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現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我國中小學教學改革已經步入關鍵階段,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推行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對于個人未來發展會產生深遠影響。而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過程,小學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可以給學生帶來趣味性,但由于近年來家長和社會對語文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導致繁重的語文作業成為許多學生的學習壓力。所以合理有效的設計語文作業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性問題,同時作業作為教學改革效果的檢驗方式之一,也是教育環節中學生能實現自我突破的關鍵點,因此提升作業質量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詳細分析當前小學語文作業布置效果的現狀和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策略,以期促進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長遠發展。
【關鍵字】小學語文;作業效果;策略
引言
不管學生將來從事任何職業,語文學科的學習對于學生未來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小學階段的學習近年來逐漸受到大家重視。小學語文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檢驗學習問題,高效的語文作業還能進一步開發學生智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也得到進一步提升。因為語文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尤其是在語文的閱讀與寫作中表現較為明顯,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語文作業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研究發現,小學語文作業存在形式單一,作業量大,機械程度大,缺乏個性化和創新性的問題,使得小學語文作業效果一般。因此在語文作業設計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前提,讓學生多思考、多應用,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意義所在,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義所在。
1小學語文作業效果現狀
1.1作業設計不合理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下,小學語文教師布置語文作業是以完成教學大綱為前提,大多數教師都是安排學生完成課后練習題和習題手冊等,不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準,而學生完成作業的心態也很敷衍,并沒有達到實際教學效果。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會讓學生以強化記憶為由重復抄寫課本重點內容,這往往導致學生作業數量增大,增大學習壓力,甚至會讓學生養成抄襲作業的不良習慣,對于學生今后語文的學習都是非常不利的。
1.2不重視基礎訓練
在課程改革任務的要求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布置作業不從學生基礎出發,更多布置練習題冊,而忽略對于語文基礎,例如拼音、字詞等的學習,以及語文文學素養的培養,而這兩點恰恰是小學語文教學意義的關鍵所在。其次,小學語文作業布置機械化程度高,既不能夯實學生基礎,又不能滿足學生的進一步發展需求,使得許多學生逐步喪失語文學習的興趣。
綜合上述兩點來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過程存在許多問題,而本文也以語文作業效果提升中面臨的許多問題為基點,深入研究探討。
2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優化策略
2.1科學合理布置作業
小學語文作業效果提升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語文作業機械化程度高,數量大,所以優化語文作業設計的第一步就是科學合理控制語文作業數量。作業的布置要盡量簡潔精煉,切忌讓學生重復題海戰術,避免學生在大量重復的作業中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其次作業布置要具有科學性,重視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過程,而不是問題的思考結果,這樣學生可以在自我的理解下回答問題,避免養成抄襲作業的不良習慣。
2.2提升作業的趣味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也逐漸豐富多樣,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也可以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豐富作業形式,提升作業的趣味性和創造性。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結合現代互聯網技術讓學生完成虛擬作業,例如在學生工匠精神時,可以讓學生利用電子產品虛擬完成一件手工藝品,采取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作業參與度,也能更好的達到作業布置的效果。但是在作業布置時,教師要提前做好調查,避免學生過度依賴互聯網而喪失獨立思考能力,布置的作業應是互聯網中直接搜索不到答案,注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
2.3優化作業批閱過程
許多學生在完成作業后便覺得萬事大吉,并不關心作業的批改結果,所以教師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也要優化批閱過程,采取盡可能明確簡潔的方式指明學生的作業問題所在。首先作業批改要直接明確,對于學生所犯的字詞拼寫錯誤,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可以讓給出詞語情景鍛煉其語句拼寫能力,對于高年級學生可以通過字詞語句來鍛煉其寫作能力。其次,教師對作業的批改要及時,并且對作業批改的后續內容要及時監督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最后,教師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學生感興趣的動畫人物形象來提示學生錯誤,增強學生的重視程度,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要在作業批閱中及時給予鼓勵。
2.4豐富作業形式,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作業
多感官的參與可以提升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很多學生完成作業時大多是被動消極的心態,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通過豐富作業形式,讓學生多感官參與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海洋動物時,可以布置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觀海洋館的作業,突破了以往作業局限于紙質文字作業的形式,學生在參觀的過程中,更能直觀感受海洋生物的形態和生物習性。
2.5尊重學生差異,開放作業內容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要培養具備綜合素質的學生,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差異,開放作業形式,在作業設計時不局限于一種內容,一種方式,在尊重學生興趣的前提下高效完成語文作業。
3結語
綜合本文上述分析,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學會用合理有效的作業來提升語文教學質量。而小學語文作業的形式和內容都不局限于一種,教師要學會通過豐富多樣的作業形式來提升小學語文作業效果。
參考文獻
[1]石曉剛,徐寶晶.語文作業巧構思、重質量、重效果、重發展[J].吉林教育,2012(31):76.
[2]戚曉瑋.從課后作業入手提高語文教學效果[J].成才之路,2012(28):36-37.
[3]張立軍.創新作業批改形式 提升語文教學效果[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