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慧,左紅
(解放軍第960 醫院泰安院區血液透析室,山東 泰安)
臨床上治療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癥等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血液透析,通過血液透析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且延長其生存時間[1]。不過由于維持性血液透析屬于一種動靜脈瘺透析,再加上操作起來不僅頻繁而且復雜,很容易導致患者發生負面心理反應,還會引起其失去動靜脈瘺功能,最終引起血流感染。因此必須采取必要的護理措施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護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其動靜脈內瘺并發癥,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其生活質量[2]。為此,選擇我院收治的相關病例分析,并研究了血液透析患者應用早期護理,對預防起動靜脈內瘺病發生的效果。
選擇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04 例作為研究對象,選擇時間為2018 年1 月到2020 年1 月。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劃分為常規組(n=52)和對照組(n=52)。本單位倫理委員會已經正式批準了本次研究,且所有納入對象均知曉同意研究的全部內容,并且自愿參與。常規組中有女21 例,男31 例,年齡43 歲-83 歲,平均年齡為(60. 7±10.2)歲,病程6 個月-9年,平均病程為(5.4±1.1)年;對照組中有女20 例,男32 例,年齡44 歲-84 歲,平均年齡為(60. 9±10.3)歲,病程6 個月-10 年,平均病程為(5.5±1.2)年。在上述基本資料方面,兩組比較(P>0.05),無顯著統計學意義。
常規組予以常規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健康宣教、病房環境護理、飲食干預、用藥指導及病情觀察等。
對照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早期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如下:①出血護理:在對患者實施維持性血液透析動靜脈造瘺之后,其靜脈會逐漸地轉化成動脈,極大地增加了患者的靜脈壓,而且在抗凝藥物的使用期間患者很容易發生出血的情況,所以必須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防止出現出血情況,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采取止血和抗凝措施對患者進行處理[3]。②出血血栓護理:在完成透析之后,護理人員要做好對患者的血栓和出血護理,采用壓迫止血的方式,由責任護士對其血管進行15-20 分鐘的按壓止血處理,防止患者的壓迫點移位,進一步引起假性動脈瘤[4-5]。護理人員還要對患者可能會發生的出血和血栓情況進行預見性護理,嚴禁采用定點穿刺的方式,防止患者出現出血情況。要對內瘺口吻合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確保患者的血管的通暢性,一旦發現患者具有出血情況,就要及時通過抗凝劑對其實施止血處理。患者如果不能夠正常進食,則要對其進行補液治療,防止出現低血壓;如果患者具有較高的血紅蛋白,就要及時地調整紅細胞生成素的使用劑量和方法,從而避免發生血栓。通過彈力繃帶包扎患者的出血部位,并且對包扎壓力控制好[6]。③內瘺護理:在正式手術之前的2 周內,要讓患者堅持每天通過溫水浸泡手臂,開展握拳訓練;在手術7 天后,要指導患者開展早期功能訓練,加快其血液循環;在手術后2 周后,要在患者的上臂輕扎止血帶,然后使其開展握橡皮圈運動,要注意將患者的內瘺側避開,不能夠對其進行揉搓。同時,還要保證其內瘺皮膚的清潔和干燥[7]。④出院護理:在患者正式出院前,護理人員要將自我防護的方法教給患者,比如不能夠患肢佩戴首飾和手表、不能夠負重。同時還要讓患者認真地記錄和密切觀察動靜脈內瘺的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必須來醫院及時就診。同時護理人員還要注意做好對患者的隨訪工作,對患者的用藥和生活習慣等進行指導[8-9]。
比較兩組的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率。
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和比較,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其中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滿意。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資料均通過SPSS 20.0 軟件進行處理,文中計數及計量資料分別采用對應的卡方檢驗與t檢驗進行對比與分析,當P>0.05 時,表示對比數據存在顯著差異。
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1 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率

表2 護理滿意度
在嚴重腎臟疾病的臨床治療中血液透析是最為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其主要是通過透析器引流患者身體的血液,使其到達身體外部,然后實施血液透析交換,使患者的電解質平衡和酸堿平衡得以維持,并且清除其身體內的代謝廢物[10]。在血液透析中必須建立血管通路,不過由于其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很容易傷害到患者,而且很容易引起各種并發癥,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必須做好對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工作,減少其并發癥發生率,保證其生活質量[11]。
傳統的護理模式主要是對實施完內瘺術的患者進行護理,由于護理的過程的時間較短,無法將整體性的服務理服務提供給患者,再加上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具有較高的黏度,血管缺乏彈性,在治療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吻合口狹窄和血栓問題,在服用抗凝藥物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發生出血的情況,因此無法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12]。而早期護理能夠預見性地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護理,通過出血護理和血栓護理能措施可以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避免形成血栓,還可以有效地預防出血[13];在患者透析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嚴密地病情監測和觀察,能夠有效地預防各種異常情況,而且在異常情況發生后可以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處理,從而降低了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保證患者能夠順利地完成治療;通過內瘺護理可以防止患者發生內瘺并發癥,對于改善其預后,保證其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出院護理可以保證患者出院后能夠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其嚴格按照醫囑用藥,能夠進一步地保證其預后[14]。在本次研究中,常規組予以常規護理,對照組予以早期護理,結果發現,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王潔瓊[15]的文獻報道結果基本一致,表明早期護理能夠有效地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動靜脈內瘺并發癥。本次研究還發現,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表明早期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針對血液透析患者實施早期護理能夠有效減少其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率,而且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