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詩歌是中學語文課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內容,詩歌的賞析能力也是語文素養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縱觀現階段的詩歌學習,我們往往采取各個擊破的戰術,這樣的方式針對性很強,但使學生就詩而學詩,所學知識支離破碎,難以形成能力。所謂的賞析更多是為了固定的問題,少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學習的自發性,缺少了自己宏觀把握和微觀處理的主導性。這就像要求他們捕魚,面對浩瀚詩海,離了老師,他們就茫然無措了。
所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帶著他們針對習題練習詩歌的賞析,不如教給他們自主賞析的方法。
“溫故知新”強調的是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重要性。基于此,在詩歌學習中我以大家熟知的詩歌為引線,在有針對性賞析的同時,根據不同的角度拓展、引申到其他詩歌的賞析。
根據現階段學生的情況,我采取的拓展延伸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幾類:
1.根據作家、背景的相同或相似點,選擇同類詩歌針對性進行賞析。
2.根據寫作類型(如借景抒情、借景言志等)選擇同類詩歌進行賞析。
3.根據抒發的感情(如喜悅、傷感等)類型,選擇同類詩歌進行賞析。
4.根據表達主題的不同(如思鄉、愛國等)選擇同類詩歌進行賞析。
以上的拓展訓練需要注意的是:
1.學案設計時要分類清晰,導向性明確。
2.詩歌給定范圍要考慮學生具體能力,備選詩歌要讓學生有話可說,不能過于深奧。
3.詩歌內容要有難度的梯度性,要由淺入深,漸近而行。
4.針對訓練要有及時總結和歸納,學后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5.由內而外,由近而遠,由易而難,逐步讓學生由老師牽著走到自己走,即由特定的引導內容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進行賞析,到學生能夠根據相應的方法自行找到拓展的對象,進行相應的分析和鑒賞。
另外,在拓展延伸的同時,進行詩歌的賞析也要有一定的方法指導,這些方法可以隱含在詩歌的品析過程和學案的針對訓練上。我在這方面給出的基本方法指導是:
1.知人論世,根據作者和背景去理解詩歌內容,把握情感或主旨。
2.品味語言,提煉字句,針對有特定表現手法(如動靜結合)或修辭(如比喻、擬人)的語句切入賞析,或針對一些動詞、形容詞等,進行內容的品味和鑒賞。
3.根據詩歌語言所表達的情感,把握詩歌的主題。
以上內容就是我在詩歌學習賞析上的一點想法,希望能夠給學生一點啟發,也能讓學生獲益更多,所以我建議詩歌賞析的學習,不再是“授之魚”,而是要“授之以漁”!讓學生在高效課堂的模式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方法的掌握,在詩歌的海洋里任意“捕獲”自己想要征服的每一條“詩歌之魚”。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