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時間對手術療效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90例醫院收治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根據患者受傷至手術時間的長短分為A、B、C三組,每組30例。A組患者受傷至手術時間<2天,而B組患者受傷至手術時間為2~4天,C組患者受傷至手術時間>4天。比較三組患者臨床療效以及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差異。結果:A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高于B、C兩組(P<0.05),B組的療效高于C組(P<0.05);A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B、C兩組(P<0.05),B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C組(P<0.05)。結論:越早進行手術治療,手術療效與安全性就越高,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因此建議患者盡早進行手術治療。
關鍵詞:手術時間;老年髖部骨折;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816.8?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7--01
髖部骨折是全身骨折中的常見類型,其包括股骨頸骨折、股骨頭骨折、髖臼骨折等多種骨折,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長,此類骨折在臨床中的發生率也不斷升高[1]。髖部骨折發生之后,由于老年人存在多種基礎疾病,加上身體機能衰退,如果采取保守治療,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不利于骨折康復。隨著現代手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發現采取手術治療可以有效恢復骨折解剖結構,讓患者早期下床鍛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2]。但是手術時間的長短會對手術治療效果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觀察手術時間對手術療效的影響,文章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90例醫院收治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進行對比觀察,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90例醫院收治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根據患者受傷至手術時間的長短分為A、B、C三組。A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為61~79歲,平均(62.2±4.3)歲。B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為62~78歲,平均(63.1±4.4)歲。C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為60~77歲,平均(63.3±4.5)歲。入選標準:①年齡>60歲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轉子間骨折和股骨頸骨折;②患者和家屬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器質性疾病以及陳舊性、病理性骨折的患者;②嚴重骨質疏松的患者。
1.2方法
A組患者受傷至手術時間<2天,而B組患者受傷至手術時間為2~4天,C組患者受傷至手術時間>4天。轉子間骨折患者采取內固定手術治療,主要采用的髓內釘固定與動力髖螺釘固定,手術措施為:仰臥位,在大轉子行一5cm切口,采取三棱錐開孔,在X線機透視下將導針插入股骨遠端,擴孔后插入合適的螺釘至髓腔內,調整狠毒與傾角,鎖入近端螺釘,觀察復位效果,復位理想后即可沖洗術腔,逐層縫合。股骨頸骨折患者則采取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采取人工股骨頭置換或人工髖關節置換,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手術方法:患者保持仰臥位,在髖關節外側行一13~16cm切口,暴露關節囊并分離粘連組織,切除關節囊然后切除1cm左右的股骨頭,修整股骨頸并清理髖臼,安裝合適的假體之后,調整假體位置,并使用生理鹽水沖洗術腔,放置引流管后縫合傷口。所有患者術后均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同時給予彈力襪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
1.3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患者臨床療效以及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差異。本次研究臨床療效采用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進行評估,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90分為顯效,60~89分為有效,<60分為無效。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療效差異
A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高于B、C兩組(P<0.05),B組的療效高于C組(P<0.05)。
2.2三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差異
A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B、C兩組(P<0.05),B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C組(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長,老年患者的數量也不斷升高。如何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一直是臨床關注的重要問題。老年髖部骨折作為老年患者的常見骨折類型,由于保守治療的并發癥較多,因此目前多采取手術治療,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改善患者的預后。但是在臨床應用中發現,手術時間會對手術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有學者認為早期手術可以顯著改善骨折疼痛癥狀,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因此在入院24h內盡早進行手術[3]。但是也有認為入院2d手術和入院4d手術的效果無明顯差異。為了分析手術時間的影響,文章選取了90例患者進行對比觀察,并發現A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高于B、C兩組(P<0.05),B組的療效高于C組(P<0.05);A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B、C兩組(P<0.05),B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C組(P<0.05),這說明了手術時間對于手術療效與安全性有一定的影響,越早進行手術的療效與安全性越高,因此越早進行手術,患者的獲益越大。
綜上所述,越早進行手術治療,手術療效與安全性就越高,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因此建議患者盡早進行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
[1]陳良,劉麗,陸瑜,等.不同麻醉方式下髖部骨折手術患者術前等待時間與術后住院時間的相關性研究[J].局解手術學雜志,2021,30(9):757-760.
[2]許平安,趙鵬飛.不同治療時間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手術期抗凝效果的對比分析[J].血栓與止血學,2021,27(3):477-478.
[3]李麗梅.手術方式和手術時間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的影響[J].中外醫療,2020,39(4):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