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華
(高州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茂名)
妊娠期糖尿病即產婦孕期中出現的糖尿病癥狀,屬于孕期常見的疾病,臨床研究發現,妊娠期糖尿病在孕婦中的發病率約為1.5%~14%[1]。因孕婦在妊娠期攝入的營養物質較多,孕期中胎兒所攝取的葡萄糖均源于孕婦,因此很容易造成孕婦血糖水平升高,從而導致孕婦出現高血糖、高血壓等癥狀。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提升產婦關于妊娠期額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其血糖穩定,降低相關并發癥風險,改善產婦妊娠結局的關鍵因素[2]。基于此,本次研究抽取300 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探析健康教育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孕期管理中控制產婦血糖水平及妊娠結局的臨床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抽取我院2019 年2 月至2020 年5 月期間收治的300 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為臨床研究對象,利用隨機分組的方式進行分組,各占150 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措施,年齡22~34歲,平均(28.56±2.73)歲,經產婦98 例,初產婦52 例,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9.25±1.88)周;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模式,年齡24~35 歲,平均(29.14±2.88)歲,經產婦100 例,初產婦50 例,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9.87±1.96)周;兩組產婦均已確診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及家屬已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存在心臟功能不全者、身體健康狀況無法耐受全麻及手術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障礙者、既往存在疝修補術治療史及下腹部大手術史者,組間對比患者年齡等基礎資料對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對比意義,符合對比要求。
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模式,具體內容如下:
(1)結合產婦既往病史、身體狀態、性格、愛好等內容,為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健康宣教措施,充分考慮產婦個人接受能力,給予全面的健康教育;首先告知產婦孕期的相關知識,講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病理機制、影響因素及相關注意事項,利用視頻、圖片、宣傳冊、現場講解等方式進行全面講解,利用友善的態度,促使產婦能夠積極面對妊娠過程,提升其護理依從性。(2)指導產婦掌握科學的飲食規劃,告知其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的飲食是決定其血糖水平的關鍵因素,指導其注重飲食選擇,鼓勵產婦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倡少食多餐,避免攝入高含糖量、高熱量等油膩食物,做好飲食搭配,日常飲食多選擇蔬菜、水果,以高蛋白類食物為主,由此在確保產婦營養均衡的同時降低飲食影響,根據產婦個人口味、愛好,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確保規律飲食。(3)積極主動與產婦進行溝通,詢問其產期個人情緒狀態,觀察孕婦是否存在焦慮、抑郁、緊張等情緒,引導產婦積極表達內心想法,耐心解答產婦疑問,協助其做好角色轉換,多鼓勵產婦,聯合家屬共同鼓勵產婦,養成作為母親的自豪感,促使其能夠具有充分的自信心。(4)促使產婦了解適當運動對于分娩的幫助,指導產婦進行系統性的運動,根據產婦身體狀態及妊娠情況,為其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如散步、瑜伽、慢跑等,以有氧運動為主,在此期間,需做好針對性指導,促使其養成循序漸進的運動觀念,禁止劇烈運動,定期監測產婦血糖水平。(5)孕期針對產婦做好用藥指導,嚴格遵從醫囑用藥,針對患者普及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常用胰島素藥品的注意事項,告知其不良用藥的危險性,確保其能夠按時、按量用藥,不可擅自改變用量,若見異常,需第一時間告知相關醫護人員。
觀察兩組妊娠結局,記錄其正常分娩、早產、流產、胎兒發育受限、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發生率。
同時對比兩組產婦血糖控制效果,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漿總膽固醇、甘油三酯。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 處理數據,“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率(%)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順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剖宮產、早產、流產、胎兒發育受限、巨大兒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明顯,觀察組分娩結局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2 兩組分娩結局對比[n,%]
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漿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血糖控制效果對比(±s)

表2 兩組產婦血糖控制效果對比(±s)
類型 觀察組 對照組 t P空腹血糖(mmol/L) 6.15±0.47 6.98±0.32 3.864 0.001餐后2h 血糖(mmol/L) 7.21±1.08 9.94±1.25 2.697 0.001糖化血紅蛋白(%) 5.46±0.30 6.88±0.48 3.331 0.001血漿總膽固醇(mmol/L) 5.13±0.56 6.22±0.48 3.254 0.001甘油三酯(mmol/L) 1.69±0.41 2.56±0.56 4.112 0.001
妊娠期糖尿病即產婦妊娠前糖代謝正常,進入妊娠期方出現的糖尿病癥狀,通常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適當的運動可有效控制血糖,部分產婦分娩后可自行緩解,但大多數最終可發展為2 型糖尿病[3]。結合臨床經驗發現,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婦女常見疾病,若治療不及,對于孕婦、胎兒的健康具有較高的危險性,可導致早產、孕婦血壓升高、患先兆子癇等嚴重后果[4]。臨床研究發現,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癥狀包括疲勞、眼睛干澀、口渴、經常性膀胱、陰道感染、尿頻、尿糖等表現。但妊娠期糖尿病癥狀、體征為非特異性,部分產婦無明顯癥狀,容易忽視,從而威脅孕婦及胎兒健康[5]。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多采用空腹血糖測試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針對妊娠期糖尿病多采用保持健康體重、控制飲食均衡、做好心理干預、完善定期檢查等方式進行控制[6]。本次研究發現,健康教育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孕期管理中具有十分理想的效果,其能夠結合產婦個人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健康教育計劃,指導產婦掌握科學的飲食規劃,維持營養均衡,確保規律飲食,告知產婦保持良好的情緒的重要性,同時維持有效的心理指導,協助其做好角色轉換;完善運動健康宣教,告知產婦合理的有氧運動對于妊娠的幫助,做好用藥指導,降低藥物不良影響,提升其對于合理用藥的掌握度,定期監測產婦血糖水平,消除不良反應風險。
綜上所述,在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孕期管理中的應用健康教育模式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產婦血糖水平,保障理想的妊娠結局,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