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群 竇志華 喬進 于杰
(南通大學附屬南通第三醫院 江蘇 南通 226006)
臨床藥學學科是在20 世紀50 年代首先由美國提出并建立,臨床藥學學科建立后,將傳統的藥學服務由“藥品”轉向“患者”。因此,醫院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模式成為了當下醫院藥學發展的大趨勢,由此對藥學人才呈現了多元化的培養方式。我院是南通市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作為南通大學與南通市高等職業衛生學校的教學醫院,每年有不同學歷的藥學實習生來臨床藥學部實習,對藥學專業人員的培養,不能只是作為藥品調劑的搬運工,在藥品調劑的基礎上,更應該注重藥學專業學生的醫院綜合實踐操作與技能的培養。
選取我院2017 年7 月—2019 年4 月臨床藥學部88 名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45 名2017 年實習生作為對照組,43 名2018年實習生作為觀察組,45 名2017 年實習生實習時間為2017 年7 月—2018 年4 月,43 名2018 年實習生實習時間為2018 年7月—2019 年4 月。對照組中男性6 名,女性39 名;觀察組中男性5 名,女性38 名,兩組實習生的一般情況比較,對照組年齡21.5±2.2,觀察組年齡21.8±1.9,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醫院藥學帶教老師有8 名,其中主任藥師1 名,副主任藥師2 名,主管藥師5 名,教學內容以醫院藥學實習生實習培訓大綱為標準。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實習帶教模式帶教老師理論授課結合醫院藥學實踐操作實習。理論課是以PPT 的形式在醫院教室進行授課,醫院藥學實踐操作與技能是在藥房實踐中教學。
1.2.2 觀察組 采用系統的信息化教學模式。(1)首先給43 名醫院藥學實習生建立電子教學檔案,將實習生姓名、性別、年齡、學校、專業、實習時間、藥房實習排班及個人聯系方式等一系列基本信息填入電子表格中(2)每周帶領實習生參與醫院多學科會診(MDT)一次,MDT 的形式是以PPT 投影,由各學科專家討論并講解[1];(3)門急診藥品調劑教學中,除常規教學外,分配各學生搜集不同類別藥品的電子說明書,將醫院藥房所有的藥品的電子說明書匯總成PDF 格式,對類別、藥理作用進行系統學習;(4)對門急診藥品調劑中遇到的因不良反應退藥進行登記,記錄產生不良反應的藥品信息與患者情況,讓學生通過網絡對不良反應情況進行上報;(5)除理論教學外,指導學生收集互聯網國內外相關疾病指南、臨床路徑、最新專家共識,分小組討論,并匯總。
(1)實習生帶教效果評價 實習生實習結束考核:內容包括醫院藥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與技能兩個部分。醫院藥學理論知識考試內容有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實踐操作與技能考核主要內容有藥歷書寫與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上報等。醫院藥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與技能總分各100 分,實習生得分高低反映了帶教的效果。(2)實習生對醫院實習帶教的評價 評價內容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三個方面。三方面評價各100 分,分數的高低代表了實習生對帶教老師帶教過程的滿意程度高低。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實習生實習結束考核中醫院藥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與技能的成績均在94 分以上,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實習生實習結束兩部分考試成績均顯著提高(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生帶教效果評價(±s,分)

表1 兩組實習生帶教效果評價(±s,分)
觀察組實習生在帶教結束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的評價均在93 分以上,與對照組相比,三個方面得分均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實習生對醫院實習帶教的滿意度分析(±s,分)

表2 實習生對醫院實習帶教的滿意度分析(±s,分)
良好的實習帶教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質量更好的知識,能夠讓學生在畢業后更快的適應工作后的環境,能夠適應當前形勢下的藥學服務模式轉變,培養藥學專業學生“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2-3]。很多學生認為藥房的藥品調劑工作很簡單,只要記住藥品的擺放位置,能夠通過閱讀處方能迅速的找到藥品,并核對發放就可以了,有了這種想法,廣大實習生對自己的實習要求與定位大大降低[4]。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醫療機構擁有了現代化的發藥機,我院在2018 年引進了發藥機(門診藥房的自動發藥機與病區藥房的自動包藥機),以往的藥品搬運工逐漸被自動化機器替代,發藥的體力勞動逐漸被新型藥學服務所取代。因此,醫院更需要的是服務型的藥學人才,需要善于與患者溝通的藥學人才,也就是需要臨床藥師型的藥學人才[5]。
多學科會診(MDT)是當前醫院發展的主要趨勢,通過MDT可以將醫院各個部門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對重點病例、疑難病例進行討論,利用各部門的特長對疾病進行分析與總結[6]。通過帶領實習生參與MDT,可以讓學生學習到藥學與臨床結合的知識,使學生的知識不光停留在藥學理論上,而是深入臨床,讓學生掌握藥品在臨床患者身上的應用效果。我院臨床藥學部在對藥學專業實習生信息化教學模式中要求學生搜集各類藥品的電子說明書,并進行整理與匯總,這方面是信息化教學模式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內容。通過說明書的搜集與閱讀,學生不僅僅掌握了藥品的名稱、適應癥,同時也能掌握各類藥品的藥理作用、毒理作用、藥品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以及各類藥物在特殊人群(老人、兒童與孕婦)中的應用。能夠順利地閱讀英文文獻反映了藥學技術人員的英語水平,通過本專業的英文文獻閱讀,能了解國外先進的藥學技術,先進的藥學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藥學服務[7]。
綜上,醫院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模式成為了當下醫院藥學發展的大趨勢,由此對藥學人才呈現了多元化的培養方式。教學模式的探索是一項長期并且艱巨的任務,帶教效果的提高需要帶教老師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未來的醫院藥學帶教工作中,我院臨床藥學部將一如既往地在教學方式、帶教方法上不斷改進、嘗試創新,更好地帶動實習生的實習積極性,提高藥學服務質量,以期使醫院藥學實習基地教學更加規范化,帶教實習更加系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