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慧
(沈陽平安好醫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有限公司超聲科,遼寧 沈陽 110000)
婦科惡性腫瘤是對女性健康威脅較大的疾病,屬于高危疾病,輸卵管腫瘤、子宮頸癌等均屬于婦科惡性腫瘤范疇。臨床治療中多采用手術方式,部分患者采取化療方式,但各種治療方式均有局限性,手術后患者極易發生盆腔淋巴囊腫,引起患者強烈不適感[1]。在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下,超聲介入技術逐漸運用盆于腔淋巴囊腫治療中,此技術屬于超聲、微創治療技術,能顯著提升患者生存質量,減少治療并發癥的發生[2]。與常規手術方式比較,超聲介入治療能在更短時間內消除囊腫,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超聲介入治療盆腔淋巴囊腫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就診于本院的94 例惡性腫瘤術后盆腔淋巴囊腫患者,根據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為女性,觀察組年齡29~66歲,平均(45.34±2.57)歲;分隔囊腫10例,單純囊腫30 例,復雜囊腫7 例。 對 照組年齡30~67 歲,平 均(46.25±3.13)歲;分隔囊腫15例,單純囊腫30例,復雜囊腫2例;所有患者臨床資料完整,兩組年齡、囊腫類型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納入標準:囊腫直徑均在5 cm以下,患者未見明顯發熱、疼痛癥狀;患者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無合并肝臟、腎臟功能不全等其他重大疾病者。
1.2 方法 兩組均行術前準備,患者術前飲水憋尿,確保膀胱充盈,準備手術。對照組患者取仰臥位,實施常規手術。
觀察組實施超聲介入治療,方法如下:選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GE5型彩色超聲診斷儀穿刺引導設備進行手術,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同時清潔探頭。引導線設置精準,確保其將淋巴囊恰好穿透,對患者腹部進行消毒,采用硬膜外阻滯聯合全麻。選取規格為18G的EV導管針,在超聲引導下直達囊腫核心部位,用相應規格注射器對膿腫腔實施抽吸操作,將囊腫腔中積液抽吸出來,同時將麻醉劑注射進囊腫腔。測量囊腫腔大小,注射無水乙醇量為囊腫腔1/3 即可,控制注射速度持續注射5 min 停止,重復抽上述操作3 次左右,檢查囊腫腔無積液停止手術。在無水乙醇注射前需檢測患者感染狀況,若感染嚴重必須先消炎,消炎后再進行超聲介入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統計治療后3 個月患者囊腫直徑變化,囊腫直徑縮小表示治療有效果。②記錄兩組患者出現身體發熱、囊腫側不適、患處疼痛例數,計算總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予以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囊腫直徑變化比較 治療后1、2、3 個月,兩組囊腫直徑均減小,觀察組各時間點囊腫直徑均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囊腫直徑變化比較(±s,cm)Table 1 Comparison of cyst diameter chang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cm)

表1 兩組患者囊腫直徑變化比較(±s,cm)Table 1 Comparison of cyst diameter chang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cm)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例數47 47治療1個月3.12±0.58 2.61±0.63 4.083 0.000治療2個月2.15±0.34 1.65±0.87 3.670 0.000治療3個月0.85±0.12 0.35±0.11 21.057 0.000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觀察組疼痛、發熱及囊腫側不適發生率分別為17.02%、2.1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婦科惡性腫瘤系臨床常見疾病,手術切除是常用治療方式,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只是其中一種手術方法。本研究的惡性腫瘤術后盆腔淋巴囊腫的治療方法,手術時毛細淋巴管破裂,淋巴液迅速向外流動,最終滯留在盆腹膜,形成盆腔淋巴積液,囊腫隨之形成。囊腫較小對周圍組織影響較小,有時囊腫會自行消失,若囊腫體積較大對周圍組織產生壓迫感,會導致患者出現腎積水、下腹疼痛等癥狀,必須及時治療。注射無水乙醇治療盆腔淋巴囊腫,治療過程在超聲引導下進行,有效縮小創傷面積,操作簡單,超聲定位精確,重復操作不會對機體造成太大損傷,療效確切[3-4]。
在單純性囊腫患者治療中進行穿刺抽吸積液,同時用注射器注入相應劑量麻醉劑,有效降低積液抽吸疼痛感。用無水乙醇進行硬化治療,利用無水乙醇較好的彌散性,沒有死腔殘留,能保證硬化治療效果,加速囊腫消失[5-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1、2、3個月,兩組囊腫直徑均減小,各時間點囊腫直徑相比,觀察組直徑更小(P<0.05),可見超聲引導穿刺治療效果顯著。超聲實時監測治療使手術操作達到開放性手術直視效果,穿刺基本不存在誤損傷現象。穿刺經過陰道后穹窿、腹壁,并未在腸道與膀胱實施穿刺,幾乎不會出現醫源性損傷。穿刺口很小,通過注射器抽吸囊腫積液,保證囊腫腔密封性,無水乙醇進入囊腫腔后能迅速在腔內彌漫開來,損傷的淋巴管受到無水乙醇刺激出現無菌性炎性反應,受損淋巴管逐漸閉合,快速治愈受損組織,防止囊腫腔內再次形成大量積液。在注射無水乙醇前進行穿刺消炎,有效避免治療后盆腔感染、發熱等癥狀,即使存在輕微并發癥,無需處理也能自然消失[7-8]。經治療,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遠低于對照組,可見超聲引導下無水乙醇注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常規手術治療。
傳統開放性手術能保證施術者視野清晰,快速、準確的將囊腫切除,但是手術創傷大,患者術后需忍受較大疼痛,預后較差。超聲引導下穿刺硬化治療屬于微創手術,麻醉采用全麻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患者術中幾乎感覺不到疼痛,創傷小,多數患者完成手術后觀察數小時即可出院,無需住院。超聲引導穿刺成本較低,設備、技術要求均較低,手術過程簡單,所有操作在超聲監測下進行,基本不存在誤操作現象[9]。為提升手術質量,超聲引導下無水乙醇注射治療還需注意:①嚴格控制無水乙醇用量,根據抽吸出的囊液量配置無水乙醇量,通常無水乙醇量是囊液量的1/3,囊壁在積液抽吸后可能會出現褶皺,導致無水乙醇量計算不準確,因此,需要反復抽吸、沖洗囊壁,確保積液量統計準確,避免無水乙醇量過小導致硬化不徹底現象出現[10]。②分隔囊腫進行無水乙醇注射治療中不需要留置導管,只需穿刺抽吸即可。③囊腫感染嚴重者需在抽吸積液前先穿刺排膿,可用抗生素溶液對囊腔進行清洗消毒,消炎抗菌處理后再進行穿刺抽吸注射無水乙醇治療。④若囊腫形狀不規則,需進行腔內造影,造影顯示無瘺道后再進行治療,否則無法實施穿刺抽吸治療。⑤治療前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陰道后穹窿、腹壁等接剖位置情況,確定進針路徑,保證穿刺的準確性、安全性[11]。
綜上所述,在婦科惡性腫瘤術后患者盆腔淋巴囊腫治療中采用超聲引導下無水乙醇注射治療方式,能快速清除囊腫積液,加快囊腫消失,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