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冬梅 梁歡 韓丹 黨誠學 程遙(通訊作者)
(1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外科 陜西 西安 710061)
(2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 陜西 西安 710061)
(3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 陜西 西安 710061)
(4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胸外科 陜西 西安 710061)
腫瘤屬于一種全身性疾病,向中晚期發展后會對多個器官功能及狀態造成不良影響。近年來,循證醫學、細胞分子生物學等學科得到了飛速發展,在腫瘤的治療中,多學科綜合治療逐漸將單一學科治療取代[1]。臨床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較為被動,影響學生的急積極性。而多學科診療模式是將多個學科方向的專家邀請在一起,共同探討疾病治療方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診療思維,強化臨床科研能力。基于此,本研究回顧性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醫學本科生60名,依據腫瘤門診多學科診療應用情況分為應用組(2019年7月—2020 年1 月,n=30)和未應用組(2019 年1—6 月,n=30)兩組,探討腫瘤門診多學科診療對醫學生臨床教學意義,以期為臨床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醫學本科生60 名,依據腫瘤門診多學科診療應用情況分為應用組(2019 年7 月—2020年1 月,n=30)和未應用組(2019 年1—6 月,n=30)兩組。應用組醫學生中男性17 例(56.7%),女性13 例(43.3%),年齡18 ~27 歲,平均年齡(22.3±3.1)歲。在年齡分布情況方面,18 ~23 歲20 名(66.7%),24 ~27 歲10 名(33.3%);在 學歷方面,本科19 例(63.3%),研究生11 例(36.7%)。未應用組醫學生中男性18 例(60.0%),女性12 例(40.0%),年齡18~27 歲,平均年齡(23.1±2.4)歲。在年齡分布情況方面,18~23 歲21 例(70.0%),24 ~27 歲9 例(30.0%);在學歷方面,本科18 例(60.0%),研究生12 例(40.0%)。兩組醫學生的一般資料差異比較,差異不具體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未應用組醫學生應用傳統診療模式,應用組醫學生應用腫瘤門診多學科診療,具體操作為:(1)多學科診療前科室內部認真討論診斷、治療腫瘤患者及預后,科主任簽發需要多學科診療的患者申請單,然后向醫務科送達;(2)醫務科依據實際情況將參與會診的專家、時間統一安排出來;(3)首席專家主持;(4)經治醫師對病史進行匯報;(5)病理、影像專家閱片,將診斷建議提出來;(6)專家討論達成共識;(7)將診斷明確下來,將治療計劃制定出來;(8)專業組首席專家總結,專人將會診記錄做好并登記存檔;(9)個案管理師將患者向相關科室送入接受治療,之后跟蹤隨訪患者。
(1)考核成績。帶教結束后對兩組醫學生進行考核,包括腫瘤學理論考試成績、腫瘤病歷分析成績2 項,每項0 ~50 分,總分0 ~100 分,表示差~優[2];(2)教學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包括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專業技能、醫學人文素養、合作能力、臨床綜合診療思維能力、科學精神與科研能力7 項[3]。
數據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應用組醫學生的腫瘤學理論考試成績、腫瘤病歷分析成績、總成績均顯著高于未應用組,差異具體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醫學生的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醫學生的考核成績比較(±s,分)
應用組醫學生對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滿意度、提高學習積極性、專業技能、醫學人文素養、合作能力、臨床綜合診療思維能力、科學精神與科研能力滿意度均顯著高于未應用組,差異具體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醫學生的教學滿意度比較[n(%)]
腫瘤門診多學科診療比傳統診療模式更能減少腫瘤患者反復檢查、多次轉診引發的巨額支出,其將多位腫瘤專家邀請過來,將合理的治療方案共同制定出來,能夠促進患者治療信心的增強、依從性的提升,為疾病轉歸提供有利條件[4]。在臨床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主體為教師,其向學生灌輸式講授,學生被動接受,這就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削弱。短期內學生具有較為深刻的印象,但是沒有緊密結合臨床,學生沒有主動參與,知識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弱化,從而造成學生無法有效培養臨床綜合能力[5]。基于此,本研究將多學科診療模式應用于腫瘤門診,探討其在醫學生臨床教學中的意義和價值。
相關醫學研究表明[6],腫瘤門診多學科診療能夠將臨床腫瘤醫學生的綜合診療臨床思維、整體醫學觀培養起來,對醫學生診治腫瘤疾病技能、臨床科研能力進行強化,從而將醫學人文情懷培養起來。本研究結果表明,應用組醫學生的腫瘤學理論考試成績、腫瘤病歷分析成績、總成績均顯著高于未應用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對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滿意度、提高學習積極性、專業技能、醫學人文素養、合作能力、臨床綜合診療思維能力、科學精神與科研能力滿意度均顯著高于未應用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和上述研究結果一致,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為將腫瘤門診多學科診療引入腫瘤學臨床教學中能夠促進學生興趣的提升,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促進學生團隊意識、臨床思維的提升,將良好基礎奠定給今后向臨床工作進入[7]。同時,腫瘤多學科聯合門診下各學科將最新的理論知識、技術進展帶來,能夠對學生認識腫瘤學教材的力度進行深化[8-9]。
綜上所述,腫瘤門診多學科診療對醫學生臨床教學效果好,可顯著提高學生的考核成績和教學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