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容輝,劉偉,胡川,楊溢
(1.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呼吸內科,廣東 廣州 510655;2.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老年科,廣東 廣州 510655)
腦卒中作為神經內科嚴重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昏迷、偏癱、頭痛等癥狀,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感染及相關因素影響,引發肺炎并發癥,進一步加重病情[1]。卒中相關性肺炎多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為減少危險性,需幫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患者會因為中樞性咳嗽反射消失導致反流誤吸及咳痰困難,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加重肺部感染,甚至引發窒息,威脅生命安全[2]。傳統針對肺炎排痰可采用吸痰管吸痰治療,但療效有限,尤其無法清除深部分泌物,針對此種情況,近年來臨床加強對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輔助治療方案的應用,其可在直視下清除支氣管內遠端分泌物,排痰效果更好[3]。為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卒中相關性肺炎治療中采用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輔助治療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卒中相關性肺炎患者40 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20 例,均經頭顱CT 或MRI 檢查確診為腦卒中,均為腦卒中后72 h 發生肺炎[4]。對照組男14 例,女6 例;年齡62~78 歲,平均(70.05±3.85)歲;病程2~6 d,平均(3.68±0.82)d;包含出血性腦卒中12 例,缺血性腦卒中8 例。觀察組男12 例,女8 例;年齡61~78 歲,平均(70.08±3.81)歲;病程2~6 d,平均(3.65±0.78)d;包含出血性腦卒中15例,缺血性腦卒中5例。排除標準:先天性遺傳代謝功能疾病患者、肺結核或功能異常患者等。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颊咧獣员狙芯績热菁澳康?,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經詳細檢查確診后進行對癥支持治療,包含脫水、營養支持及抗感染等,發病時協助患者將床頭抬高,并定時翻身促進排痰,若發現咽部及呼吸道異物需及時進行清潔處,利用常規吸痰管治療,當聞及痰鳴音及霧化吸入后痰多時吸痰,將吸痰管經口腔或鼻腔插入,達到位置后,啟動電動吸引器進行吸痰處理,采用自下而上旋轉吸痰,確保動作輕柔。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輔助治療,做好治療前準備工作,密切心電監護,給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選擇Olympus BF-P60 型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治療,經口腔或鼻腔插入,先進行上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再逐漸進入各級支氣管,如起左右主支氣管,經直視下將分泌物吸入,確保管腔通暢,若伴隨痰液黏稠導致難以吸出,可給予室溫滅菌鹽水注入后,經負壓吸引處理,促使管腔通暢,若血氧飽和度<80%,心率>130次/min,則應立即停止。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每日吸痰次數、抗生素使用時間及住院時間;②評價兩組治療效果:顯效為治療1 周后癥狀及體征消失,實驗室檢查結果陰性;有效為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實驗室檢查結果陰性;無效為癥狀無明顯改善,實驗室檢查結果陽性。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③肺部感染改善效果采用肺部感染評分(CPIS)進行評價,包含治療1 d、治療3 d 及治療7 d。④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含咯血、氣道痙攣、心律失常、發熱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恢復效果比較 治療1 d,兩組CPI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每日吸痰次數、抗生素使用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治療3 d、7 d CPI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恢復效果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recovery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1 兩組恢復效果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recovery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20 20每日吸痰次數(次)1.55±0.45 4.08±0.88 11.44<0.05抗生素使用時間(d)8.25±1.08 12.95±2.03 9.14<0.05住院時間(d)11.19±1.34 15.03±1.82 7.59<0.05治療1 d CPIS評分(分)4.85±1.62 4.78±1.59 0.13>0.05治療3 d CPIS評分(分)4.02±0.76 4.59±0.84 2.25<0.05治療7 d CPIS評分(分)2.48±0.79 3.54±0.95 3.83<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n(%)]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雖然我國近年來醫療技術發展迅速,實現諸多疾病并發癥預防,但面對一些危重疾病,預防效果有限,部分患者仍伴隨嚴重并發癥[5]。腦卒中作為嚴重疾病,患者受到疾病影響免疫功能低下,導致容易受細菌感染出現反復肺部感染,同時患者多伴隨吞咽功能障礙,易引發肺炎并發癥[6]。針對肺炎治療除抗菌及呼吸支持外,還需重視清除呼吸道黏稠分泌物,即需加強對可靠排痰方法的應用,而拍背、霧化治療等,但此時患者咳痰能力較低,因此,還需配合吸痰治療[7]。常規吸痰管吸痰治療雖然可起到一定的排痰作用,但存在無法深入吸痰,且痰液引流效果差問題,導致痰液瘀滯在遠端氣管,不利于病情改善。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臨床廣泛應用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輔助治療方案,其可在直視下準確吸痰,并能夠深入各級支氣管,確保將痰液充分清除,解除阻塞情況。纖維支氣管鏡吸痰效果好,實現快速解除氣道梗阻作用,預防相關并發癥發生,促進病情良好恢復[8-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每日吸痰次數、抗生素使用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治療3 d、7 d CPI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采用纖維支氣管鏡輔助治療可減少吸痰次數,促使患者病情盡快恢復,控制肺部感染改善,減少抗生素使用,促使癥狀及體征消失,治療效果較好,但仍需注意可能伴隨不良反應的發生,需注意密切監測[11]。
綜上所述,在老年卒中相關性肺炎治療中采用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輔助治療的療效顯著,能快速緩解患者癥狀,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