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林,彭勛超,唐成林,萬小鳳,譙童茜,馬 翔
(1.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中醫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重慶 402160;2.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中醫院,重慶 402160;3.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重慶 400016)
原發性肝癌位居我國全部癌癥發生率順位第4位及全部癌癥死亡率順位第2位[1-2],不僅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還增加了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嚴重影響家庭的幸福指數。而癌性疼痛也是原發性肝癌患者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常因腫瘤直接或間接浸潤、侵犯、壓迫局部組織造成刺激而產生疼痛或者腫瘤本身產生的一些物質等作用于痛覺感受器而引起疼痛[3],常常給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存質量帶來極大影響。因此,尋找有效的止痛療法是臨床上的熱點和難點之一。
目前臨床上最主要的止痛療法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三階梯藥物止痛療法。此法雖在臨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可以一定程度緩解患者的癌痛,但卻始終存在成癮性、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發生率高等情況,極大地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4-5]。而經研究表明,中醫針刺治療作為中醫藥的特色療法,對緩解肝癌癌性疼痛具有明顯的療效,且還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費用適中、無成癮性、無毒副作用等優點,在臨床上逐漸被廣泛應用?,F就針刺治療原發性肝癌癌性疼痛研究綜述如下。
肝癌屬中醫“積聚”、“痞滿”、“鼓脹”、“黃疸”、“脅痛”、“肥氣”等范疇[6]?,F代醫家多認為肝癌的發生常與血瘀、氣虛、痰濕、癌毒等因素相關[7]。肝癌癌痛的病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不通則痛”,如《證治要訣》載:“痞積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背痛心痛?!敝赣捎跉鉁?、痰濁、熱毒等形成的結塊稽留于經絡臟腑之間,致使氣血運行不暢而作痛[8-9];二是“不榮則痛”,《素問·舉痛論》謂:“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笔侵父伟┤站?,邪盛正衰,氣血虛弱,無法榮養經絡臟腑而作痛,屬于“虛痛”。然而肝癌發展的不同階段其病機亦不同,臨床上常常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早中期多以實痛為主,晚期多以虛痛或虛實并見為主[10-11]。對肝癌癌痛的中醫病因病機的認識為確立針刺治療的治則治法提供了指導和方向。
毫針法。毫針刺法是刺法中最基本的,也是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針法。吳毅軍[12]將原發性肝癌患者隨機分為3組,藥物對照組按照三階梯止痛法進行治療,針灸治療組選取雙側曲泉、肝俞、心俞、大椎行阻滯針法,聯合治療組采用針灸與藥物止痛法聯合治療。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單獨采用藥物止痛或針灸療法,且不良反應較單純使用藥物止痛法少。孫亞林等[13]將原發性肝癌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單純采用齊刺留針法在天應穴(疼痛點)治療,對照組采用美菲康藥物治療。結果顯示止痛效果總有效率治療組96.2%、對照組68.3%,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火針法。火針法是指將特制的針具燒紅到一定溫度,速進速出人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的方法[14]?!锻饪普凇吩唬骸盎疳樦í毞Q雄,破核消痰立大功?!被疳樉哂型ń浕罱j、溫經散寒、軟堅散結、祛腐生肌的作用。應繼榮等[15]選取肝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按照癌痛程度的不同按量單給予鹽酸曲馬多緩釋片口服,治療組給予火針治療配合定量鹽酸曲馬多緩釋片口服,經治療后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聯合治療比單純藥物治療止痛效果更顯著。
耳針法。耳針法是指使用某種方法刺激人體耳部的相應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靈樞·五邪》記載:“邪在肝,兩脅中痛…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倍c經脈的密切聯系,使疾病可以通過這種聯系表現于耳部的反應點,即耳穴,故刺激耳穴可以達到止痛、防治疾病的作用。旋靜等[16]將原發性肝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藥物對照組給予硫酸嗎啡緩釋片治療,針藥結合組指在藥物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再給予耳針療法,即選取相應耳穴,行針刺治療后將王不留行籽貼于相應耳穴,結果提示耳針療法可有效緩解肝癌患者的癌痛。洪曉瑜[17]利用自身前后對照法用耳針對原發性肝癌癌痛患者進行止痛治療,選取肝、心、神門、交感、皮質下穴位用耳毫針針刺,結果顯示耳針療法能有效緩解疼痛。
腕踝針法。腕踝針是指在腕踝部根據相應的取穴原則選取相應的進針點,用毫針在真皮組織下循肢體縱軸刺入一定長度以治療疾病的方法。胡俠等[18]將原發性肝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為單純腕踝針治療,對照組為單純三階梯藥物止痛法治療,觀察二者的鎮痛療效與不良反應,結果顯示治療組鎮痛效果顯著,且與對照組相比無不良反應。韓杲等[19]將入選病例隨機分為兩組,腕踝針治療組用腕踝針療法治療,藥物治療組用三階梯止痛法治療,結果兩組止痛效果差異無顯著性意義,然腕踝針治療組不良反應、臨床癥狀較少。
電針法。電針法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指腧穴經毫針刺入得氣后,再通過毫針將電針儀輸出的脈沖電流作用于人體經絡腧穴,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方法。電針法結合了毫針與電生理效應的雙重作用,不僅可以提高臨床療效,還擴大了針灸的治療范圍。沈健美等[20]采用分層隨機方法將入選病例分為兩組,實驗組選穴百會、曲池、內關、血海、足三里、三陰交、太溪、太沖、足臨泣行常規針刺治療,并在曲池、內關、足三里、血海上加用電針治療,對照組選用芬太尼貼劑治療,觀察兩組的病死率、VAS評分、不良反應、不良事件。結果電針治療癌性疼痛起效時間長于芬太尼貼劑,但止痛效果持續時間優于芬太尼貼劑,且電針治療不良反應、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芬太尼貼劑。
經皮穴位電刺激法。經皮穴位電刺激療法是將我國的傳統針灸技術與歐美國家的經皮電神經刺激療法相結合起來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它借用相關儀器,通過皮膚將特定的脈沖電流輸入人體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對于疼痛方面的研究,目前臨床上多用于治療術后鎮痛、慢性疼痛,專門對于肝癌癌痛的研究少有報道,僅少有報道個別對癌性疼痛的研究,但該技術在癌性疼痛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及研究價值[21]。劉洋[22]選取癌性疼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三階梯止痛法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聯合經皮穴位電刺激治療,選取合谷、內關、足三里、三陰交穴位進行經皮穴位電刺激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療法鎮痛效果優于單純藥物治療,并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穴位貼敷法。穴位貼敷法是指將藥物貼敷在某些穴位上,通過腧穴和藥物的雙重作用而治療疾病的方法。穴位貼敷既有腧穴的刺激作用,又可以通過皮膚對藥物的吸收而發揮藥物的藥理作用,故具有雙重的治療作用。俞文方等[23]將入選病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三階梯藥物止痛療法及常規保肝等措施,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治療上選取日月(右側)、期門(右側)、神闕穴給予中藥穴位貼敷治療,研究結果提示在原發性肝癌的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中藥穴位貼敷可進一步減輕患者的癌痛,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李琪[24]將入選病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取硫酸嗎啡緩釋片口服治療,治療組選擇硫酸嗎啡緩釋片和止痛貼穴位貼敷治療,選取阿是穴、章門、期門、肝俞、脾俞穴位進行貼敷,結果止痛總有效率治療組92%、對照組68%,提示穴位貼敷聯合藥物口服治療鎮痛效果更優,且毒副作用小,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穴位注射法。穴位注射法是在中西醫理論的指導下,在相應的穴位內注入特定的藥物而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的方法。它既有針的刺激作用,也有藥物的理化刺激作用,且通過組織對藥物的吸收,也可以起到藥理作用,故臨床上應用廣泛。郭華麗[25]將入選病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適量給予嗎啡緩釋片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治療上再行穴位注射治療,即在雙曲泉、雙心俞、雙肝俞穴位上注射復方丹參注射液,結果顯示采用穴位注射的聯合治療鎮痛效果要明顯優于對照組。沈麗賢等[26]將入選病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給予嗎啡緩釋片口服治療,聯合組在對照組的基礎治療上選取雙肝俞、雙心俞、雙曲泉穴位注射復方丹參注射液,觀察2組的VAS評分及檢測血清5-羥色胺(5-HT)、緩激肽水平。結果聯合組VAS評分較前有明顯改善,5-HT、緩激肽水平較前有顯著差異;對照組VAS評分也有改善,但較聯合組差,5-HT、緩激肽水平較前差異無顯著性。提示穴位注射聯合組的療效更優。
針刺療法治療疼痛性疾病的歷史源遠流長,近年來也逐漸是針灸學術研究的熱點之一[27]。特別是歐美國家“阿片危機”的出現,讓針刺療法有可能成為治療癌性疼痛的首選方案[28]?!鹅`樞·根結》載:“用針之要,在于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認為針刺可以調節人體陰陽,使氣機升降平衡,氣血運行通暢,形神合一,從而達到止痛效果?,F代研究認為針刺鎮痛的機制十分復雜,具有多樣性、復雜性、統一性的特點,主要可以從神經機制和非神經機制(尤其是結締組織機制)探討[29]。
針刺療法的鎮痛效果顯著,且與三階梯藥物止痛法相比,有不良反應少、不良事件發生率少、毒副作用小、顯著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等優點;臨床實驗大多數都是針刺治療結合三階梯止痛法的聯合治療,綜合結果提示聯合治療的鎮痛效果顯著優于單純藥物治療,也優于單純針刺治療。一般可以認為刺激量越大,留針時間越長,鎮痛效果持續時間越長。不過,針刺鎮痛的穴位選擇大多都是依據臨床經驗,沒有固定統一的標準,可重復性可能存在欠缺,在臨床上推廣針刺鎮痛治療可能會有較大困難。相關臨床研究及報道樣本量較少,缺少大樣本、多中心的比較。針刺療法雖在臨床上多有應用,但還沒有制定相應的治則、治法,沒有形成統一的具有權威性的治療指南。療效評價缺少統 一的標準,多為患者主觀性感受,缺乏客觀性的觀測指標。多數研究觀察時間窗較短,極少對整個疾病的發生、發展進行干預,對長期療效并不能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