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暉途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機電一體化技術作為現代科技的新型種類,以其極強的綜合性能,實現了機械設備生產過程中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成為機電一體化與智能技術的鏈接紐帶。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我國工業生產企業發展的核心技術,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能夠大幅降低生產成本。隨著智能制造的發展,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促進我國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關鍵詞】智能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研究
引言:將計算機與生產設備相結合的技術有利于幫助我國在工業生產方面盡快實現自動化和數字化。促進各類生產現場管理、控制系統的不斷完善,靈活適應生產方面和人們需求方面的變化。目前,相關行業大力推進該技術的應用,這將會使得我國的工業生產產品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對于推動我國工業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在智能制造中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現狀分析
(一)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
更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為機電一體化技術的主要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獲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人員安全,并為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電機自動化技術的自動檢測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可以實時監視相關運行狀態。安全可靠是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所要實現的主要目的之一,這也體現了在未來的超數據時代人工將會被取代的趨勢。
(二)有利于設備檢測和維修
對于機電一體化設備而言,機電一體化設備的組成部分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反應設備、儀表、機泵等,它的構成結構復雜多樣,維護過程復雜易變化。在企業的具體生產應用當中,所需要的機電一體化設備應用數據也會有所不同,這就會導致機電一體化設備存在一定的損害性與預告性,我們可以借此進行機電設備的相關故障診斷。在實際的設備應用運行維護上,我們要全方位考慮電氣維修與運行維護措施、備用的替換措施。
二、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策略
(一)傳感技術運用
在各行各業中,運用最為普遍的技術就是傳感技術,借助多種多樣的傳感器,把生產過程中的影響因素轉變成數據信息,然后再收集、處理和分析這些數據,降低相關人員的工作量,并最大限度地增加生產效率,實現企業自動化及智能化發展,這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關鍵作用。基于智能制造,傳感技術在進行自動化操作時有著極其關鍵的作用,也就是說,若是智能制造沒有引入傳感技術,那么大多數的控制系統都將很難全面識別及檢測出控制對象的信息,這將不能順利完成自動化控制及操作,從中可以看出傳感技術對于智能制造自動化的重要性。
(二)自動生產線和自動機械運用
在進行人機界面控制中需要對各種參數進行設置,將機械工作的工藝提前進行優化,這樣就能降低誤操作的可能性。自動生產線和自動機械已經成為了工程領域的標志,比方說在如今的手機與電腦生產當中,都已然普及了自動化生產線,并運用諸多自動機械,確保生產效率和生產的標準化。與此同時,智能制造行業在生產實踐當中還加強對柔性制造系統的開發與利用,主要是把計算機、數控機床、自動化倉庫等要素實施有序組合,為差異化的工作部門提供多樣化服務,在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同時節約時間,構建動態化以及自動化的智能化生產模式。
(三)數控技術運用
對于這一項技術而言,就是基于對數字信息的使用,從而針對機械運動以及制造的過程開展全面的控制。其中包含著多項技術,例如計算機技術,通過對數控技術的使用,有利于增加生產精度,提升生產效率,是推動我國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相較于別的技術,該技術很早就被用在制造業中,在機械制造業中引入數控技術,有利于提升整體工作水平。它作為早期的自動化技術,在進行運用時,對智能制造系統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也能夠緊密處理多種數據信息,其次,針對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應科學控制及管理。
(四)工業智能機器人運用
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智能制造進行有機結合是一項復雜而又繁瑣的工作內容,在這一過程中選擇高級的機電一體化技術,使其融入到高層次的智能制造活動一直都是各方關注的重點。現在智能機器人的推廣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應用領域越來越廣,除了使用掃地、迎賓等低端智能機器人,還可以研發高級智能機器人來滿足醫療工作的需要,軍事、建筑等領域的智能機器人,為工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支撐,極大地解放了人力資源,提高了實際工作的準確性和智能化。工業機器人之所以稱之為機器人,最主要的就是智能部分。對工業機器人的智能部分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加入了電子信息技術、傳感器技術、接口結束等。其中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電子信息技術,具備了邏輯判斷、程序編譯、存儲分析等,用于收集信息、發出指令、指令返回等;傳感器技術則主要是對工業機器人的動作的各項參數監控、環境監控、產品監控等,將數據收集傳送給工業機器人的"大腦",從而讓工業機器人做出正確的邏輯判斷,指揮機器人的行為
(五)柔性制造系統應用
機電一體化和智能制造的相互融合也促進了柔性制造系統的應用和發展。柔性制造系統可以將物質存儲系統、數字系統和信息系統進行整合,能夠完成多批量產品的生產,同時能根據生產線的需求對生生產線進行在線調整,保證自動化技術的高效應用。在數字系統中可以基于各種任意順序對部件進行數字化自動加工,也可以對各種刀具進行更換;物流系統可以對各種加工的對象進行存儲、輸出和調用,在需要這些信息時直接調出即可;信息系統可以對自動化制造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在出現問題時系統自動報警并切斷系統,避免因為發現布料故障形成生產損失。柔性制造系統還具有很強的自我檢查能力,能在第一時間對機器的相關故障進行檢測,針對故障點進行相應的工藝調整。
結束語
隨著智能制造時代的來臨,工業生產行業獲得了長效發展,也提高了對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的重視程度,力求最大化發揮機電一體化技術在達成智能制造目標當中的優勢作用,拓展機械設備的功能,節約生產制造的成本,提高綜合生產效率。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各種技術水平也會不斷的完善,為促進我國工業生產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王延申,劉順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特點及在汽車智能制造中的應用[J].內燃機與配件,2021(11):206-207.
[2]莊志鑫.智能制造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運用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21,22(0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