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妮 張永君

摘 要:以農安縣垃圾填埋場積存滲濾液入河排污口設置項目作為實例,設置論證報告的主要內容: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范圍、水域管理要求和現有取排水情況、入河排污口設置可行性分析、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水功能區的影響,以及對生態環境、地下水、有利害關系的第三者權益影響分析進行論證。建設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工作的開展,為行政部門審批及建設單位合理設置排污口提供科學依據,為同類企業入河排污口設置的論證分析提供理論指導。關鍵詞:入河排污口? 支流匯入? 水流數值模型? 論證
中圖分類號: X52? ?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aking the project of setting the sewage outlet into the river for the accumulated leachate of Nong'an landfill as an exampl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etting demonstration report are: the demonstration scope of the sewage outlet into the river, the water area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d the existing water intake and drainag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sewage outlet into the river, the impact of the sewage outlet on the water functional area,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roundwater Analyze and demonstrate the impact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terested third part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setting of sewage outlets into the river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approval of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and the reasonable setting of sewage outlets by the construction unit,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monst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etting of sewage outlets into the river of similar enterprises.
Key Words:Sewage outlet into the river; Tributary inflow; Numerical model of water flow; Demonstration
入河排污口是指在江河、湖泊包括水庫、閘壩、渠道等蓄水、輸水水域為排放污廢水而設置的人工或自然的匯流入口,包括沖溝、明渠、涵洞、暗溝和管道等。入河排污口作為連接陸域污染源和受納環境水體的樞紐,其管理是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水環境質量的關鍵環節。
按照法律法規對入河排污口進行設置,是一種對水資源的保護,水體環境的一種改善,可持續利用水體資源的重要方式;盡快確定水體功能區域劃分有關制度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的主要方式;對于倡導科學發展觀,生態環境的相關保護,保持河流水體的健康長久是重要的方式。
1 項目概況
1.1項目基本情況
填埋場填埋區域占地面積約7.8 hm2,設計總庫容為100.15萬m3,使用年限10年,到達使用年限后農安縣垃圾運送至農安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目前積存滲濾液10.76萬m3。現狀伊通河不達到Ⅴ類水體,企業主動申請執行Ⅴ類水體的標準。確定處理后的滲濾液出水限制排放標準COD為40 mg/L、氨氮為2.0 mg/L,其余指標執行《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控制標準,排入富濱分干,經過富饒河最終匯入伊通河,待農安縣第二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具有接受能力后,滲濾液經處理后全部運往該污水廠處理,排污口關閉,因此本項目排污口只作為臨時排污口。
1.2排水水質
由于現階段伊通河納污能力較低,生態環境脆弱,直接排放使出水水質達到限制排放標準COD為40 mg/L、氨氮為2.0 mg/L,其余指標執行《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控制標準;轉運至農安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后,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 11/890-2012)的 B 標準。
1.3入河排污口概況
目前排污口處未修建八字墻構筑物,排污口四周也沒有護坡措施,但根據現場調查,富濱分干作為排澇渠時曾進行修繕,在渠內鋪設黏土、壓實等措施,渠底巖性主要為褐黃色亞黏土,隔水性較好,且渠內且有大量蘆葦等水生植物,經處理后滲濾液通過管道自然流淌至富濱分干,滲濾液中污染物向地下運移過程在渠內受到蘆葦降解,又在地下土壤包氣帶阻隔下,因此對地下水影響輕微。
2設置排污口的論證范圍
此次入河排污口所在位置沒有飲用水所在地保護地方等環境敏感區,污水經處理后直接排入富濱分干,最終匯入伊通河[1]。根據水量均衡計算結果,污水在經富濱分干徑流過程中會有較大地下入滲。根據調查,論證范圍內無地表水取水口,無地下水取水用戶,不會影響區域取水安全,因此該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不對伊通河及地下水產生影響。
3水域管理要求和現有取排水情況
3.1水功能區管理目標和要求
通過《水功能區監督管理辦法》(水資源[2017]101號),農業用水區是指用于灌溉和農村牲畜的用水需求劃定的水域,該功能區水質管理目標為Ⅴ類。
農業用水區不屬于禁止設立入河排污口的水功能區水域。將排污口設置在農用等方面相關的用水功能下,所在管理的相關負責單位要確保污水進入該水體后不改變并且不影響農用等方面的用水需求。
在該范圍的水體功能管理就是要對這部分水體進行相關的保護還有一系列的監督,了解它具體的功能劃分,精準的分級分類,考慮水質,水體生態環境,水量,對于一些涉水活動進行相關管控,從而才使水資源或者水體環境的承載能力與當前的社會相適應,從而進行發展[2]。
3.2論證水域內取排水情況
(1) 取水情況,此次論證水域地處伊通河長春市、農安縣、德惠市農業用水區,主要有以下特點:富濱分干排污口至富饒河河口段兩岸均為農田,無取水口,區域有少量村屯居民,村屯居民飲用水取自深層地下水,影響范圍內無農業取水口。伊通河四化橋至萬金塔橋斷面河段主要取水用途為農業用水。
(2)排水情況,除了新建的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排污口外,富濱分干排污口至富饒河河口段內沒有規模以上的入河排污口。伊通河 “長春市、農安縣、德惠市農業用水區(四化橋~萬金塔公路橋)”共有5個排污口:高新北污水處理廠、北郊污水處理廠、吉林省農安縣海格污水處理廠、合隆鎮污水處理廠、蘭家污水處理廠[3]。
3.3水功能區納污能力及限制排放總量
根據《關于松花江流域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水資源函[2006]100號),通過此次項目的主要代表性污染物和污染水體河流的相關代表性表征,選擇氨氮和化學需氧量作為這次項目的能夠容納污染能力范圍的相關因子。通過《水域納污能力計算規程》(GB/T 25173-2010)和富濱分干排污口斷面至富饒河河口斷面實際狀況,容納污染能力通過河流零維水質數學模型得出。
河流段面污染物的濃度如下:
c=(CP×QP+C0×Q)/(QP+Q)? ? (1)
式中:C為污染物濃度,單位:mg/L;Cp為排放的廢污水污染物濃度,單位:mg/L;C0為最開始斷面的污染物濃度,單位:mg/L;QP為廢污水排放流量,單位:m3/s;Q為初始斷面的入流流量,單位:m3/s。
相關的水體區域容納污染能力如下:
m=31.5×(Cs-Cx)×(Q+Qp)
其中:m為水體區域容納污染能力,單位:t/a;Cs為水質目標濃度值,單位:mg/L;Q為初始斷面的設計流量,單位:m3/s;Qp為廢污水排放流量,單位:m3/s。
水域納污能力計算結果:富饒河“富濱分干排污口斷面”至“富饒河河口斷面”水域COD、NH3-N納污能力分別為6.50 t/a、4.83 t/a。
4入河排污口設置可行性分析
論證水域內的COD和氨氮納污能力為0,根據量平衡模型和水質模型預測的預測,處理后的污水經過一定距離降解稀釋,在到達與伊通河混合前就已經達到伊通河背景斷面濃度,沒有改變伊通河水質。此次項目能夠容納污染能力范圍的相關因子氨氮和化學需氧量排放濃度分別為0.129 t/a,2.58 t/a,不會占用水體相關功能容納污染能力的系列指標,氨氮,COD總量上限主要為為2.0 mg/L,40 mg/L,所以此次水體區域容納污染能力滿足了該建設項目[4]。
5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水功能區的影響
5.1正常工況下排水對水功能區的影響
污水中COD濃度在富濱分干流經180 m后,可降解衰減到富濱分干背景斷面濃度,污水中氨氮濃度在富濱分干流經145 m后降解衰減到富濱分干背景斷面濃度,經5 km后匯入富饒河,充分混合后COD和氨氮濃度即可低于富饒河的背景斷面濃度,在富饒河流經4.6 km后匯入伊通河,充分混合后COD和氨氮濃度即可低于伊通河的背景斷面濃度,影響范圍未超出論證范圍內富濱分干排污口至富饒河5 km河段。影響較小。
5.2非正常工況下排水對水功能區的影響
污水中COD濃度在富濱分干流經510 m后,可降解衰減到富濱分干背景斷面濃度,污水中氨氮濃度在富濱分干流經1 170 m后降解衰減到富濱分干背景斷面濃度,經5.0 km后匯入富饒河,充分混合后COD和氨氮濃度即可低于富饒河的背景斷面濃度,在富饒河流經4.6 km后匯入伊通河,充分混合后COD和氨氮濃度即可低于伊通河的背景斷面濃度,影響范圍未超出論證范圍內富濱分干排污口至富饒河5 km河段。影響較小。
6對生態環境,地下水,第三者利益的相關討論
6.1對生態環境相關影響討論
根據區域內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分析,論證范圍內動物資源少,生物多樣性程度一般[5],生物種類與生態環境簡單。區域內沒有國家級及省市級重點保護的瀕危、稀有動植物及受保護的野生動物,沒有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屬于生態環境非敏感區,對下游水生態環境不會造成明顯影響;富濱分干內分布有蘆葦等天然水生植物,項目排污口上游下游均有長勢稠密的蘆葦分布于渠內。富濱分干中蘆葦等水生植物不僅可以起到對滲濾液的降解作用,也增加了對地下水的凈化作用[6]。
6.2對地下水影響分析
滲濾液,在水本體的動力影響下一直自凈、擴散、稀釋,所以最后相關的污染物濃度就有明顯的下降,2.78 m左右的地下水的埋深,10 m左右的潛水含水層厚度,屬于第四系含水層[7],以褐黃色亞黏土為主要巖性、同時有褐黑色亞黏土,隔水。村民飲用水取水來自地下深層承壓井水,且距離潛水層厚度約為5 m左右,由于潛水層水隔水性較好,因此污染物在運移過程中在地下包氣帶及潛水含水層阻隔下,不會影響到村民飲用水取水。對地下水影響輕微。
6.3對有利害關系的第三者權益影響分析
論證范圍內沒有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以及漁業用水戶,流經區域兩側以農田為主,部分區域有少量村屯,主要以旱田為主,主要農作物為玉米、大豆等。村屯居民飲用水取自深水井,通過對地下水的影響分析,不會影響到深水層位,不會威脅到居民飲用水取水,同時也沒有農業灌溉取水口。基本不會對第三者造成影響。
7結語
農安縣垃圾填埋場積存滲濾液入河排污口污水排放,通過了相關水體功能以及水質要求,很小的影響對它的生態環境影響,第三者利益,地下水等;任何情況下排水都符合水體區域的相關管理,很小的影響對水體的功能和水質,所以入河排污口設置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 解漢書,秦麗.農村地區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實例[J].水利發展研究,2019,19(5):41-47.
[2] 景璟,楊敏,鄭玄,等.建設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分析——以長沙縣某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為例[J].廣東化工,2019,46(8):141-143.
[3] 王煥松,王海燕,張亮,等.排污許可與入河排污口協同管理現狀、問題分析與政策建議[J].環境保護,2019,47(11):37-41.
[4] 張欣,王龍成,王成芬.建設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實例分析[J].山東水利,2018(4):18-19.
[5] 王瑞霖,冉艷,黃維,何強,李宏.三峽庫區御臨河鄰苯二甲酸酯類的空間分布特征及關鍵環境影響因子[J/OL].土木與環境工程學報(中英文):1-8[2021-11-10].https://www.kns.cnki.net/kcms/detail/50.1218.TU.20211028.0854.002.html.
[6] 王召根,曹過,潘杰,等.長江鎮江和暢洲水域魚類群落組成及環境影響因子[J].中國農學通報,2021,37(30):139-146.
[7] 包子云,李冰,王向華,傅銀銀.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水環境影響研究——以宜興市工業污水處理廠為例[J].四川環境,2021,40(5):16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