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玲
(靈臺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甘肅 靈臺 744400)
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是一種特異的嗜上皮性病毒,是一種雙鏈閉環小DNA 病毒,可引起人皮膚和黏膜鱗狀上皮的增殖。它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性傳播,婦女HPV 持續感染2 年以上時,極易發展為宮頸癌[1]。目前臨床治療HPV 感染主要以西藥干擾素栓局部使用為主,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但不良反應較多,且效果欠佳。純中藥保婦康栓的主要成分為莪術油和冰片。它具有抗腫瘤、抗霉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組織異常增殖,促進組織萎縮。為探索保婦康栓治療宮頸炎合并HPV 感染的臨床效果,結果如下。
選取2019 年2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宮頸炎合并HPV感染患者共70例,隨機分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1~54歲,平均(39.42±5.51)歲,病程平均(1.43±0.25)年,其中宮頸糜爛20 例,宮頸腺體囊腫9 例,宮頸息肉6 例。觀察組年齡21 ~54 歲,平均(39.45±5.51)歲,病程平均(1.44±0.25)年,其中宮頸糜爛21 例,宮頸腺體囊腫9 例,宮頸息肉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用藥處方是干擾素,每晚睡前給予1 枚干擾素置于陰道深部,月經干凈后3 ~4d 治療,治療6 周。
觀察組采取保婦康栓。每晚睡前給予1 枚保婦康栓置于陰道深部,月經干凈后3 ~4d 治療,治療6 周。
比較兩組整體療效、不良反應。
顯效:腰痛和白帶異常等癥狀體征消失,宮頸表面光滑,炎性細胞轉陰,RLU/CO 低于1;有效:腰痛和白帶異常等癥狀體征好轉,宮頸表面基本光滑,炎性細胞有所降低;無效:病情無明顯好轉[2]。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整體治療效果94.29%,高于對照組的74.29%(χ2=5.957,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沒有顯著差異,均有1 例出現輕微的陰道燒灼感,發生率2.86%(χ2=0.00,P >0.05)。
正常宮頸感染HPV 后,感染多為一過性,大部分感染者可通過自身免疫反應自行清除,或治療后攜帶低負荷HPV 感染,并不意味著已發展為宮頸癌,不需要陰道藥物來破壞陰道正常的酸堿平衡[3]。然而,對于持續感染HPV 的30 歲以上的女性來說,患宮頸癌的幾率比同齡未感染的女性要高得多。女性受生理結構影響,生殖系統容易感染細菌和病毒。
宮頸炎是女性的常見病之一,通常以腹痛、月經紊亂、異常白帶為特征,治療難度大,病程長。在宮頸炎合并HPV 感染后,因為HPV 可以在細胞內存活多年,當免疫功能下降時容易引起HPV 活性,嚴重者可誘發宮頸癌。研究表明,宮頸炎的發生也與HPV 感染密切相關。因此,對合并HPV 感染的宮頸炎患者應盡早檢查并給予有效治療。
臨床上大多選擇藥物治療,常用的西藥是干擾素栓劑,是典型的抗病毒藥物,改善患者陰道環境,調節免疫,促進組織修復,抑制人乳頭狀瘤病毒,可有效激活患者活細胞抗病毒蛋白基因,達到殺滅病毒的目的,雖然藥物有一定效果,但用藥后,下腹痛、外陰瘙癢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很高,總體效果不理想。
保婦康栓的主要成分是莪術油,是中藥莪術的提取物。莪術中含有莪術油、莪術醇、莪術酮、莪術二酮等20多種化學成分。體外實驗發現,使用保婦康栓后,HPV 基因片段的表達受到抑制,從而抑制了腫瘤細胞的增殖[4]。保膚康栓劑為純中藥制劑,含有豐富的莪術酮、莪術油、莪術醇等。保婦康栓對白色念珠菌生長繁殖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念珠菌光滑,對陰道炎有抗菌作用,促進炎癥恢復,能抑制陰道細菌大量生長繁殖,還能促進機體的免疫反應,主要具有益氣活血、健肌止痛、有效抑制宿主病毒基因和游離病毒、防止腫瘤細胞增殖、廣譜抗菌作用。保婦康栓中,莪術油是莪術的提取物,具有抑制HPV 基因片段、抗癌、抗菌、抗感染、加速組織修復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冰片具有抗炎、止痛、抑制病原微生物增殖的作用。保膚康栓具有清火解毒、活血化瘀、殺菌抑蟲、止痛等功效,能很好地發揮患者深層組織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另外,這種藥非常安全、有效、方便[5-6]。本結果顯示,觀察組整體療效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 <0.05)。兩組的不良反應比較則統計學差異(P >0.05)。
綜上,保婦康栓對于宮頸炎合并HPV 感染的效果確切,可控制炎癥和改善病情,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