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靜
摘要: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帶來了整個時代的變化,給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速度不斷提升,接受范圍更加廣闊,信息傳播內容更加具有沖擊力和傳播力,在碎片化信息如此豐富的時代,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受到沖擊,思想政治工作也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本文首先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要順應信息技術時代的要求為切入點,其次要保證信息時代思想政治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最后將思想政治工作和信息技術進行高契合度的融合,以此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信息技術時代的融合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思想政治工作;融合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順應信息技術時代的要求
在信息技術浪潮的影響下,大數據,云計算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標準化,規模化的時代特征,正在不斷的向信息化時代的改變。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網民基數,互聯網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如何實現信息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信息技術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創新機遇
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普及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已經成為網絡社會的主力軍,互聯網已經成為青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網絡也應當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主要舞臺。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更迭,讓社會中的各種信息資源,出現在網絡中,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十分簡單,這也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在這些數量繁多的網絡信息中,尋找到符合時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更加地貼近生活,也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人情味。
(二)信息技術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全新挑戰
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讓每個人獲得信息的自主性不斷的增強,互聯網環境下任何人,即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這和傳統的信息獲取方式相比,各類信息的獲取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也打破了身份的界限,在這種全范圍的信息化時代下,網絡信息的復雜性和不可控性,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戰,這種情況下,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地位和主流價值觀的引導,都會帶來極大沖擊,再加上當前網絡信息的繁雜性,各類消極文化和不良信息層出不窮,讓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的嚴峻,尤其是在信息獲取方面的平等化和共享化,讓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二、信息時代思想政治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
(一)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讓當代的青年人樹立良好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擁有正確的判別是非的能力,尤其是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想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就必須要符合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特色,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須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通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讓更多的人,通過互聯網接觸到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和方法論,讓個人的發展方向始終和社會的前進發展保持一致。
(二)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
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將當前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容貫穿其中,為當前社會的發展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和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青年人,想要完成這些目標,就需要在信息技術時代,使用多媒體,多渠道去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牢牢堅持正面的、積極的、引導網絡上,現實中多方面的輿論引導,通過各類方式,占據文化傳播、信息交流、內容導向等各類互聯網信息制高點,弘揚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價值觀,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在思想政治中的高覺悟,強自行,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作用,將此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
三、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和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
(一)加強信息技術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設融入
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需要將外界現有的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和判斷標準,進行合理化的區分和梳理,結合當前的文化、社會、經濟等諸多因素后,將其轉變成系統化的工作,特別是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對于互聯網依賴性的不斷增強,這就要求我們需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符合當代社會人所思所想,緊緊抓住當前社會人群的“痛點、熱點和關注點”,利用信息技術,以各種不同形式的傳播方式,答疑解惑,讓思想政治工作,不再只停留在理論上,而且深入到當代社會人群的心中,這就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將思想政治教育和信息技術進行高度的融合,加速各方面的通力配合,確定符合社會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
(二)確保信息時代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方式
想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對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激勵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這種激勵并不是單純的金錢或物質方面的獎勵,而是將工作內容以各種新的傳播形式,進行傳播,影響范圍越大,受到的關注越多,作為年底考核,工作晉升等方面的評定標準時,思想政治教育將會更加積極和形式多樣地進行傳播,也會讓思想政治工作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更加的豐富多彩。
(三)信息技術影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
在當前內容為王的信息化時代,雖然思想政治教育屬于當前重中之重的工作,但是只有目標,沒有適合的方式,也很難吸引大眾,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和主動學習,因此想要讓群眾樂于學習,主動參與,就需要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制作的讓社會大眾喜聞樂見、愛聽想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同時還需要讓制作出來的作品有思想、有溫度、有意義,讓整個內容在遵循主流原則的前提下,讓內容更加貼近百姓生活,讓受眾更有共鳴,這樣才能讓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讓更多受眾所接受和喜愛,才能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進一步深入。
四、結尾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思想政治工作想要更加深入和貼近群眾,就必須實現和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只有讓思想政治工作適應了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創新為核心,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科學性、可持續性,才能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磊.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探究[J].公關世界,2021,{4}(06):183-184.
[2]董祥賓.思想政治教育同信息技術融合的路向、問題與原則[J].教育評論,2019,{4}(09):11-17.
[3]沈舒帆.網絡環境下如何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J].現代經濟信息,2018,{4}(10):458.
[4]沈壯海,史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4}(01):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