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高中優秀學科組建的實施方案,認為教師可以從組織建設、制度建設、課程建設、科研建設、文化建設、資源建設等方面進行研究,以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幫助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落實教育管理工作。
【關鍵詞】學科組建設 組織建設 實施方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34-0144-02
高中學科教研組是做好高中教育教學管理、開展優質教學活動的重要組織,目的是發揮骨干教師的集體智慧,對教育教學進行深度分析和研究,從而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過程中,真正地提高高中課程的教育質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在建設高中優秀學科組時,教師應主動地以“教書育人”為根本,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并以校本教研為主要途徑,以學科教師的教學問題為探究內容,以便在推廣先進教育思想和教育經驗中,逐步獲得新的研究成果,同時在增進教師間的交流中,逐步打造一支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團隊,幫助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一、組建隊伍,做好組織建設
搭建高中優秀學科組的第一步是組建團隊,讓教師擁有特定的教研小組。然而,人員的組成并非隨意的,而應當是遵循一定原則的。一般來說,學校可以按照年級和學科對教師進行分組,使得教授同一年級、同一科目的教師一同開展教研和備課工作。而對跨學科的教師,則需要同時加入多個教研組。在組建了教研團隊后,學校也應當根據教學的需求,設定科學的研究方向,并從學科教研組中選出“帶頭人”(也就是“組長”),方便整個學科教研組在組長的帶領下更有針對性地探究教育問題,加快學科教研團隊開展教學研究。
例如,在高中政治學科教研組的組建中學校可以將同一年級的政治學科教師組成教研組,使教師可以針對政治學科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專業性的探討和交流。在組建了教研隊伍后,由組員共同選擇出思想品德較好、政治學科教育水平較高、教研能力較強以及統籌規劃能力較強的教師擔任教研組組長,成為整個政治學科教研組的“第一負責人”。隨后,在組長的帶領下,教研組可以對政治學科教學中的特定問題進行分析,如針對某教師提出的“如何在政治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問題,教研組進行集中討論,并規劃好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以便教師在采用規劃好的教學活動進行授課中,逐步實現對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顯而易見,教研組先根據年級和學科確定教研組的人員,再選出第一負責人,共同針對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探討,能夠提高教研組整體教研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能促進教研組成為學習型、研究型的團隊。
二、健全制度,促進正常運行
制度建設是維持教研組正常運行的保障。試想,如果沒有健全的制度作為支撐,那么教研活動就會經常呈現出無序的狀態,教師也很難從教研活動中獲得養分促進自身專業素養的發展。因此,在創建高中優秀學科組時,教研組應該高度重視制度建設,主動根據活動要求完善各項工作制度,使教師的課程建設、常規活動、教育反饋、教育質量分析等教研活動都得以有效落實,以便整個教研組的學術討論和教研活動可以在制度的保障下有序實施,推動教研活動的正常運行。
例如,為了加強教研組和備課組的建設,真正地踐行“教書育人”的教育思想,全面提升學科教育的品質,學科組可以制訂“教研組常規管理制度”。具體來說,教研組常規管理制度包含以下內容:第一,學科組長的工作職責,包含結合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和教研工作等,基于學科特點制訂和落實工作技巧;每周組織一次教研活動,確定活動的主題等。第二,教研活動和備課活動的常規包含每兩周召開一次教研組會議,落實學校布置的教研工作任務;青年教師每個學期最少應聽課15節;每周最少組織一次集體備課活動等。第三,學科組工作考核評定先進和獎勵。
學科教研組進行制度建設,能夠為優秀學科組的形成提供剛性保障,使整個學科組的工作更有秩序地實施,進一步提升相應學科的教育品質和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體現特色,強化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的價值是拉動學校與學科的發展,凸顯學校的教育特色,從而提升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質量。一般來說,在高中階段進行課程建設主要包含兩方面:一是校本課程的建設,這類課程主要是指以國家課程為基礎,結合當地的教育特色進行課程的改革創新,建設出更加契合本校學生發展的課程。二是拓展性課程,即根據學校和學生的發展需求,創建的代表學校特色的綜合性拓展課程,這類課程的存在往往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
以“拓展性課程”為例,學科組可以為學生設定多樣化、自主選擇的拓展性學習內容,促使學生在自主選學中發展自身的個性。以語文學科為例,學科教研組可以設計“詩詞”“小說”“散文”“現代詩歌”等多門課程,并針對不同的課程進行特定的教研活動,設計差異性的學習活動。隨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愛的課程,如喜歡古詩詞的學生,可以選擇“詩詞”的課程;喜歡“散文”的學生,可以選擇“散文”的課程,等等。這樣學生就能在獨具特色的拓展性課程中學習,滿足自身個性發展的需求,促進自身文化素養的發展。
學科組教師根據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的發展需求等,為學生設計特色化的拓展性課程,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選擇,能夠切實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個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
四、科研建設,推動學科發展
科研建設是推動學科發展的重要抓手。長久以來,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教師認為學科組存在的價值僅僅是為了“上好課”,讓學生掌握知識。其實學科組也擔負著推動學科發展的重任。與純粹做理論研究的專家不同,教師是處于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有著最真實的教育感受,也能夠清楚地了解到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因此,學科組應當主動地做好科研建設,基于自身的經驗出發,穩步推進高質量課程的生成。
例如,教師可以聚焦“以生為本”的課改內容,結合一線教學經驗提出落實方案,推動學科教育教學的發展。首先,學科組教師可以對“以生為本”的思想進行深度學習,深刻認識以生為本的具體內涵。其次,學科組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探討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可以改進的方向,以便在豐富教學形式的過程中有效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緊接著,學科組開展實踐教學,將新研究得出的教學方式落到實處,以便從實際的課程反饋情況出發,再次進行課例分析,做好教育反思和教學總結工作,并撰寫相關的論文,從而基于實證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案,真正地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學科組承擔學校的科研任務,主動地通過討論和實踐的方式開展科研工作,能夠鼓勵教師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將自己的實踐經驗融入其中,從而推動學科研究的快速發展。
五、文化建設,形成良好學風
學科組文化是指學科組教師共有的行為規范體系,也是學科組教師的工作精神和價值觀念等,是構成學校教育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塑造良好的教育風尚、打造優質的團結精神和學術研討氛圍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學校的優秀學科組建設中,教師應意識到教研文化的支撐性作用,積極地創建教研組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等,以便學科組成員可以在良好文化的熏陶下,形成高雅的學術道德規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科研探討和備課等工作,更好地發揮學科組的價值。
例如,在搭建了學科組后,組內教師能夠發現,不同教師的受教育經歷不同,教育的能力也不同,而差異化的教育水平,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為了塑造良好的學科組氛圍,同時提升整體學科組的教育水準,學科組可以為教師搭建合作型的學習小組,即讓經驗豐富的教師與經驗匱乏的新教師組成一個小組,讓教育能力較強的教師與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的教師組成一個新的小組等。這樣,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向新教師傳授自身的經驗,教育能力較強的教師也可以指導其他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從而在良好的互助氛圍中使學科組形成合作精神,幫助學科組的文化建設。
學科組重視文化建設,主動地根據教師的不同情況,在學科組內為教師創建學習小組,能夠讓學科組成員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以便教師在相互輔助中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六、資源優化,實現資源建設
資源建設按照地點進行劃分,可以分為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校內資源主要是指學科專用教室、創客教室和未來教室等硬件資源,也包含優秀的教育科研論文、優質課等內容資源;校外資源則包含“云平臺”等。隨著近些年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各項資源也開始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在現階段進行資源建設時,教師也應當有意識地引入現代化資源,積極主動地利用信息技術獲取網絡中的豐富資源,并基于信息技術平臺建立互動和交流渠道,以便建設校本化的學科資源。
例如,學科組可以基于校內網創建教研平臺,積極地將學科組的科研方向、科研動態等發布在網絡平臺上。同時,學科組也可以鼓勵教師進行錄課,并將錄好的課上傳到網頁中,以便其他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時間觀看這些課程視頻,并在視頻下方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此外,對自己外出學習后獲得的經驗,學科組的教師也可以在網站中第一時間進行分享,促使其他學科組的成員開展學習和討論,促進優質課的形成。
顯然,現代教育資源的引入,為教師開展學科組的教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渠道,學科組的教師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隨時、延時開展學術交流工作,促進教研工作更加順利地開展。
總而言之,做好學科組的建設和管理,能夠為優質課程的形成鋪墊基礎,也能夠為教師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平臺。因此,學校應重視學科組的建設,在打造專業化的教育團隊中,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陸福根.略論教師專業發展取向的高中學科基地建設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4(5).
[2]陳彩霞.積極開展校本研修 切實推進學科組建設[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3).
[3]周百鳴.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普通高中學科建設[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09(12).
[4]趙憲宇.核心素養下學科組建設的內涵、路徑與價值[J].教育視界,2016(17).
【作者簡介】韋慕蓉(1972— ),女,大學本科學歷,高級教師,現就職于玉林市興業縣高級中學,主要研究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卓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