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蘭
摘要:在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方式的情況下很多學生成了唯成績論者,對于優秀學生而言這也許會促使學生努力學習追求成績的進步,然而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卻會為自己的低分感到無助,同時在努力了一段時間后并不能從成績上看到效果而感到沮喪,從而放棄努力。我對這樣的惡性循環使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于分析,對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只用考試成績進行評價是不能促進其發展的,有事甚至會不斷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在本學期的實踐中我發現結合過程性評價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 提升能力;改善習慣;發展素養
本學期我所帶的兩個班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較差,上課一段時間之后,我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嚴重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習信心三個方面,今天我就針對這三個問題將自己的教學實踐與所取得的效果與大家作以分享交流。
一、過程改善習慣,習慣優化結果
我所帶的兩個班的孩子都屬于非常熱心又關愛集體的學生,但是在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下他們的學習習慣可以說非常差。尤其是15班的體育生,由于每天早上5點半就要起床訓練,所以中午午睡起床就成為了一件很難的事,所以遲到是司空見慣的,甚至會出現一點五十五我和班主任在教室,而學生還一人未到的情況。除此之外兩個班都不同程度的有學生上課睡覺、吃東西、亂喊、傳播消極情緒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曾經多次罰站,但是這對他們根本就毫無效果,而相應的這樣的壞習慣也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差。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在課堂中開始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對學生主動回答問題、上課積極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進行加分,而如果學生出現遲到、不預習、吃東西等情況時我就會及時減分。由于計分平臺用學生的照片做頭像,而我發現有部分同學對自己的照片并不是很滿意,為了鼓勵每位同學改善學習習慣,我告訴孩子們如果分數累計加夠十分就可以換頭像。這樣一來有個別同學的積極性很高,他們為了達到換頭像的小目標不僅能夠按照我的要求按時到教室還會積極地把講桌整理的干干凈凈問我能否加分,為了鼓勵孩子們我立即在評價體系中增加了“熱愛勞動”一項。其中趙佳怡同學和康旭超同學表現的最為突出,他們的過程分很快就進入了班級前列。而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使他們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提升分別從42分和24分提升到了62分和48分。
過程性評價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改善自己的學習行為,從一點一滴發生轉變,而日積月累的轉變也最終轉化為了結果的優化與提升。
二、過程改進方法,方法提升能力
這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習方法不當,他們在不能順利完成作業的時候往往更傾向于抄答案并且是完全不思考的抄襲,即使減小作業量他們還是不能獨立自主地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又一次從過程入手,學生學習過程中不能有規則地完成任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形成了抄襲的習慣,不能把復雜的問題進行分解,然后逐個突破。有時候分解問題的過程中大多數步驟都是正確的只有一步出錯結果就是錯的,在只看結果的情況下這無疑是一個挫折和打擊;但是如果關注到學生分析的過程的正確性而給予肯定的話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極大地提升,他就會發現其實自己與正確的距離并不是不可跨越的鴻溝。久而久之學生分解復雜問題的能力就有了明顯的提升。在這一點上趙曉鵬同學和黨清云同學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為了了解孩子們的思考過程,我讓學生選題進行講解拍攝視頻發給我我對學生的講解過程進行評價分析。這樣一來我發現趙曉鵬同學的化學基礎非常差,他在講解過程中說了一個三氧化氮銀、三氧化碘鉀,我反復把視頻看了好幾遍才明白他要說的是硝酸銀和碘酸鉀。于是我對此給他提出了建議并對他整個講解過程中其他有理有據的部分進行了肯定。此后他不再以零基礎自稱而不按時完成任務了,同時在完成任務時也能做到不抄答案,因此在最近的一次考試中他的化學成績從22分直接上升到了57分,而且其中有33分是第二卷所得。
三、過程培養信心,信心發展素養
基礎薄弱的孩子還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在課堂上還能有所思有所悟,但是面對難度較大的題目時根本無從下手,久而久之還會形成了望而生畏、望而卻步的情況。這就是長期的負面評價使孩子的積極性收到了嚴重的打擊,學生面對問題不是不會思考、也不是思考力不足,而是不愿思考、不敢思考,這是信心 不足的表現。
黨清云同學上課習慣性說的一句話就是“難得很”,針對這個問題我下課明確告訴她不允許傳播消極情緒。然后在上課提問的過程中專門讓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讓大肆表揚及時加分。她的過程分很快就位居前列,當講到難點問題壓強對平衡的影響時,我專門讓她來給大家講解,不出所料,她講解了一個大家都非常贊同的表面看似非常有道理的答案,而我講解完正確答案后學生首先表示出驚訝,其次表現出對她的佩服,錯也能錯的這么有依據。于是對于她積極思考得到的錯誤結果我也進行了加分表揚。這就讓學生更大程度上重視思考的過程,而不是平常回答問題時只看結果。這樣的過程讓學生更愿意思考,同時也更愿意將自己的思考結果和老師的講解進行對比。
經過這樣一個過程性評價15班的學生對壓強對平衡的影響這一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明顯優于7班。而對黨清云同學來說,她的學習信心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后來在化學平衡有關三段式的問題的學習中也非常認真學習效果也非常顯著。
在只關注結果的考評方式下,基礎薄弱的學生取得的微小的進步往往是很難被測量出來的,或者說即使能夠測量出來也存在嚴重的滯后性,而學生在滯后性存在的情況下很可能已經提前放棄了努力,這就是有些學生說的“我好好學成績提不上去,不好好學了成績反而提升了”的現象。
參考文獻:
[1]陸長蓁. 讓解題能力與核心素養齊頭并進——芻議初中數學教學中發展核心素養與培養解題能力的融合[J]. 數學大世界(上旬), 2018, 000(001):P.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