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珂
(沈陽市骨科醫院承基醫院骨科,遼寧 沈陽 110000)
人體腰部有5 個腰椎,相鄰椎骨間即為椎間盤,當椎間盤的纖維環受外力作用發生破裂時,將導致髓核從破口突出來,即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常會壓迫神經,從而出現下肢麻木感或疼痛,甚至肌力減退等癥狀,即為腰椎間盤突出癥[1-2]。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緩解病癥或治愈,其中中藥治療是常用治療手段。獨活寄生湯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多用于治療腰膝疼痛、肢節麻木不仁或屈伸不利等癥狀[3]。為此,本研究采用獨活寄生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旨在探討該藥對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至2019 年11 月于本院診治的64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2 例。對照組男17 例,女15 例;年齡35~70 歲,平均(52.51±6.45)歲;病程0.5~7年,平均(3.51±0.81)年;臨床分型:椎間盤膨出15 例,椎間盤突出12 例,椎間盤脫出5例。觀察組男16例,女16例;年齡34~70歲,平均(52.49±6.42)歲;病程0.5~7 年,平均(3.53±0.78)年;臨床分型:椎間盤膨出15例,椎間盤突出12例,椎間盤脫出5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診斷標準 ①中醫診斷:參照《中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中肝腎兩虛,主癥:關節、肌肉疼痛如刺,日久不愈,屈伸不利,腰酸痛、臥則減輕、勞累更甚;次癥:偏陽虛者面色?白、手足不溫、腰腿局部發涼、婦女帶下清稀、男性或有早泄,偏陰虛者酸軟乏力、面色潮紅、咽干口燥、手足心熱、婦女帶下色黃味臭、男性或有遺精;舌脈象:偏陽虛者舌質淡、脈沉細無力,偏陰虛者舌紅少苔、脈弦細數。②西醫診斷:參照《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5]中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有慢性勞損、寒濕史或腰部外傷;腿痛重于腰痛且直腿抬高較正常減少50%;出現運動無力、放射減弱、肌肉萎縮、感覺減退中的兩種征象;臨床癥狀與影像學檢查一致。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均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其他相關神經系統疾病者;②合并骨質疏松、結核及腫瘤等腰椎相關疾病者。
1.4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絕對的臥床休息,3 周后在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骨盆牽引治療。對照組在上述基礎上予以西醫常規治療,包括:口服硫酸軟骨素(湖北綠金子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43556,規格:0.3 g),每次0.6~1.2 g,每天2~3 次;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316,規格:0.314 g(相當于硫酸氨基葡萄糖0.25 g)],每次0.25 g,每天2 次;采用長效皮質激素加濃度為2% 的利多卡因(江蘇朗歐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3260,規格:5 mL∶0.1 g)行硬膜外注射,每周1 次,3 次為1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獨活寄生湯治療,方中:桑寄生20 g,川牛膝、獨活、茯苓、赤芍各15 g,防風、秦艽、炒杜仲各12 g,當歸、川芎、熟地黃、黨參各10 g,細辛、肉桂、甘草各5 g。每天1 劑,以水煎至250 mL,分早晚2 次溫服,2周為1個療程。兩組均治療2個月。
1.5 觀察指標 ①采用腰椎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問卷表(ODI)[6]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個月后腰椎功能,該表共10 個問題,每個評分0~5 分,滿分50 分,記分公式為:實際得分/50(最高可能得分)×100%,得分越高腰椎功能障礙越嚴重;②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6]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 個月后的疼痛程度,滿分10 分,0 分:無疼痛,1~3 分:輕度疼痛,4~6 分:中度疼痛,7~10 分:重度疼痛。③記錄兩組治療后腹瀉、局部紅腫、藥疹發生情況。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ODI 指數及VAS 評分 治療前,兩組ODI 指數及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2個月后,兩組ODI指數及VAS評分均較治療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ODI指數及VAS評分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ODI index and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1 兩組患者ODI指數及VAS評分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ODI index and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對照組(n=32)觀察組(n=32)t值P值對照組(n=32)觀察組(n=32)t值P值ODI指數(%)80.11±9.74 81.23±9.68 0.461 0.646 45.76±6.97a 22.73±3.35a 16.846 0.000 VAS評分(分)7.26±0.38 7.29±0.35 0.329 0.744 4.31±0.82a 2.64±0.18a 11.253 0.000
2.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25%)低于對照組(2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常見的骨科疾病,椎間盤自身發育缺陷、長期的負重運動及腰椎擠壓性損傷等均會引發此病。該病患者脊神經長期處于壓迫狀態將會導致患者腰部疼痛,繼而出現下肢麻木、肌力下降等綜合性病癥,若病情嚴重者將會影響患者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7]。
中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屬“腰腿痛”“腰痛”范疇,《素問》云:“腎主骨生髓,肝主筋而藏血”“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均指出了腰椎間盤突出癥與腎臟的虛實有著密切的聯系,肝血虛則會腎精虛損,從而導致骨骼不能濡養,繼而將會導致骨病的發生,本著“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則,因此治療該病將以補益肝腎為主。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個月后,觀察組ODI指數、VAS評分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表明獨活寄生湯能顯著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且相對安全。分析原因在于,獨活寄生湯方中獨活可通痹止痛、祛除筋骨與下焦間的風寒濕邪;桑寄生、川牛膝、炒杜仲可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茯苓可健脾、補氣、寧心;秦艽有祛風濕、止疼舒筋之效;川芎、防風可祛風除濕;細辛可通竅止痛、祛風散寒;黨參屬補藥,可復脈固脫、大補元氣;肉桂可補勞傷、續筋骨、暖腰膝;赤芍可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當歸補血活血;熟地黃可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甘草可調和諸藥,且可補脾益氣、緩急定痛。諸藥合用,可益氣血、補肝腎、祛風濕、止痹痛[8-9]。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獨活、桑寄生、牛膝及秦艽具有抗炎、鎮痛等作用,用于治療腰膝疼痛、風寒濕痛;茯苓具有抗病毒、抗炎及保肝作用;川芎可補養血氣、扶助正氣,可行氣開郁、活血止痛;防風可鎮靜、鎮痛、抗炎、消菌;細辛有局麻的作用,對關節炎及腰腿疼痛有抑制作用,且可抑菌、消炎、抗變態反應;人參可刺激和保護骨髓的造血功能;桂心可治風痹癥瘕;白芍、補血活血具有解痙、抗菌、鎮痛、保肝作用;熟地黃具有活化之效;甘草有抗炎、抗病毒、保肝作用[10]。此外,采用中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利于恢復已經變形的神經纖維,可減緩結締組織的形成,并能減少膠質纖維和細胞的生成,從而減輕對周邊神經的擠壓,以此來達到緩解病情或治愈的目的。獨活寄生湯全方配伍,相輔相成,標本兼顧,可使血氣足來祛除風濕癥狀,肝腎強而使腰痛痊愈,且其配方全為天然草藥,較為安全,患者服用后對機體的損傷較小,從而減少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
綜上所述,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獨活寄生湯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改善其腰椎功能,減輕患者疼痛,且相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