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月偉,王建玲
(1.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 300193;2.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天津 300150)
絕經前后諸證是指婦女在絕經期出現月經紊亂、烘熱汗出、煩躁易怒、抑郁焦慮、心悸失眠、頭暈耳鳴等與絕經有關的癥狀,月經紊亂、烘熱汗出和情緒改變是最早出現的癥狀[1]。西醫稱之為圍絕經期綜合征,圍絕經期綜合征是婦女絕經期前后因內分泌功能失調和卵巢功能衰退導致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一種心身疾病,給患者的心身健康帶來了嚴重危害[2]。有文獻報道,我國每年受到圍絕經期綜合征困擾的女性超過1 億人,至2030 年將超過2 億人[3]。目前西醫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療法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其在緩解癥狀方面療效顯著,但不良反應較多,且長期使用可增加子宮內膜癌及乳腺癌等惡性癌癥的發病率[4]。中醫藥治療絕經前后諸證具有較好的療效,且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安全性高,值得推廣。近年來學者們對于絕經前后諸證的治療分別從腎、或肝腎、或心腎、或心肝腎等論治,都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本文將近10 年從肝腎論治絕經前后諸證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腎為先天之本,女子以肝為先天,肝腎同居下焦,腎主藏精,肝主藏血,精血同源,互生互滋,所以肝腎在女子生長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莊慧等[5]總結邱保國教授治療絕經前后諸證經驗,認為本病是因腎陰陽平衡失調,從而導致臟腑功能失常而發病,主要與肝腎關系密切,病機關鍵在于腎虛肝郁。張昕[6]總結許曉波主任治療絕經前后諸證經驗,認為女子進入絕經期,腎氣虧虛,水不涵木,則肝失濡養,故本病病因病機為腎虛肝郁。曲秀芬[7]教授的觀點是腎主藏精,肝主藏血,精血互生,乙癸同源,女子七七,腎精虧虛,則肝血不足,日久導致陰虛陽亢,故本病主要病因病機為腎虛肝郁。李愛君等[8]總結尉淑卿主任治療絕經前后諸證經驗,認為女子七七,腎陰虧虛,天癸漸竭,腎屬水,肝屬木,腎水虧虛,則肝木失于涵養,導致肝腎陰虛或肝陽上亢,故本病病因病機主要為腎虛肝郁,腎虛是發病的根本,肝郁是主要誘因。方朝暉[9]教授的觀點是本病病位在肝腎,病因病機為腎虛肝郁,痰飲、瘀血是本病的病理產物。秦瑞君[10]總結張磊教授治療絕經前后諸證經驗,認為本病病位在肝腎,肝腎同居下焦,腎主藏精,肝主藏血,肝腎精血不足是發病之本,火、濕、郁互結是發病之標。以上諸位學者皆認為絕經前后諸證的病因病機主要與肝腎二臟功能失常有關,女子步入絕經期,腎氣由盛漸衰,天癸將竭,沖任二脈逐漸虧虛,腎陰不足,則精虧無以化生肝血,導致肝腎陰虛,故絕經前后諸證與肝腎功能失調關系密切,常涉及心、脾。
韓明向[11]教授采用滋補肝腎、養血柔肝法,以二至丸合一貫煎加減治療本病,臨床觀察結果顯示療效顯著。徐麗梅[12]教授采用滋養肝腎、疏肝理氣法,以一貫煎為主方加減治療本病,臨床觀察結果顯示療效滿意。石玲[13]總結魏紹斌教授治療絕經前后諸證經驗,魏教授指出本病主要與肝腎功能失調有關,治療以滋補肝腎、養血填精為法,以歸腎丸(《景岳全書》)為主方加減,臨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孟寶麗[14]采用滋腎平肝、育陰潛陽法,應用當歸六黃湯聯合丹梔逍遙丸治療59 例絕經前后諸證患者,對照組給予谷維素,臨床觀察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2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97%。李蘋等[15]總結王成榮治療絕經前后諸證經驗,王老采用滋腎瀉肝法,應用當歸六黃湯加味治療30 例絕經前后諸證患者,臨床觀察結果顯示療效滿意。張進軍等[16]認為本病主要是肝腎陰虛,導致陰陽平衡失衡所致,治療以滋補肝腎,平衡陰陽為法,應用二加龍骨牡蠣湯為基礎方加減治療本病,臨床療效良好。
胡國華[17]教授運用其自擬更年清肝飲治療本病,臨床觀察結果顯示療效顯著,中藥組方為柴胡 6g,熟地黃 12 g,枸杞子、白芍、白術各10g,茯苓、夜交藤各15g,紅藤18g,肉桂5g,黃連 3g,生山楂9g,姜半夏、炙甘草各6g?;粲坎╗18]總結霍天錫治療絕經前后諸證經驗,霍老采用養血滋陰清肝法,以其自擬方治療本病,臨床觀察結果顯示療效滿意,中藥組方為當歸、川芎、生地黃、柴胡、白芍、牡丹皮、焦梔子、茯苓、炒白術、甘草。林筠玉[19]觀察了130 例絕經前后諸證患者應用其自擬補腎疏肝湯治療的療效,對照組給予谷維素片,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6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54%,中藥組方為生地黃、熟地黃、柴胡、知母、梔子各15g,枸杞子、菟絲子、山茱萸、山藥、牡丹皮、茯苓、郁金、百合各10g,生龍骨、生牡蠣、白芍、浮小麥各20g。姚馨怡[20]觀察了150 例絕經前后諸證患者應用其自擬滋補肝腎組方治療的療效,對照組采用激素替代治療,給予尼爾雌醇片,治療總有效率為74.7%,治療組在對照組的用藥基礎上加用其自擬滋補肝腎組方治療,治療總有效率為97.3%,明顯高于對照組,中藥組方為制何首烏20g,黃柏、牡丹皮、知母各12g,當歸、炒白芍、桑葚子、山茱萸、女貞子、枸杞子各15g,炙龜板、熟地黃各 30g。
叢慧芳等[21]采用針藥結合法治療絕經前后諸證患者30例,取天樞穴、照海穴、內關穴、三陰交穴、五樞穴進行針刺,行平補平瀉法,同時配合口服其自擬和樞更年顆粒(柴胡、黃芩、黃柏、半夏、桂枝各10g,生龍骨、生牡蠣各20g,白芍、百合、浮小麥、五味子各15g,菟絲子 30g),對照組分為中藥組(中藥同治療組)、針刺組(針刺同治療組),臨床觀察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改良Kupperman 評分優于中藥組、針刺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江曉婧[22]采用針藥結合法治療絕經前后諸證患者80 例,取三陰交穴、中極穴、氣海穴、足三里穴、太沖穴、內關穴、神門穴進行針刺,行平補平瀉法,同時配合口服桂枝龍骨牡蠣湯化裁方(桂枝、熟地黃、柴胡、半夏各12g,生龍骨、生牡蠣、菟絲子各30g,白芍、百合、五味子各15g,黃芩、甘草各10g),對照組采用激素治療,給予尼爾雌醇片,臨床觀察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2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7.50%,且治療后改良Kupperman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王學鋒等[23]采用針藥結合法治療絕經前后諸證患者48 例,取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太溪穴行針刺補法,豐隆穴、太沖穴行針刺瀉法,百會穴、神庭穴、內關穴行平補平瀉法,同時配合口服中成藥二至丸,對照組給予口服中成藥(同治療組),臨床觀察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3%,且治療后改良Kupperman評分及MENQOL 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許多學者臨床上主要從肝腎入手論治絕經前后諸證,認為其發病主要與肝腎兩臟功能失調關系密切,治療上多以滋補肝腎法為主運用經方加減化裁或自擬組方治療本病,臨床收效滿意。陳玉玲等[24]研究發現應用其自擬滋補肝腎組方治療絕經前后諸證,治療后能夠使血清FSH 明顯降低,血清E2 明顯升高。臨床上治療絕經前后諸證不可單純拘泥于中藥治療,還可配合中醫外治法如針灸、推拿等,同時應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叮囑患者適當運動、健康飲食、調暢情志。中醫藥治療絕經前后諸證具有一定療效確切、副作用小的優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主要表現為:中醫藥的作用機理尚不明確,目前還沒有針對絕經前后諸證統一標準的辨證分型及療效判定,缺少大樣本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循證醫學證據尚不夠充分。今后我們應依據循證醫學的要求,制定更加規范的臨床研究,使得中醫藥治療絕經前后諸證科學化、標準化,讓中醫藥治療絕經前后諸證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從而獲得更多患者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