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萍


摘 要:縉山府項目涉筆架山河建設內(nèi)容包括橋梁工程、綠化工程、園建工程、給排水工程以及電氣照明工程等,主體工程布置于現(xiàn)狀筆架山河兩岸堤岸上,未占用河道行洪斷面。由于該項目位于筆架山河河道管理范圍線內(nèi),根據(jù)河道管理范圍內(nèi)建設項目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項目需要對涉河內(nèi)容進行防洪評價。基于此,研究縉山府項目涉筆架山河的情況,綜合評價防洪狀況,并提出相關防治措施。
關鍵詞:縉山府項目;筆架山河;防洪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TV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1)23-0091-0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Bijiashan River involved in Jinshan fu project includes bridge engineering, greening engineering, gard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electrical lighting engineering, etc. the main works are arranged on the banks of the current Bijiashan River without occupying the flood discharge section of the river. As the project is located within the river management scope of Bijiashan River,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within the river management scope, the project needs to conduct flood control evaluation on the river related conten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ituation of Bijiashan River involved in jinshanfu project,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s the flood control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Jinshanfu project;Bijiashan River;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flood control
縉山府項目涉筆架山河的防洪綜合評價過程判定項目不會對防洪造成影響,因此無須做出相應的整改,但是需要注意加快工程項目的進度,盡可能縮短工程周期,避免工程建設對防洪造成不利影響。
1 項目概況
深圳縉山府項目位于羅湖區(qū)清水河街道,西鄰北環(huán)大道,北側為金碧路,涉筆架山河段全長221.84 m,總占地面積約3.45萬m2。建設目的是將縉山府建設成為一個高品質的城市住宅區(qū),并與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和城市景觀相協(xié)調(diào)[1]。
筆架山河位于深圳市中部,屬布吉河下游的一條支流。河流上游起源于筆架山,經(jīng)過銀湖、金湖上庫以及金湖下庫調(diào)節(jié)后,流經(jīng)泥崗村、八卦嶺等,在嘉賓橋附近匯入布吉河干流。河道總長為9.17 km,集雨面積為11.71 km2,河床平均比降為0.085 4。設計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堤防級別為2級,主要建筑物級別為2級,次要建筑物為3級,其他臨時性建筑物為5級。
縉山府項目涉筆架山河建設內(nèi)容包括橋梁工程(2處)、綠化工程(岸頂綠化、岸坡綠化)、園建工程(園路鋪裝及景墻布置)、給排水工程以及電氣照明工程[2-3]。
2 縉山府項目涉筆架山河防洪綜合評價
2.1 縉山府項目建設與有關規(guī)劃的關系及影響分析
縉山府項目涉筆架山河僅綠化工程在石籠護坡段坡岸綠化增設種植槽及跨河橋梁樁基施工局部破除岸頂矮墻等工程內(nèi)容,不改變河道行洪斷面,且筆架山河近期無相關水利規(guī)劃,因此本項目建設與筆架山河規(guī)劃不存在交叉影響。
2.2 縉山府項目建設是否符合防洪標準、有關技術要求和管理要求
2.2.1 與防洪標準的適應性分析。筆架山河按5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進行整治。通過水文分析計算,在考核水庫調(diào)蓄作用的情況下,縉山府項目所在河段斷面(泥崗橋)行洪能力分別為2%、5%、10%時,設計洪峰流量分別為72.5 m3/s、52.8 m3/s、42.1 m3/s,如表1所示。根據(jù)施工組織設計要求,計算筆架山河明渠段、泥崗橋及河口斷面處1—3月施工期的洪峰流量,采用廣東省洪峰流量經(jīng)驗公式推求,枯水期2年一遇洪峰流量為8.0 m3/s。根據(jù)河道現(xiàn)狀水面線和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圖設計斷面推算筆架山河水面線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河道綜合整治后,左岸安全超高大于0.52 m,右岸安全超高大于0.62 m,過流能力滿足50年一遇防洪要求。
縉山府項目新建東側車行橋(河道樁號Z0+305.19)布置有一根DN800的臨時鋼管支墩。通過工程水力學計算,復核施工期河道過流能力。根據(jù)施工期橋梁壅水高度成果,現(xiàn)狀河道設計水深為0.73 m,施工臨時支墩設計水深為0.76 m,水位變化為0.03 m。復核結果表明,河床增設臨時支墩,防洪度汛滿足規(guī)范要求。
2.2.2 與技術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適應性分析。根據(jù)縉山府項目涉河工程設計方案,東側人行橋鋼板梁底高程為23.3~20.5 m,橋梁位置對應河道設計水位為19.93 m,水位-橋梁凈空高度為3.37~0.57 m,西側人行橋鋼箱梁底高程為21.97~21.23 m,橋梁位置對應河道設計水位為20.68 m,水位-橋梁凈空高度為1.29~0.55 m,均滿足《涉河建設項目防洪評價和管理技術規(guī)范》(DB4403/T 118—2020)水位-橋梁凈空大于0.50 m的要求[4]。
左岸橋梁底高程為26.79 m,左岸巡河路路面高程為23.9 m,設計凈空高度約為2.89 m,左岸暫不考慮車輛通行需求;右岸橋梁底高程為26.24 m,右岸巡河路路面高程為21.10 m,橋梁右岸凈空高度為5.14 m。可見,橋梁設計滿足《涉河建設項目防洪評價和管理技術規(guī)范》(DB4403/T 118—2020)凈空高度不低于3.50 m的要求。
新建入河雨水管線均考慮排放至場區(qū)外雨水系統(tǒng),場坪完成面標高均高于河道設計洪水位,不存在河道洪水倒灌的現(xiàn)象。新建入河管線出口均布置有防沖設施,滿足《涉河建設項目防洪評價和管理技術規(guī)范》(DB4403/T 118—2020)要求。
2.3 縉山府項目建設對河道泄洪影響分析
項目施工期擬在河道內(nèi)臨時設置鋼管立柱貝雷梁。經(jīng)復核,施工期汛期泄洪能力和現(xiàn)狀河岸堤頂高程高于施工期設計水位,滿足施工期度汛要求;新建入河口采用鋼板樁止水圍堰,不占用洪道行洪斷面,對河道泄洪無影響。運行期,橋梁構筑物布置于河道兩岸,建設項目未占用河道行洪斷面,對河道泄洪無影響。
2.4 縉山府項目建設河勢穩(wěn)定的影響分析
本工程未占用行洪斷面,對河道河勢無影響。施工期鋼管立柱貝雷梁支撐體系臨時占用河道行洪斷面,通過枯水期設計洪峰流量時的流速影響很小,基本可忽略不計。原河道整治已采用坐漿塊石護砌,護岸分別為鋼筋混凝土和石籠,對河床及岸坡沖刷作用不明顯,不影響河道河勢穩(wěn)定。
2.5 縉山府項目建設對堤防、護岸和其他水利工程及設施的影響分析
2.5.1 左岸支護樁穩(wěn)定驗算。結合建設項目的布置,由于場區(qū)堤岸進行微地形塑造(右岸最高填土4.0 m,坡比1∶1.7,距離河岸7.85 m;左岸增加填土2.7 m,坡比1∶3,距離河岸6.0 m),本次評價項目分別選取兩岸最不利的工況(運行期荷載10 kPa+場區(qū)新近填土層+巡河路運行荷載10 kPa+河道水位降落)進行穩(wěn)定驗算。
左岸支護樁穩(wěn)定驗算,計算工況完成面作用活荷載為人群荷載,活荷載取10 kN/m,荷載分布寬度均為2.0 m。經(jīng)復核,建設項目運行期,支護樁最大水平變形為3.32 mm,小于規(guī)范位移控制的10 mm。整體穩(wěn)定性安全系數(shù)計算結果為2.44,大于規(guī)范安全系數(shù)1.25;抗隆起穩(wěn)定性安全系數(shù)計算結果為10.40,大于規(guī)范安全系數(shù)1.20;嵌固穩(wěn)定性安全系數(shù)計算結果為1.53,大于規(guī)范安全系數(shù)1.15。計算所需灌注樁縱向配筋面積為3 079 mm2,灌注樁實配鋼筋為18根,直徑為20 mm,面積為5 654 mm2,滿足穩(wěn)定要求,如圖1所示。
2.5.2 右岸邊坡穩(wěn)定驗算。經(jīng)復核,現(xiàn)狀河道右岸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為1.36,滿足規(guī)范1.35的穩(wěn)定性要求。現(xiàn)狀河道右岸邊坡最不利滑動面為淺層滑動,滑裂面位于右岸巡河路范圍內(nèi),根據(jù)建設方案,最高填土4.0 m。為了減少場區(qū)堆土對河道堤岸的影響,擬沿河道管道范圍線走向布置4.38 m高擋墻,埋深為1.38 m。經(jīng)驗算,擋墻穩(wěn)定滿足規(guī)范要求。
本次河道岸坡的穩(wěn)定復核是在擋墻結構自身穩(wěn)定的前提下進行的,新建擋墻臨水面距離河岸線約為7.85 m。經(jīng)穩(wěn)定驗算成果及分析,場區(qū)堆土對河道邊坡安全系數(shù)沒有影響。
2.5.3 河岸沖刷分析計算。施工期,鋼管立柱貝雷梁支撐體系臨時占用河道行洪斷面,最大流速約為1.91 m/s,小于原河道設計沖刷流速3.86 m/s,項目施工對河道沖刷無影響。運行期,根據(jù)建設項目北岸場區(qū)雨水排放的布置方案,出口采用混凝土河床護砌,北岸雨水管設計重現(xiàn)期為5年,匯水面積為9 500 m2,設計管徑為DN700,最大設計流量為0.26 m3/s,最大流速約為0.97 m/s,小于原河道設計沖刷流速,項目雨水管運行期對河道沖刷無影響。
2.6 縉山府項目建設和防汛搶險的影響分析
縉山府項目涉筆架山河道長度約200 m,現(xiàn)狀巡河路依靠現(xiàn)狀跨河橋梁,已實現(xiàn)兩岸貫通。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橋梁施工會占用巡河路,避免建設項目實施對河道防汛搶險的交通需求造成影響,應考慮分期分段進行施工布置[5]。
2.7 縉山府項目建設與河流水質之間的關系
縉山府項目建設期間的污染源是樁基礎施工方面的泥漿材料。根據(jù)施工方案,擬新建泥漿池收集樁基施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泥漿,不直接排入河道,并加強施工管理,合理排放場區(qū)生活污水。另外,場區(qū)給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系統(tǒng),污水排入就近市政污水管網(wǎng),無污水排入河道;入河管線僅有南、北岸新建場區(qū)雨水管及巡河路邊溝雨水。因此,縉山府項目的實施對河道水質無影響。
2.8 縉山府項目建設對第三人合法水事權益的影響分析
本項目所在河段河道無取水和靠泊碼頭等第三人合法水事活動,施工期及運行期不影響第三人合法水事權益。
3 縉山府項目涉筆架山河的防洪問題防治措施
縉山府項目結合河道管理部門的審查意見,對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進行完善優(yōu)化。經(jīng)綜合評價分析,建設項目的實施及運行對河道防洪及結構安全無影響,因此本次建設項目無防治及補救措施。但是,本次建設項目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①施工單位應快速施工,盡量縮短影響時間,做好相關構筑物臨時保護措施;建設項目施工前,對場區(qū)地形進行復測,測量精度滿足施工深度。
②做好河道運行穩(wěn)定性監(jiān)測,如施工及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不良地質現(xiàn)象,應及時采用加固修復措施,遇到險情時,應及時上報水行政主管部門。
③針對涉河段施工,建議建設項目嚴格做好場區(qū)水土保持工作,堅決避免施工期泥漿、水土流入筆架山河內(nèi),造成河道水體污染及淤積。
④運行期間,要積極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安全防汛工作,在河道管理范圍內(nèi)服從水行政主管部門與防汛指揮機構的要求;因河道加固、改造、擴建等工程需要拆除相關設施的,建設項目管理部門應無條件配合[6]。
4 結語
縉山府項目涉筆架山河工程設計內(nèi)容未占用河道行洪斷面,不影響筆架山河正常行洪和運行。施工期貝雷梁臨時占用河道行洪斷面,經(jīng)水文復核,建設項目行洪能力滿足規(guī)范要求。將工程設計內(nèi)容與相關水利工程內(nèi)容進行銜接,橋梁凈空高度滿足相關規(guī)范要求,不影響河道河勢穩(wěn)定,工程布置不影響現(xiàn)狀市政管線及水利設施的正常運行,對河道水質無影響,對河道的防汛搶險無影響,不影響第三人合法水事權益,建設方案可行。
參考文獻:
[1]張麗媛.涉河項目防洪評價指標評判標準研究[J].中國房地產(chǎn)業(yè),2017(25):261-277.
[2]胡秀花.淺談涉河橋梁防洪評價中的注意問題[J].房地產(chǎn)導刊,2017(36):148-168.
[3]陳晶,華中,王鵬.防洪堤心墻大壩工程運營穩(wěn)定性影響研究[J].水利技術監(jiān)督,2021(7):157-161.
[4]陳博聞,何秧.雙壁鋼圍堰在南津渡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中的應用[J].湖南水利水電,2019(6):15-17.
[5]高葉俏.水庫除險加固施工管理以及控制策略[J].工程技術研究,2020(1):164-165.
[6]沈振中,甘磊,徐力群,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效果的量化評價模型[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18(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