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力赤 劉春英 李迎迎 蔣志敏 段小群 朱依諄(通訊作者)
(1 桂林醫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4)
(2 湖北省人民醫院 湖北 武漢 430060)
在心血管內科冠心病屬常見病癥的一種,中老年人為多發者,病情進展較快,難以治愈,只能使用藥物對病情發展加以控制[1]。據相關資料指出[2],5 年內死于冠心病的人數大于冠心病總數的55%。該癥存在較為復雜的發病機制,冠狀動脈硬化為其主要病因。近些年,發生冠心病的人數逐漸增多,因而診療水平的提升迫在眉睫。阿托伐他汀為現階段臨床治療冠心病主要的一種藥物,但部分患者療效不甚理想。據相關資料指出,冠心病治療時聯合阿托伐他汀、心血管藥物,療效顯著[3]。為明確其實際的價值,本文將其給予我院冠心病患者,分析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4 月在我院就診的冠心病患者190 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95 例。其中對照組男48 例,女47 例,年齡52 ~68 歲,平均(61.54±4.61)歲,病程平均(4.22±1.59)年;觀察組男50 例,女45 例,年齡56~70 歲,平均(61.98±4.62)歲,病程平均(4.09±1.55)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190 例患者均知情,并簽署了同意書[4]。
治療時,對照組選擇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每日1 次,每次20mg。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加酒石酸美托洛爾片,每日口服2 次,每次100mg。兩組患者均接受1 個月不間斷的治療。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后,兩組心功能各項指標對比,觀察組數據改善效果均優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s)
經治療后,兩組血脂各項水平對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對比(±s,mmol/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對比(±s,mmol/L)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觀察組7.4%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在老年慢性疾病中冠心病較為常見,主要是因冠狀動脈硬化阻礙其血運,心肌因而發生缺氧、缺血、壞死,進而引發心臟病,胸痛為其典型的癥狀,一般因體力勞動、情緒激動等引發,胸痛也可產生于安靜狀態或夜間,主要因冠脈痙攣引發,疼痛的特點為逐漸變頻、加劇、延長持續的時間,同時還會出現惡性、嘔吐、發熱等癥,重者可引發發紺、休克、心力衰竭等,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4,5]。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均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因而加大了臨床治療的難度。據相關資料指出,冠心病形成主要的誘因為脂代謝紊亂和異常血流改變,也是加重病情主要的原因[6]。冠心病患者通常血脂較高,因而其體內含LDL-C 的濃度較高,動脈血管壁中存在脂質沉淀,降低了血管壁的彈性;同時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管腔因而變窄,有閉塞情況發生,因而合理、有效的治療尤為關鍵[7,8]。
臨床主要以手術、中成藥、化學合成藥等方式治療冠心病,因手術會帶來較大的風險,治療費用較為昂貴,且術后極易發生多類并發癥,因而大部分患者均會選擇保守的藥物治療[9]。
阿托伐他汀鈣片為現階段最為常用的一種藥物,屬降脂藥物的一種,給藥后,短時間內效果便可發揮,可對肝細胞內HMG-COA 還原酶起到有效的抑制,可對總膽固醇的含量實施有效控制,最終控制血脂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圍內[10,11]。此外,該藥物還可對體內含C-反應蛋白的量加以控制,減少治療期間藥物引發的不良反應。
據相關資料指出[12],將阿托伐他汀鈣片與心血管傳統藥物聯合治療冠心病,藥物效果發揮更充分,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療效。酒石酸美托洛爾片為心血管常用藥物的一種,其緩解心絞痛的效果較為良好,還可有效防止各類并發癥的發生,如心力衰竭等[13-14]。將其與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可使治療效果明顯提升,同時降低發生并發癥的幾率。
本結果顯示,經治療后,兩組心功能各項指標、血脂各項水平對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且兩組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對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與盧亮元[15]結果基本一致,表明聯合給藥療效更佳,且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冠心病治療時選擇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酒石酸美托洛爾心血管藥物,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各項水平,血脂水平有效得以調節,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降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有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