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敏,雷晨,王洪霞
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吉林遼源 136200
在我國臨床醫學中, 慢性腎功能衰竭這種慢性疾病較為常見,同時這種疾病也比較難以治療,導致患者出現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腎臟功能出現損傷,并且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有所降低[1]。 一旦患者患上這種疾病,還很有可能出現一些其他的綜合征,例如腎功能衰退還有體內的電解質失衡以及代謝物毒物滯留等,由此可見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十分關鍵,臨床上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通常是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通過運用這種治療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 同時還能夠將患者體內多余的鹽分以及多余的體液排出體外, 使患者體內的水電解質處于穩定的狀態,但是通過調查發現,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運用血液透析的方式進行治療的過程中, 常常出現一些并發癥, 這種癥狀不但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甚至還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影響,所以做好血液透析過程中的相關護理工作十分必要[2]。 這就要求相關的護理人員能夠對血液透析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危險因素進行分析了解, 并且能夠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從根本上提高血液透析治療方式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幫助慢性腎功能患者早日恢復健康。該文方便選取在該院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接診的60 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并將其進行分組,主要針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護理中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進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接診的60 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在進行統計之后,發現60 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中有32 例女性,28 例男性; 年齡在28~60 歲,中位年齡48 歲。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這6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平均分為兩組, 分別是對照組和觀察組, 其中對照組有30 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觀察組有30 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
對照組30 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有11 例女性患者,19 例男性患者; 年齡32~56 歲, 中位年齡44 歲;5例糖尿病腎病患者,10 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8 例高血壓腎病患者,3 例腎病綜合征患者,4 例慢性腎盂腎炎患者。
觀察組30 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有21 例女性患者,9 例男性患者;年齡33~56 歲,中位年齡45 歲;6 例糖尿病腎病患者,9 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8 例高血壓腎病患者,4 例腎病綜合征患者,3 例慢性腎盂腎炎患者。
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年齡以及性別等方面之間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中沒有血液透析藥物過敏的患者和凝血障礙患者, 不存在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不配合治療的患者[3]。 兩組患者全部符合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相關診斷標準, 全部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相關的醫護人員要對兩組慢性腎功能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 然后運用不同的護理方式對兩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護理[4]。
①給予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方法: 運用常規護理的方式為對照組30 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護理。 常規的護理方式主要包括進行藥物護理還有身體護理以及病房護理等。
②給予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方法:對觀察組30 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針對血液透析治療中的危險因素進行針對性護理。 這種護理方式主要包括低血壓護理、高血壓、糖尿病護理、透析護理等。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難免會有心理方面的壓力,壓力可能是疾病帶來的痛苦, 也可能是治療費用方面的壓力, 所以相關的護理人員多與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學會傾聽患者的內心真實的想法,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充分了解患者的心態變化,并且能夠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讓患者能夠感受到關愛,讓患者能夠感受到滿足,找到自身的價值[5]。
在進行血液透析的過程中, 相關的護理人員應該充分了解患者的實際癥狀,了解患者的疾病程度,選擇合適的透析方式為該組患者進行血液透析, 避免不良反應情況的出現。
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 相關的護理人員應該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情況, 同時也能夠嚴格控制患者鈉的攝入量, 對于患者的體質量增長速度也要進行控制, 在護理的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高血壓的情況,遵醫囑運用心痛定進行治療,緩解患者的實際癥狀。
對于低血壓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一般在治療的過程中, 超濾脫水速度超過組織間液回流速度是導致患者出現低血壓癥狀的主要原因, 這種情況會導致患者的血液循環減少, 導致患者出現嘔吐以及冷汗等不良情況,一旦出現癥狀,迅速對患者采取急救措施。
對于糖尿病患者,在血液透析的當天,注意其胰島素使用情況,嚴格控制患者的飲食,尤其控制患者飲食中水分以及鹽分的攝入量[6]。
對于有感染情況出現的患者, 相關的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該做到無菌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是否有導管以及穿刺處感染等不良情況出現,對于有感染情況出現的患者,應該及時告知醫師,進而采取處理措施。
在對兩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具體的治療以及護理之后,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應該結合以下的規則對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進行判定。 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服用藥物的時間、約定服用藥物的時間、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的次數是患者用藥依從性的主要判斷依據, 將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分為3 個等級[7],分別是不依從、部分依從、完全依從,用藥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例數/ 總例數×100.00%。
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頻數與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具體的治療以及護理之后,對照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用藥依從性較觀察組患者低,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比較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消極的情緒,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十分必要,同時還應該結合患者出現的不同情況, 給予患者不同的有針對性的護理,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自信心, 同時還應該努力為患者營造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 讓患者能夠在治療的過程中感覺到放心以及舒心。 在飲食方面,相關的護理人員也應該給予患者正確的指導,應該結合患者的實際臨床癥狀,指導患者合理飲食[8],注意營養的補給,對于患者的電解質等情況要密切的進行觀察, 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調節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飲食方案, 促進患者更好地進行治療。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過程中常常有感染的情況出現,常見呼吸道感染以及血液病毒感染等,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齡以及所運用的透析機器有著一定的關系,年齡較大的患者出現感染的幾率也就越大, 并且隨著患者透析時間的增加,患者的免疫力就會受到影響,長時間的透析會導致患者的免疫力降低, 這也會增加患者感染的幾率, 所以相關的護理人員要正確指導患者正確飲食、提高營養、增強免疫力,避免出現感染的情況。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常常出現低血糖癥狀, 低血糖常見于老年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 超濾脫水速度超過組織間液回流速度是患者出現低血糖癥狀的主要原因,這種癥狀導致患者的有效血液循環減少, 易發生低血糖、嘔吐以及冒冷汗等癥狀,另外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大小便失禁以及意識喪失等癥狀, 給予患者及時的治療以及護理十分必要。 透析期間體質量增多的患者常出現高血壓癥狀, 應該嚴格控制其在透析期間水鈉的攝入量,還應該遵醫囑給予患者舌下含服心痛定。
通過觀察該次的研究結果發現,對照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用藥依從性66.7%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的90.0%,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完全依從例數有20例,對照組比觀察組少6 例。 上述研究數據與吳雙等[8]所報道的數據一致,其結果為,觀察組為95.45%,對照組為68.18%。
在眾多的給予慢性腎衰竭患者采用不同方式進行護理的研究報告中,都能夠發現,通過給予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科學合理的護理,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更高,并且在患者進行透析的過程中,患者在經過全面的護理之后, 觀察組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數以及睡眠質量評分還有護理危險事故發生率都優于對照組,并且眾多的研究報告都表明,在透析開始時血流量應該要以70 mL/min為最佳, 整個透析過程中的血流速度應該控制在150~200 mL/min 之間, 透析結束的時候為更好地協助患者緩慢回血, 應該控制血流速度在70~100 mL/min, 這對于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臟負荷有著積極的意義, 同時還能夠避免患者出現心力衰竭出血的情況。
綜上所述,針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高危因素采用相對應的護理措施,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很高,還能夠有效提升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所以這種護理方式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