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娜娜 趙丹
【摘要】隨著社會科技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時至今日,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已經開始運用數字媒體以及微信等信息化手段開展教育工作,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我國的傳統教育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不僅便于教師與家長及時溝通問題,傳輸教學活動需求,還讓教學開展得更加積極,加速了溝通的效率,增強了教學的實效性,同時,也促進了教學活動的良好開展,加強了家庭與幼兒園學校教育的同步開展,使得教師教學的效果更理想。
【關鍵詞】信息化;幼兒園;家園共育
引言
家園共育的根本在于家長與幼兒園的教師要共同參與到幼兒的教學工作中,通過家園的合作與交流,共同完成一些教學活動與教育目標,并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幼兒的培養策略與目標。信息化的時代為教學人員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相應的便利,因此,教師應當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家園之間的合作與關聯。
一、充分運用互聯網平臺進行交流
當前,人們頻繁利用微信進行溝通,微信對幼師開展家長工作是有力的,教師可以不限制時間、地點就可以讓家長進行溝通。并且其中的文字功能可以及時的記錄教師的要求和布置的任務;而語音功能可以便于家長與教師及時將自己的需求傳輸給對方,讓對方可以更好感知彼此的情緒與情感,第三,幼兒可以及時通過微信向老師表達問候,同時,家長還可以通過視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這樣,教師充分利用信息化網絡平臺可以實現家校共育,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搭建良好的信息共享平臺
信息化的發展對幼兒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和便利,而且大多數幼兒園已經有自己獨立的網站,可以進行宣傳,將幼兒發展中記錄的活動與信息進行展示,同時又能夠促進家校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家園共育并非只是讓對方可以共享學生的信息,還可以通過文字、圖片、音頻等多種途徑讓家長了解到學生的相關信息,教師通過文字、圖片、音頻等教學的教學手段呈現出學校的辦學特色與辦學文化。可以便于學習一體化。具體相應的教學活動開展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
(一)聘用優秀的網站管理人才和網頁制作人才。
學校的活動與資源只是初級化的材料,而合理運用與精彩的展示則需要教學人員充分的加工和排版,如果能夠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優秀的網頁制作人才,則能夠滿足教學活動的需求,還可以體現出幼兒園的發展水準。
(二)增設家長欄目,對家長開放權限,
家長都是相應的具備文明素養的人才,所以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家長通過參與融入到教學發展中來,通過相應的教學資源與教學信息共享,讓教師教學活動開展的更親民,更加具有特色性質。尤其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雖然幼兒園沒有重點強調美術攝影作品,但是如果能夠允許幼兒拍照,并將美術與攝影作品相結合,運用于幼兒創新意識培養中,則會給幼兒帶來極大的生機與希望,讓幼兒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藝。
(三)家長主動參與
教育活動的參與不是等到幼兒園教育需要時或者召喚時,家長才主動參與,而是家長通過對幼兒園的長期關注,獻言獻策參與到教學實踐中,這樣的活動開展形式更加地可以契合教師的教學需求,家長還可通過網站瀏覽去關注和重視學校的發展與變化,通過解讀相應的教學政策,瀏覽教學網站信息,從而可以讓思想意識可以跟上當前時代的進步與發展。
(四)搭建家園網絡加深互動與交流
當代人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很多家長需要在事業與工作之間忙碌難以專注的對孩子進行培養,導致與教師的交流少之又少,但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年齡比較小,并且認知能力弱,應當由家長與教師共同呵護。所以,為了幼兒的健康發展,幼兒園的教師有責任且有義務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通過了解幼兒的家庭行為,從而判斷幼兒心理問題的根源等,從而結合幼兒園內的教育,制定出良好,符合個性化的教育方針,這種教學活動的方式,可以便于教師與家長的交流。
(五)增設對家長的培訓課程
大多數家長在教學活動中,很難做到全部“出勤”,究其根本就在于家長的工作繁忙,如果家長長期的缺席幼兒活動,則會對家庭教育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幼兒園如果能夠運用到良好的學習系統,通過互聯網的組建可以讓家長可以在空閑時間不定時的學習,不僅達到了對家長培訓的效果和目的,還讓學校的教育活動可以順利開展。
總結: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教師更多通過信息化平臺引導家長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對家長召開會議,及建立育兒教育平臺等,體現了良好的教學優勢,教師通過建立良好的互助與交流平臺,讓教學活動開展的合理、積極。以此點亮幼兒教育,讓幼兒教學更具有特色性,也更加富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詩意.信息技術在幼兒園家園共育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9:130.
[2]吳業標.微信在幼兒園家園共育中的作用研究[J].讀天下(綜合),2019:0181-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