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文
(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重慶 400030)
我院胃腸鏡室自2003年與麻醉科共同開展無痛胃鏡檢查以來,初期由于患者對靜脈注射鎮靜劑短速效全麻缺乏認識,而產生焦慮、恐懼。再加上麻醉師對鎮靜劑、麻醉藥種類、劑量的掌握,以及復合麻醉的配比等因素尚處于摸索階段。因此,無痛胃鏡檢查后患者并發癔癥的概率相對較高。
癔癥又稱歇斯底里,是神經癥的一種亞型,主要表現為感覺、運動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或短暫的精神異常,無相應的器質性改變。其臨床表現多樣化。我們遇到的病例有軀體運動障礙型:包括與神經檢查結果相矛盾的肢體癱瘓,站立不穩等;有精神意識障礙型:包括昏睡、木僵、朦朧狀態、假性癡呆等;有情感爆發型:具有發泄特征,表現哭笑不止等,一般持續約數十分鐘。患者以女性為多,中老年以及農村婦女或文化水平較低者為主,年輕者一般以工作或學習壓力較大者為多,如大學生、研究生、也有銷售人員等。
情治(情緒平衡法)。《黃帝內經》曰:“喜傷心,恐勝喜。怒傷肝,悲勝怒。思傷脾,怒勝思。憂(悲)傷肺,喜勝憂(悲)。恐傷腎,思勝恐”因五情迭相勝,故可以情治情,以勝治之,使過激情緒得到緩和平衡,治其所病。
《景岳全書》曰:“夫病非人之所好,而何以有詐病?蓋或以爭訟,或以斗毆,或以妻妾相妒,或以名利相關,則人情詐偽,出乎其間,使不有燭照之明,則未有不為之欺者,其治之法,亦唯借其欺而反欺之,則真情自露,而假病自瘳矣。此亦醫家所不可少者。”
醫案一:“某婦,忽得急癥,勢在垂危,隨往視之,見其口吐白沫,僵臥于地,以手摸之,則口鼻四肢皆冷,氣息如絕。拽手觸之,則氣口和平,脈不應癥。……猶不知其為詐也,然沉思久之,……始豁然醒悟,豈即仲景之說也。遂大聲于病婦之傍曰:“此病危矣,使非火攻不可活,非用如棗如栗之艾亦不可活,又非連灸眉心、人中、小腹數處亦不可活。余富有艾,宜速取來灸之,然火炙尚遲,姑先與一藥,使其能咽,如咽后少有聲息,則生意已復,即不炙亦可,若口不能咽,或咽后無聲,當速灸也。”即與藥一劑,囑其服后,即來報我。彼狡奴聞予之言,竊已恐怖,唯恐大艾著體,藥到即咽,咽后少頃,即哼聲出,而徐動徐起矣。予次日問其所以,乃知為吃醋而發也。予聞之大笑。”
醫案二:“某婦,手撒息微,又診其脈,則伏渺茗脫,亦意其真危也。復診,而十指交叉抱腹,因疑其前番撒手,今既能叉手,乃思其脈之若此者……若其面青息微則怒氣使然自不足為怪,識見既定,因聲言其危,使聞炙法,以恐勝之。遂先投一劑,到咽即活。次日會公,予曰:“予之玄秘,秘在言耳,亦不過借藥為名耳,但使彼懼,敢不速活。”(內)經曰:憂(悲)可勝怒,正此謂也。是可見人情之巧,其有最難測者皆如是。凡遇此類,不可不加意詳察,……防人之欺。”
按:以上二醫案同屬詐病(癔癥),其治法亦如醫者所析。唯其識詐不易,張介賓認為人情(泛指心理)之巧難以測定,為醫者應加意詳察。
在無痛胃鏡檢查開展的初期,因為基層醫院,工作條件和設備都有限,只有一間業務用房,一張檢查床,一臺主機,一條胃鏡。當患者出現癔癥時,就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延長候診患者的等候時間,增加患者家屬的焦慮不安,甚至驚恐。以上《黃帝內經》的心理學論述及醫案,結合現代醫學心理學知識,對實際工作中解決類似問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1min前還活動、語言正常,后突然全身癱軟無力,呼之不應,立即將患者扶到檢查床上,檢查及瞳孔對光反射肢體神經反射等,如檢查結果均正常,可初步判斷為精神意識障礙者,如昏睡、木僵等,這類患者有強烈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性,忍耐力極強。可強烈刺激患者的眶上切跡或雙手合谷穴等敏感部位,一般患者如遇以上刺激會有所反應,但癔癥患者卻無任何反應,但測其生命征均正常,這時就可基本明確診斷。
用眼神或紙筆與周圍醫護人員,包括麻醉師交流,與醫師一同對患者實施心理暗示治療(最好在事前有培訓和演練),如配合默契,可在數分鐘內起效。
例1:某女,中老年農村婦女。行無痛胃鏡檢查結束后,麻師將其喚醒,并被麻師和護士攙扶坐起,雙腳垂于檢查床邊,此時患者家屬正在向醫生詢問患者病情,患者突然全身癱軟滑向地面,麻師和護士試圖阻止其下滑,但未能成功,4人(包括醫生和家屬)合力,將患者抬上檢查床,始疑為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立即通知高年資麻師和急診科醫師會診,經檢查各項生命征及神經體征均無異常,但患者仍是呼之不應,四肢癱軟無力,當麻師準備回科室取藥時,筆者觀察到患者眼角有一滴淚珠,于是立即上前按壓患者雙手合谷穴,無任何反應,又強烈刺激眶上切跡仍無任何反應,此時已基本判定為癔癥發作。于是迅速與麻師眼神交流,并在患者身旁告訴患者家屬去準備錢,因為麻師要去取一種特效藥,但價格昂貴,一支數百元,麻師和患者家屬離開后,繼續在患者旁對話,護士問一般這種藥要用多少支?回答道“要看患者身體的反映情況,一般1~2支,或者更多”。此時邊說邊觀察患者,患者手腳開始有了微小動作,眼睛也慢慢睜開,并輕嘆一口氣,立即上前關切地問道“大嬸,您覺得好些了嗎”?患者答道“我想坐起來”。立即吩咐護士快給麻師打電話叫他不用取藥了。
按:如遇年青城鎮女性,出現類似情況可變通,成特效藥雖好,也不算貴,但有一個副作用,需肌內注射,而且會非常痛,比青霉素還要痛!一般患者都會在數分鐘內醒來。
例2:某女,年輕知識女性。無痛胃鏡檢查結束后,由其丈夫陪同到復蘇室休息,約10min后患者肢體僵硬、不語,伴寒戰。時值2008年夏季奧運會期間,經查體體溫正常,余生命征正常,神經反射正常,初步判定為癔癥。對護士暗示道“剛才感覺樓房有些震動,你趕緊到外面去看情況,如有異常,立即把擔架拿來,先把病人轉移出去”。護士走后數分鐘,患者逐漸終止寒戰,并對丈夫說“老公,扶我起來走吧”。后了解到,因看奧運會轉播,與其丈夫有爭執。
醫案的成功,均得益于《黃帝內經》心理學的五情相勝法,以情治情,以勝治之。如遇類似情況發生,以下要點和事項需注意:①應與癲癇大發作、反應性精神病相鑒別;②應除外心腦血管突發疾病;③在實施暗示療法時,一定要取得周圍醫護人員以及家屬的默契配合,切忌笑場,否則很難達到預期效果;④如確需用藥,可用10%葡萄糖酸鈣靜脈注射,并結合語言暗示治療。如患者情緒激動,行為紊亂明顯,可使用鎮靜劑藥物治療;⑤如遇情感爆發,哭笑不止等,可語言關心、安慰,一般不作特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