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佩文
(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中醫科,上海 200135)
筆者用經驗方經痛寧方治療原發性痛經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共53例,均為我院門診患者。年齡16~26歲,病程8個月~12年。經婦科檢查及B超檢查生殖系統無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明顯器質性病變。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2011年第7版《婦產科學》[1]中原發性痛經診斷標準。周期性經期或經行前后下腹部疼痛,或伴有其他的癥狀,婦科檢查及影像學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排除器質性病變。
中醫辨證標準:符合1994年第4版《中醫婦科學》[2]氣滯血瘀型診斷。痛經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或多或少,經行不暢,血色紫黯有塊,塊下痛減,經前乳房脹痛,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澀。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診斷標準及辨證標準;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腎等其他疾病以及精神病;③經確診有明顯器質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等;④月經周期不規律;⑤妊娠及哺乳期以及服用避孕藥或者使用宮內節育器。
用經痛寧方。藥用制香附10g,廣木香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0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10g。于經前3天開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連服7天為一療程,連續3個月經周期。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版)。痊愈:腹痛及其他癥狀消失,停藥3個月經周期未復發,積分減少大于等于95%。顯效:腹痛明顯減輕,其余癥狀減輕或消失,積分減少70%~94%。有效:腹痛減輕,其余癥狀好轉,積分減少30%~69%。無效:腹痛及其他癥狀無明顯改善,積分減少小于30%。
痊愈26例,顯效15例,有效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0.57%。
痛經的病機為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血流通受阻,經痛寧方為桃紅四物湯合金鈴子散隨證加香附、廣木香而成。桃紅四物湯始見《醫宗金鑒》,由四物湯加桃仁、紅花而成,桃仁,紅花活血祛瘀,當歸養血調經,熟地、白芍養血和營,川芎活血行氣。川楝子散出自《太平圣惠方》,由川楝子,延胡索組成,具有活血止痛之功,配合香附、廣木香共奏理氣止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