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帆
主題班會是創新班級文化,踐行立德樹人使命的有效載體。為了讓每一個學生愛祖國、有責任感,我從班級實際情況出發,將愛國教育、環保教育、行為規范養成有機融合,通過一系列主題班會,塑造學生良好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首先,開展“愛國”主題教育活動,厚植學生家國情懷。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契機,我圍繞“中國夢”,確定了第一大主題——愛國。我們開展了“走近祖國母親,揭秘精彩版圖”活動,并開啟了這個活動的第一站:首都北京。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并為后續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我從北京的十大旅游景點、北京特有的胡同文化和北京特色小吃等方面為學生介紹我的家鄉,并準備了北京特色小吃,作為學生在班會課上“互動答題”的小獎品。
之后,部分家長也加入了這個活動。每次活動之后,我都堅持創作“美篇”并配樂發到微信群中,鼓勵更多家長加入。在家長們的參與下,我們“走過”了越來越多的省、市、自治區。比如,小宇的爸爸和媽媽共同介紹了家鄉——山東省,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了當地的文化;小辰、小研和小澤的家長共同介紹了河南省的三個城市,讓學生們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了解了當地的文化和歷史,并結合學校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班會課上或讀、或背關于洛陽的古詩,形成了良好的“悅讀”氛圍。每次活動結束后,家長們還會為家鄉撰寫“城市規劃建議”,為家鄉的建設出謀劃策。一系列的活動推動了主題教育活動的常態化,激發了學生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其次,創建“環保”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愛國不能只停留在認識和感情上,必須轉化為行動和實踐。針對班級中存在的衛生問題,我開展“環保”系列主題教育,從注重個人衛生到愛護校園環境,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進而讓學生懂得愛護自己的家園。
以“環保我能行”系列主題班會為例,第一節班會為“環保我能行——節約用水”。班會課前,先給學生分好小組,讓學生與我共同“備課”,有的小組負責做實驗,有的小組負責查閱資料等。通過師生合作、家長協助,學生感受到了水資源的來之不易,并深刻反思了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班會課后,我讓學生制作節約用水手抄報、節水宣傳標語等,學生不僅有了節水的意識,更落實到了行動上。第二節班會課為“節約用紙”。學生分組設計本次主題班會的不同環節,通過日常用紙、紙的來源、樹木資源的短缺等,了解了節約用紙勢在必行。我們還成立了班級“回收站”,學生將廢舊的快遞箱用過期的超市海報進行簡單包裝和裝飾,回收用過的單面練習作為草稿紙。這兩節班會課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節約意識,更讓學生逐步形成了班級榮譽感和集體意識。
之后,我們還陸續開展了“節約糧食”“垃圾分類”等環保主題班會。一系列的主題班會,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促進了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