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繪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兒肺炎護理中采取優質護理的作用價值,為后續臨床干預提供方法參考。方法:研究樣本為2019年7月-2021年9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肺炎患兒為研究樣本,按照治療時間先后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常規性護理,觀察組采取優質護理,對比分析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對照組和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效果分別為84.5%及97.5%,對照組及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5.0及12.0%。結論:給予肺炎患兒優質護理服務可協助提升臨床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該種優質護理模式值得推薦使用。
關鍵詞:小兒肺炎;護理;優質護理;臨床治療;并發癥
肺炎是兒科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嬰幼兒的呼吸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加上機體免疫能力比較弱,因此容易使得細菌感染從而導致肺部炎癥。小兒肺炎發生后,患兒可出現肺部發炎、發熱、咳嗽以及肺部濕啰音等相關的癥狀[1],加上病情容易反復,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良好的護理干預是提升疾病治療效果的有效方式,筆者在日常護理中發現給予患兒優質護理可明顯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因此將資料整理做如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來源
研究對象為80例肺炎患兒,患兒接受治療時間2019年7月-2021年9月期間。樣本入組標準:經實驗室檢查、影像學分析等確診為小兒肺炎;家屬同意本次本次的研究;排除標準:精神疾病;危重癥;合并呼吸系統其他疾病患兒。
依據治療時間將以上患兒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具有患兒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0.2-6歲,中位年齡(4.0±0.1)歲;觀察組具有患兒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0.1-6歲,中位年齡(3.8±0.3)歲,兩組患兒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一般性護理,主要為用藥護理,基礎生活護理等。觀察組則采取優質的護理模式:(1)優質心理護理。向家屬說明患兒的一般情況,說明注意事項,同時詳細解答家長相關問題,比如疾病相關知識等,提升家長對于疾病了解程度,通過音樂、動畫片等模式轉移患兒注意力,并加強與患兒之間溝通,溝通過程中保持充分耐心,獲得患兒及家屬充分信任。(2)優質環境護理。保持病房環境干凈整潔,定時開窗通風透氣,限制探視人數,為患兒營造舒適和安靜的住院環境。(3)發熱及呼吸道護理。監測患兒體溫,出現發熱,比如溫度在40℃以上時,需要加強護理,給予相應的降溫措施,以免體溫過高導致心肺器官受到不良影響。對于存在咳嗽、咳痰患兒,需要利用扣背以及霧化等方式排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4)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尤其注意呼吸、頻率以及精神狀態,避免出現心率衰竭,還要注意支氣管擴張、肺不張等并發癥影響,一旦病情出現變化立即匯報醫生護處理。(5)優質飲食護理。根據患兒病情給予針對性的飲食護理,告知家屬為患兒制定富含維生素以及高蛋白的食物,叮囑多飲水多食用素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合理飲食保證營養。
1.3觀察項目
根據臨床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有效:患兒癥狀及體征消失,胸片檢查未見陰影;有效:相應的癥狀及體征消失,胸片檢查顯示肺部陰影面積減小;無效:治療后未獲得以上的效果。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2]
記錄兩組患兒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包括心力衰竭、皮疹、窒息等。
1.4統計分析
本次所用的統計軟件為SPSS20.0,相應的數據對比分析后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對比
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所獲得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結果見表1。
2.2護理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對照組40例患兒中,皮疹2例,心力衰竭1例,窒息1例,肺氣腫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2.5%;觀察組嘔吐1例,皮疹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0%,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2.009 P=0.034)。
3.討論
小兒肺炎是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其需要較長時間治療周期,如果患兒病情未能得到及時的控制,極容易發生呼吸衰竭以及肺氣腫等并發癥,增加治療難度。近年來隨著醫療條件的提升以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于護理質量需求也提升。小兒作為家庭中心部分,其一舉一動牽動著整個家庭,小兒生病之后家屬容易著急,如果此時護理不到位容易引發護理糾紛。
傳統護理是一種按照醫囑機械開展的干預模式,護理方式單一,導致護理效果不理想。優質護理是一種經典的護理模式,護理內容包含心理護理、環境護理、呼吸道與發熱護理,飲食護理以及病情觀察等,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減少并發癥。疾病發生后患兒身體不適,加上需要面對陌生的環境,容易引起不適,造成不良情緒,導致患兒哭鬧不止,無法配合護理人員開展相應的治療工作。根據以上情況,本次我們采取優質護理服務,首先給予心理護理,可以緩解患兒的心理壓力,提升其配合度,并減少家長的焦慮;優質護理環境護理之后可為患兒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減少環境壓力;通過發熱護理以及呼吸道護理可減少發熱以及咳嗽等帶來的影響,通過病情觀察可及時發現異常并匯報醫生出來,避免造成不良后果,最后給予優質飲食護理,可保證患兒機體營養。經過以上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5%,說明該種優質護理模式可協助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此外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5.0%及12.5%,提示優質護理可以明顯減少治療帶來的并發癥,更加利于患者的預后。
小兒肺炎具有較高發病率,其治療周期長并且容易反復,該種疾病主要由于病毒或者細菌感染所致,若患兒病情未能及時獲得有效的控制,容易引起呼吸困難等并發癥,增加治療難度,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需要加強護理干預。優質護理是一種具有較多優勢的護理干預,通過心理、身體、環境等多方面的護理可以幫助提升疾病治療,并且緩解患兒和家屬的心理壓力,融合護患關系。經過本次的優質護理我們也發現在小兒肺炎臨床治療中采取優質護理可以獲得比較理想效果。
綜上所述所,給予肺炎患兒優質護理服務可協助提升臨床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該種優質護理模式值得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1]苑晶.優質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黑龍江科學,2020,11(16):70-71.
[2]武海英.優質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1):237-238.
[3]宋娟娟.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在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0(04).
[4]王玉連.觀察血小板計數、平均血小板體積與D-二聚體水平變化在重癥肺炎患者診斷中的意義[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A4).
[5]孟洪,李然,尹小梅,晁爽.凝血指標、血小板參數及體液免疫功能檢測在小兒重癥肺炎中的應用價值[J].血栓與止血學.2018(06).
[6]曹愛春.基于“3H”理論的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在小兒重癥肺炎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內科.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