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紅,何中美,毛得宏,黃學寬,張 鋒,李玲瓏,李全鑫
(1.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中醫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重慶 402160;2.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中醫院,重慶 402160;3.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重慶 400016)
鼻腔給藥是指將藥物通過鼻腔治療全身或局部疾病的一種新型給藥方法。因其能避開肝臟首過效應及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具有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使用方便且無創、患者能實現自我給藥、依從性好等特點,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中醫認為,鼻為清竅,鼻與五臟六腑及經脈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其中鼻與心肺關系尤為密切,《素問·五臟別論篇》說:“五氣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難經》說“肺主鼻,鼻和則知香臭”。而李東垣認為:“心主五臭,舍于鼻。”[1]。《理瀹駢文》云:“納鼻而傳十二經,鼻在面中,主一身之血運……鼻為任督會合處……臟腑氣血的變化,均可反應于鼻。”基于鼻與全身的密切聯系,藥物可經鼻到達十二經脈,經五官九竅吸收后能夠作用于經絡血脈、五臟六腑。
中醫古籍中關于鼻腔給藥治療全身各種疾病的記載頗多,常見的是急癥的治療。《五十二病方》就有用鮮產魚和鹽等外敷治療螟病鼻斷的記載,《內經》記載了取嚏緩解呃逆的方法,《傷寒雜病論》和《肘后備急方》都有鼻腔給藥治療卒死的記載,唐宋時期的鼻腔給藥治療范圍則更加廣泛,包括內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尸厥、驚風等。在我國民族醫藥中鼻腔給藥也有廣泛的應用。一千多年前的藏醫經典著作《四部醫典》、《百萬拳》等有鼻瀉療法相關記載[2]。回族醫藥古籍《回回藥方》有治療中風病的滴鼻方[3]。瑤醫用鼻腔給藥治療瘧疾、牙關緊閉、鼻疔、鼻出血等[4]。
鼻腔給藥發揮作用的機制尚不明確。鼻腔給藥有以下幾種途徑進入機體:通過嗅黏膜上皮進入大腦;沿神經元軸突運輸進入嗅球;直接從鼻黏膜進入體循環及淋巴系統;經三叉神經直接進入大腦[5-6]。
鼻腔的生理特性。一般成年人鼻腔總的黏膜表面積約為150~160cm2[7-8]。其中呼吸區鼻黏膜上皮僅由一層含微絨毛的假層柱狀上皮細胞構成,而且上皮下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藥物從鼻腔毛細血管迅速進入體循環,跳過首過效應,因而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9-11]。而嗅覺區藥物可以直接通過嗅神經元從嗅球發送到大腦邊緣系統,避開BBB直接進入中樞神經系統[12-13]。通過嗅區黏膜上皮,藥物可以通過細胞內及細胞旁路2種方式進入大腦,還可經呼吸區的三叉神經直接進入中樞神經系統[14]。鼻腔是通過空氣傳播的病原體的第一個入口,鼻黏膜富含免疫細胞,因此,鼻腔也可以用作黏膜接種或其他免疫活性制劑的接種靶點[15]。
藥物動力學研究。鼻腔給藥起效迅速,治療作用的反應時間靜脈注射相近,血漿藥物動力學特征與靜脈注射相當,特定藥物通過鼻腔給藥比靜脈具有更好的靶向性[16-18]。而且鼻腔給藥作為一種無創給藥方式,相比靜脈或皮下注射更易于患者接受,依從性更高,能夠對許多頑固性疾病進行完全的自我藥物治療[19]。
鼻腔給藥最初用于局部治療鼻部癥狀,如鼻塞、鼻息肉、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鼻-鼻竇炎(rhinosinusitis,RS)[包括慢性鼻-鼻竇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急性鼻竇炎(Acute rhinosinusitis,ARS]等。
鼻-鼻竇炎。毛得宏自擬魚醬排毒合劑不僅口服治療CRS有效,通過鼻腔給藥同樣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不良反應更小[20]。研究發現,中藥鼻腔霧化吸入或沖洗鼻腔均有助于CRS鼻鏡術后康復[21-22]。徐翔等[23-24]發現魚腥草滴鼻液與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局部聯合應用能夠改善局部鼻黏膜的免疫功能,有效抑制FGF-2和MMP-9的表達,對CRS鼻內鏡術后黏膜修復有積極意義。孫書臣創立“中醫鼻病序貫療法(Sun’s sequential therapy,SST)”(藥物熏蒸-藥物滴鼻-湯劑口服)治療ARS風熱蘊肺證臨床療效較單純口服更好[25]。
變應性鼻炎。干祖望提出紗布包裹中藥(五倍子、辛夷、蔻仁、石榴皮、蟬蛻、姜)細末每天早晨塞入鼻腔半個小時,可以治療AR[26]。胡崗等[27]發現自制蒼耳子正丁醇萃取部位滴鼻劑可以促進鼻黏膜結構恢復,減少炎癥細胞,降低血清特異性IgE。研究表明,鼻沁滴鼻液(桂枝、石菖蒲、牡丹皮)、蒼芷通鼻滴霧劑(辛夷、牡丹皮、薄荷、蒼耳子、白芷、川芎、枳實)皆能調節炎性因子平衡,改善AR癥狀[28-29]。田理經驗方克敏芪丹鼻噴劑(黃芪、防風、川芎等)不但能改善AR的臨床癥狀,還能益氣活血,治療氣虛血瘀證AR療效確切[30]。
其他。鄧鵬等[31]發現中藥鼻腔灌洗法對鼻咽癌放療后損傷的鼻黏膜修復作用比中藥霧化吸入法更佳。劉大新經驗方“潤舒滴鼻油”外用治療鼻槁療效確切,使用方便,安全可靠[32]。閆偉等[33]發現在鼻咽癌放療后鼻竇炎肺經風熱證的治療中,中藥超聲霧化鼻吸入聯合鼻腔沖洗可以提高纖毛傳輸速率及總有效率。
張丹莉[34]發現四通散(川芎、天麻、冰片、細辛)塞鼻治療偏頭痛發作期不僅用藥簡便、起效更快,而且療效好。莊疆贏[35]發現缺血性中風氣虛血瘀證患者經鼻霧化吸入加味補陽還五湯的臨床療效及各項評分量表有明顯改善作用。Li J等[36]研究發現,川芎嗪鼻腔給藥預處理腦缺血模型大鼠能增加腦缺血性損傷的耐受性。彭瑾珂[37]臨床研究表明,鼻氧吸入開心健腦液不僅能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智能減退、腰膝酸軟、頭暈等癥狀,還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和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此外淫羊藿苷脂質體經鼻給藥治療帕金森病也在研究中[38]。
曲敬來等[39]發現雙黃連凍干粉劑鼻腔沖洗配合口服中藥治療上氣道咳嗽綜合征效果非常顯著,且具有見效快、療程短、復發率低、無不良反應等優勢。每天戴氣管炎保健口罩不少于5h,連續半個月對單純慢性支氣管炎有治療作用。中藥(三子養親湯加味)超聲霧化吸入治療痰瘀阻肺型咳喘能稀釋痰液而易于咳出,療效顯著且無不良反應[40]。此外,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治療中也可加入香囊、中藥熏蒸等以輔助治療[41-42]。
《千金翼方》謂“欲求長生壽考服諸神藥者……肅齋沐浴熏香”,提到熏香養生。臨床研究表明,中藥香囊預防流行性感冒可取得良好效果。賀賢麗等[43]用中藥香囊預防社區居民感冒取得較好效果。徐芝蘭等[44]用香囊預防H7N9流感取得較好效果。李立等[45]觀察佩戴香囊對照流感樣病例發熱兼見咳嗽2個月,發現香囊組癥狀少于對照組。
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加用克心痛滴鼻劑可以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提高臨床療效[46]。還有報道將糯米飯和砂仁末拌勻,搓成花生米大小,外裹紗布塞鼻治療乳腺炎療效頗佳[47]。
中藥鼻腔給藥具有吸收快,能避開肝臟首過效應和BBB,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使用方便等優點,而且不同于靜脈、肌注及皮下給藥等有創操作,患者能實現自我給藥,依從性更好。
鼻腔給藥的臨床應用范圍十分廣泛,除局部治療鼻部及鼻鄰近組織疾病外,基于鼻-腦通路研究鼻腔給藥治療腦部疾病,包括腦缺血性疾病、帕金森氏病、阿爾茨海默病、偏頭痛等疾病也是研究熱點。
除了治療作用外,預防調養也是鼻腔給藥的一大特色。中藥熏蒸、佩戴香囊等鼻腔給藥防治疾病有效。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中藥鼻腔給藥會更加廣泛地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