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健

【摘要】物理問題的解答一般分為四個階段,同學們在解答物理問題的過程中,選擇規律相當重要。規律選擇恰當,解答過程將事半功倍,比如利用摩擦角知識可以避開復雜的數學運算。
【關鍵詞】摩擦角 ?關鍵信息 ?物理模型 ?物理規律
如圖1所示,支持面的對物體的支持力為false,物體的滑動摩擦力為false,支持力與摩擦力合力為F,若接觸面動摩擦因數為μ。設力F與接觸面間所夾銳角為β。有:
其中β角被稱之為摩擦角。
解答一道物理題目通常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審題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同學們要去找到題目所告知的關鍵信息;第二階段為構造物理情景,在這個階段里,同學們要建立物理模型、想象物理過程、情節等;第三階段為選擇物理規律,在這個階段里,同學們要根據物理模型、物理情景選擇恰當的物理規律;第四階段為利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有些題目如果選擇了恰當的規律,解答過程將事半功倍。我們用下面這個例題來說明規律選擇的重要性。下題為2020年山西大同市第一次聯考題目:
典例:如圖2所示,一足夠長的木板,上表面與小滑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75,重力加速度為g,木板與水平面成θ角,讓小滑塊從木板的底端以大小恒定的初速率v0沿木板向上運動。改變木板與水平面的夾角θ,隨著θ的改變,小滑塊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離x將發生變化,當θ角為何值時,小滑塊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離最小,求出最小距離。
兩種解法的對比分析:
常規解法傾向于數學知識的應用,對數學知識要求較高,數學知識薄弱的同學幾乎解不出來。利用摩擦角知識求解相對而言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再結合矢量三角形的應用,對提升學生建立物理情景更加有幫助。個人認為,此題中利用摩擦角規律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李陽;《數理化學習(高三版)》;2014-10-1 三角函數 asinθ+bcosθ在高中物理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