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祿
(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小兒肺炎發病急切發展迅速,若不能及時治療將引發急性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礙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影響患兒生命安全,特別是重癥小兒肺炎,合并其他系統、器官損傷,增加了急性呼吸衰竭及功能障礙發病率。臨床治療以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為主,經臨床大量實踐研究證明有創機械通氣效果較差[1]。選取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24 例重癥小兒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兒,應用有創機械通氣與無創呼吸機治療,分析其臨床應用價值,現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重癥小兒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兒124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62例與試驗組62 例。其中對照組男38 例,女24 例,年齡5個月~5 歲,平均年齡(3.12±0.78)歲,分型:39 例Ⅰ型,23 例Ⅱ型。試驗組男37 例,女25 例,年齡5 個月~7 歲,平均年齡(3.45±0.92)歲,分型:40 例Ⅰ型,22 例Ⅱ型。納入標準:所有患兒滿足重癥小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相關診斷標準;患兒家屬知曉,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善;依從性較差。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兒入院后給予對癥治療,保證患兒呼吸道通暢,應用糖皮質激素藥物進行治療,以改善患兒機體環境,維持臟器功能正常。對照組患兒治療以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為主,應用有創呼吸機采取氣管切開或經口方式予以通氣治療,治療期間依據患兒具體情況,對呼吸機參數進行調節控制,合理設置參數。應用壓力支持通氣、呼氣末正壓通氣機同步間歇指令通氣模式,監測患兒呼出氣潮氣量潮,控制潮氣量6~58mL/kg,每4h 監測1 次血氣分析,參照患兒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動脈血氧分壓值調整呼吸機參數,監測期間參照pH 值變化情況對呼吸機頻率與PEEP 進行調節,以緩解患兒高碳酸血癥狀況,待患兒血氧飽和度正常將呼吸機撤掉。
試驗組治療以無創呼吸機治療為主,參照患兒實際病情選取適宜通氣方式,一般為面罩通氣或鼻罩通氣,取患兒半臥位或抬高患兒頭部治療。治療期間調節吸氣壓力,設置為3~5cmH2O,設置呼氣壓力15 ~225cmH2O,氧流量控制在2 ~8L/min,給予無創呼吸通氣支持,患兒治療期間依據由小至大原則對壓力參數進行控制并進行調節,以患兒耐受為宜,保證治療效果。
觀察記錄治療后兩組患兒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動脈血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指標變化情況。
依據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對治療總有效率進行評價。顯效:血氣分析指標均恢復,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有效:血氣分析指標有所改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未見血氣分析指標改善,臨床癥狀未恢復甚至加重[2]。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記錄兩組患兒面部腫脹、腹脹及漏氣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血氣分析指標、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 分析,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動脈血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指標比較用t 檢驗;治療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用χ2檢驗;以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治療后患兒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動脈血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氣分析指標對比(±s)

表1 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氣分析指標對比(±s)
試驗組5 例無效,26 例有效,31 例顯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1.94%(57/62),對照組15 例無效,21 例有效,26例顯效,治療總有效率為75.81%(47/62),試驗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試驗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8.06%、16.13%,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小兒肺炎在臨床中發病率較高,有研究指出,在小兒疾病中小兒肺炎發病率約為65%。小兒肺炎發病急,發展迅速[3]。若不及時治療極易引發急性呼吸衰竭、中毒性腦病及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并發癥存在增加治療難度,容易引發癥狀反應,給患兒生命安全與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特別是重癥小兒肺炎其危害更嚴重。臨床治療重癥小兒肺炎時,現分析患兒臨床癥狀與臨床體征,實施對癥治療,控制患兒病情,維持患兒病情穩定。治療重癥小兒肺炎多采取輔助呼吸治療。以往輔助呼吸以有創通氣治療相比,但治療效果較差。
無創通氣近幾年來在臨床中受到廣泛應用。無創通氣是指經口鼻面罩或鼻面罩等方法與病人鏈接,無需經過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氣管內通道進行機械通氣,有效預防有創機械通氣引發的出血、氣道損傷、氣道移位、呼吸機相關肺炎及人工氣道梗阻等。最近幾年無創呼吸機正在改善監測報警功能、通氣模式及漏氣補償技術等,在臨床中應用安全性更高,不僅減少重癥小兒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病死率,還減少治療成本[3]。
應用無創呼吸機通氣治療時,能夠依據提前設定通氣條件輸送氣體,促進患兒吸氣動力。呼氣過程中部分通氣模式將送氣管道閥門關閉,自動打開呼氣管道閥門,借助患兒胸廓與肺部呼氣。部分呼吸模式能夠減輕呼氣時氣道正壓,避免肺泡萎陷。無創呼吸機通氣治療能夠維持水平通氣量正常確?;純悍闻萃庹#匣純簷C體需求。為患兒提供重組呼氣末正壓與吸氣末正壓,促進呼氣末及吸氣末肺容積增加,提升氧輸送,調節患兒低血氧及呼吸窘迫癥。此外,應用無創呼吸機治療能夠使患兒呼吸肌做功大幅度降低,減少呼吸肌耗氧量,使患兒氣體交換功能得到改善,確保氣體交換正常[4]。
本文對試驗組患兒給予無創呼吸機治療,對照組給予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結果發現,兩組患兒治療前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動脈血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治療后試驗組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動脈血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重癥小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兒實施無創呼吸機治療能夠改善患兒血氣分析治療,效果顯著。在應用無創呼吸機時,要充分考慮患兒實際狀況,依據患兒情況對呼吸機參數進行調整,保證患兒應用舒適性,防止患兒哭鬧。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容易引發氣管插管引發的諸多并發癥,無創呼吸機治療能夠減少上述并發癥發生,確?;純航】礫5]。重癥小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機衰竭患兒應用無創呼吸機治療操作簡便且利于患兒呼吸恢復。結果表明,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提示無創呼吸機治療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重癥小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兒實施無創呼吸機治療可顯著改善患兒血氣分析治療,療效顯著,安全性較較好,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