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明慧
(葫蘆島市中心醫院,遼寧 葫蘆島 125000)
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為兒童肺炎常見發病原因,占小兒肺炎發生原因的30%,多發生于3~12歲兒童,且多見于秋冬季節。近年來肺炎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pneumonia,MPP)發病率及治療難度逐年上升,若未能有效治療,可增加肺不張發生率,增加患兒呼吸系統損傷[1]。目前,在MPP治療中多以抗感染為主,同時進行祛痰、鎮咳、退熱等綜合治療方案,阿奇霉素為MPP主要治療藥物,為半合成的十五元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多用于肺炎、支氣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治療,但隨治療時間的延長患兒可產生耐藥性,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因此,考慮在以阿奇霉素為主的常規治療基礎上與其他藥物聯合治療以縮短病程[2]。連花清瘟屬中藥制劑,可清瘟解毒、宣泄肺熱,臨床多將其用于流行性感冒、肺炎治療中。對MPP患兒實施連花清瘟顆粒治療,可縮短治療周期、提升治療效果。為此,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旨在評價阿奇霉素+連花清瘟顆粒臨床治療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聯合組,每組52例。常規組男29例,女23例;年齡2~13歲,平均(5.63±1.51)歲;病程1~5 d,平均(2.31±0.85)d。聯合組男31例,女21例;年齡2~12歲,平均(5.40±1.34)歲;病程1~6 d,平均(2.43±0.51)d。兩組患兒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 年版)》[3]中MMP 診斷標準;均經臨床體征、影像學、實驗室檢驗確診;患兒家長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相關感染性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先天性疾病者;藥物過敏者;既往免疫系統疾病、支氣管哮喘疾病;近期肌注免疫球蛋白、使用免疫抑制劑、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治療者。
1.3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實施退熱、祛痰、吸氧、霧化吸入治療等綜合治療,在此基礎上常規組實施阿奇霉素(浙江亞太,國藥準字H20063284)靜脈滴注治療,10 mg/kg,與5%葡萄糖混勻后靜脈滴注,每次滴注時間超過1 h,每天治療1次,持續治療5 d后實施口服阿奇霉素(重慶科瑞,國藥準字H20058150)治療,10 mg/kg,每天1 次,持續治療3 d 后停藥4 d,持續治療19 d。
聯合組在常規組治療基礎上實施連花清瘟顆粒(北京以嶺,國藥準字Z20100040)口服治療,2~3 歲每次1 g,每天3次;4~7歲每次2 g,每天3次;8歲以上每次3 g,每天3次;持續治療4 周;治療期間若患兒出現明顯不良反應、癥狀反復等情況及時進行用藥劑量調整。
1.4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依據《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 年版)》《中醫內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三)》[4]評價治療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影像學檢查肺部陰影消失,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血氣分析等指標恢復正常或基本恢復正常,肺炎支原體復查抗體滴度低于1∶64;有效:臨床癥狀顯著緩解,影像學檢查肺部陰影縮小≥50%,實驗室各項指標檢查均顯著改善,肺炎支原體復查抗體滴度低于1∶64;有效:臨床癥狀好轉,影像學檢查肺部陰影縮小25%~50%,實驗室各項指標檢查有所改善,肺炎支原體復查抗體滴度低于1∶64;無效: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影像學檢查肺部陰影縮小25%以下,實驗室各項指標檢查無明顯變化或加重,肺炎支原體復查抗體滴度不低于1∶64;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本組總例數×100%。②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包括體溫恢復、喘息緩解、肺啰音消失、咳嗽緩解、咳痰緩解。③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后采集患兒3 mL 空腹靜脈血,其中血清C 反應蛋白(CRP)水平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降鈣素原(PCT)、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以ELISA法測定。④比較組間治療前后肺功能水平,以德國耶格小兒肺功能檢測儀進行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呼氣流速(PEF)測定。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15%,高于常規組的84.62%(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n(%)]
2.2 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聯合組患兒體溫恢復、喘息緩解、肺啰音消失、咳嗽緩解、咳痰緩解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CRP、PCT、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聯合組CRP、PCT、IL-6水平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3。
2.4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FVC、FEV1、PEF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聯合組FVC、FEV1、PEF水平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4。
表2 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relief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d)

表2 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relief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d)
組別常規組聯合組t值P值例數52 52體溫恢復4.52±1.74 3.02±1.12 5.227 0.000喘息緩解5.28±1.53 4.15±1.20 4.191 0.000肺啰音消失6.02±1.25 4.96±1.51 3.899 0.000咳嗽緩解6.58±1.62 5.30±1.58 4.079 0.000咳痰緩解6.31±1.49 5.14±0.96 4.760 0.000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常規組(n=52)聯合組(n=52)t值P值常規組(n=52)聯合組(n=52)t值P值CRP(mg/L)32.52±8.67 33.01±9.76 0.271 0.787 13.96±3.47 9.57±2.75 7.150 0.000 PCT(ng/L)3.12±0.86 3.13±0.97 0.056 0.956 0.96±0.21 0.61±0.18 9.125 0.000 IL-6(pg/mL)62.53±12.47 64.72±11.34 0.937 0.351 34.56±8.37 28.96±6.28 3.859 0.000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常規組(n=52)聯合組(n=52)t值P值常規組(n=52)聯合組(n=52)t值P值FVC(L)1.72±0.62 1.70±0.57 0.171 0.864 1.92±0.54 2.21±0.47 2.921 0.004 FEV1(L)1.48±0.53 1.49±0.56 0.094 0.925 1.65±0.23 1.88±0.47 3.170 0.002 PEF(L/s)3.52±0.51 3.50±0.77 0.156 0.876 3.78±1.13 4.21±0.97 2.082 0.040
肺炎支原體主要分布在小兒腦、心臟、肺部等器官平滑肌細胞中,當患兒機體免疫力下降或受到相關感染刺激后,細胞因子、炎性介質大量釋放,損傷上皮細胞,其中以肺部損傷最為嚴重。目前,在對MPP 治療中,抗生素為主要治療藥物,以阿奇霉素、羅紅霉素最為常見,但與羅紅霉素相比,阿奇霉素可提升炎癥清除速度,且不良反應輕微[5]。但在阿奇霉素治療期間,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臨床癥狀,但長期治療可增加藥物耐藥性,易出現病情反復發作、增加肺炎相關并發癥發生風險[6]。近年來,中西醫聯合治療在MPP 治療中取得顯著療效,可通過增強患兒自身免疫能力提升臨床治療效果,縮短治療周期。
中醫認為,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屬“肺氣閉郁”范疇,“淤”“痰”為主要病理,因外邪犯肺致氣機郁滯,久而生熱。邪熱熏蒸經絡,肺熱內蘊,灼傷津液,現痰飲,壅塞氣道,肺氣不宣,致喘息、咳嗽發作,而小兒體質為易虛易實、稚陰稚陽、易熱易寒,為MPP 發病奠定了基礎,因此其治療關鍵需注意疏通肺氣,使其可宣降開合,并行標本虛實辨證治療,以清肺化痰、降氣平喘、疏通氣機[7]。連花清瘟為臨床常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療藥物,臨床常將其用于流行感冒引起的熱毒襲肺證治療,可有效緩解高熱惡寒、發熱、鼻塞流涕、肌肉酸痛、咽痛咽干、頭痛、咳嗽、舌偏紅、苔黃膩等情況。連花清瘟主要治療成分中,連翹、金銀花為君藥,以清熱解毒、清瘟祛邪,杏仁、麻黃為臣藥,以止咳平喘,石膏、大黃可涼血泄毒,薄荷腦、板藍根可利咽祛風、清熱解毒,甘草可行主要調和,共奏解表清里、清肺平喘、辛涼宣肺之效。現代藥理證實,金銀花具調節免疫功能、抗炎之效,杏仁、炙麻黃、甘草等均增強免疫功能之效,板藍根、連翹等均具抗炎、抗菌作用,且抗菌譜江光,可共同作用清除多種病原微生物、提升患兒免疫功能,以提升炎癥清除效果。
本研究中,對聯合組患兒實施阿奇霉素+連花清瘟顆粒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6.15%,高于常規組的84.62%,考慮原因以聯合治療后,連花清瘟中薄荷腦、石膏、大黃等藥物可改善患兒氣道功能,提升其肺部通氣能力,進而可改善臨床癥狀;并在板藍根、金銀花、連翹作用下可提升病原體清除效果,進而可提升臨床療效。研究還發現,聯合組患兒體溫恢復、喘息緩解、肺啰音消失、咳嗽緩解、咳痰緩解時間均短于常規組,考慮原因為,在阿奇霉素治療基礎上聯合連花清瘟治療,可提升患兒自身免疫功能及炎癥清除效果,同時麻黃可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甘草、杏仁可改善氣道痙攣緩解咳嗽等癥狀,進而可縮短康復時間。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CRP、PCT、IL-6水平低于常規組,考慮原因為,雖實施阿奇霉素治療可通過清除病原體減弱炎癥反應,但治療效果減慢,且易增加病原菌耐藥性;在聯合連花清瘟中,具有中醫藥多靶點、多途徑、多環節及整體治療優勢,不僅具有清除病原菌的能力,同時可通過提升患兒自身免疫能力降低炎性反應,以減低炎癥級聯反應。陳團營等[8]在研究中發現,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連花清瘟治療,同時可降低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17A(IL-17A)、白細胞介素-10(IL-10)、腫瘤細胞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證實連花清瘟在提升MPP 患兒炎癥清除效果方面具有積極意義。研究結果發現,治療后聯合組FVC、FEV1、PEF水平均高于常規組,考慮原因與聯合連花清瘟治療后炎癥級聯反應減輕相關,可持續性減輕肺組織功能損傷,改善患兒肺部通氣能力。王妍等[9]在研究中發現,對MPP患兒治療中,不僅可改善其炎癥反應,同時可提升其肺活量(VC)、用力呼出肺活量25%(FEF25)、用力呼出肺活量50%(FEF50)、用力呼出肺活量75%(FEF75)水平,證實在對MPP患兒治療中聯合連花清瘟對改善患兒肺功能指標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治療中,實施阿奇霉素+連花清瘟顆粒治療,可提升臨床療效、縮短癥狀好轉時間,同時可減輕炎癥反應,改善其肺功能指標,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