦程序,夯實各方責任。淮陰區人大常委會堅持把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作為“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重要途徑,作為履職擔當、改進作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一是完善交辦機制。全區人大代表意見建議辦理工作實行“代表網上提交、常委會網上交辦、承辦單位網上答復、代表網上評價”的工作流程,確保代表建議意見辦理工作責任清晰、機制完善。二是堅持分類推進。將建議分為“當年可解決或基本解決、正在解決或列入計劃逐步解決、因客觀因素暫無法解決、向上級反映或留作參考”4類,分門別類落實推進舉措。三是明確辦理要求。制定出臺《區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具體要求》,對代表建議的辦理規范、辦理質量和辦結時間提出了具體要求。各承辦單位收到任務后,都迅速召開會議進行部署落實,分解具體任務,細化推進舉措,逐一明確具體承辦單位和承辦人的責任。
堅持開門辦理,密切溝通聯系。淮陰區人大常委會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綜合采取集中會辦、上門走訪等多種方式,拓寬互動渠道,密切溝通聯系。一是辦前走訪。各承辦單位主動與代表聯系,深入一線走訪代表和群眾,與代表和群眾共同商議辦理工作方案,加深各位代表對辦理工作的理解,實現“提、辦”雙方良性互動,今年累計召開座談會50余次,走訪830余次。二是辦中溝通。在辦理建議期間,各承辦單位對每一件涉及需要解決的問題,力爭做到有條件解決的立即解決,暫時不具備條件的積極創造條件解決,如確實因政策等客觀因素不能解決的,積極同代表溝通,認真細致地按規定程序作出答復。三是辦后回訪。各承辦單位主動邀請人大代表到現場察看辦理實際成效,面對面聽取代表對建議辦理工作的意見,不斷改進工作質量,保證了代表意見建議的深入落實。同時,常委會在8月份組織區人大代表集中視察人大代表建議關注的重點項目,督促各承辦單位進一步提高質量。

強化跟蹤推進,提高辦理成效。淮陰區人大常委會堅持有的放矢,強化督查推進,切實推動代表建議高水平辦理。一是全程跟蹤。辦理期間,突出抓好分辦、交辦、答復、督辦、總結等各個環節,充分利用網上辦理平臺,按照時間節點,在網上實時監測辦理情況。區人大常委會各工委將該項工作納入日常監督范疇,采取電話督促、個別檢查、跟蹤督辦等督查方式進行跟蹤問效。二是領導督辦。對營商環境、鄉村振興、教學改革、水源保護、道路建設等5 件涉及面廣、群眾關注度高的代表建議,采取常委會領導帶隊督辦和區政府分管領導領辦相結合的方式,遵循“認真負責、積極主動、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以點帶面推動代表建議意見加快辦理。三是重點推進。對辦理任務較多的住建、交通、公安、城管等部門,通過上門座談掌握辦理情況;對重點建議、難點建議的承辦單位,加強業務指導,進行動態跟蹤。同時,對上一年度辦理工作考核靠后的承辦單位,根據辦理流程的時間節點,督促其在規定時間內答復代表、上報材料,杜絕超期答復問題。
在常委會的推動下,今年一大批群眾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得到解決,截至目前,全區綜合整治老舊小區15 個,城鄉低保提標工作按標準全面完成,政府購買醫療惠民4000多萬元,新改建農村干道公路40多公里,新建幼兒園3 所,規范提升民辦幼兒園14 所,城區新增各類停車泊位3220個,開發公益性崗位1112個,779名殘疾人穩定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