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默莎
摘要:隨著人們對于教育越來越重視,對于教師在課堂或者是課下,對于學生的評價也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還不夠成熟,會受教師和父母的評論很大影響,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采用發(fā)展性的教學評價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學生不僅是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對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以及道德素養(yǎng),還有對于語文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方面都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身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正確看待教學評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要采用發(fā)展性的教學評價來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還有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語文課程;發(fā)展性評價
一、在小學階段教師評價存在的一些問題
1.“暴力”評價,不能以事實基礎說話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一個最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不能以事實基礎說話,往往會加入自己的感情,教師也是普通人,所以在思考問題時,也可能會出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以目的思量自己,以行為思量學生。但是這樣的思考方式往往會讓語文教師在面對學生一個小小的失誤的時候,放大學生的錯誤,比如說教師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搞小動作,于是語文教師可能會覺得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面不尊重教師,但是真正的事實有可能是學生身體上面不太舒服,或者是今天心里面有一些事情,教師如果把學生的這一種行為上騎到學生品質(zhì)不好的層面上,就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可能會讓學生心里面有著很大的創(chuàng)傷,所以,身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當時刻反思自己的評價是否是依據(jù)事實說話的。在2009年出版的非暴力溝通當中明確說出,所說出的話,應當是把事實和情感分開的,不僅用于在職場,在家庭生活當中,包括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當時刻銘記自己,應該有著非暴力溝通的態(tài)度。
2.負面評價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是需要得到及時反饋和被關注的,而所得到的反饋,學生更多的是希望,是正向的積極的,但是有時候會因為教師自身的局限性,教師給學生的評價會是負面的,不積極的,比如說在一次月考成績當中,有一位同學發(fā)揮失常,就是想到應該把所有的原因都歸向自己可控的原因,于是對于這位學生說,這段時間你沒有努力,所以你的成績才下滑這么厲害,你要是再不努力的話,你以后就考不上大學啦。這樣的評價給學生更多的是一種不能上大學的“威脅”,就仿佛是面對乞丐,爸爸媽媽對孩子說,如果你不好好學習,你以后也會變成這樣的乞丐,是一樣的道理,而教師真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想讓學生積極奮發(fā)學習,是需要激勵學生有目標感的,如果是一個女孩子,那么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就應當多傾聽女生為什么這一段時間會下降,讓她自己在表達的過程當中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是一個男生,那么身為一名語文教師,就可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提供給學生提高的方案,并且告訴學生,教師是相信學生有這個能力的,只要投入到學習過程當中就可以了。
二、語文課程發(fā)展性教學評價的實施
1.教師規(guī)整自己的教學理念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明白這是素質(zhì)教育,這是和應試教育大不相同的,在素質(zhì)教育下,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明白自己在教學過程當中起到的作用是主導作用,是引導者,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持有以下教學理念:
1)是教師同時也是學生
這一點是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是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提高的,學生雖然是向教師學習,但是學生也會在很多方面促進教師的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以應該不斷的學習,學會吸納學生的意見。
2)學生是發(fā)展中的個體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玫瑰花,早開晚開都能開的很漂亮。這是某一所中學的校訓,是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明白學生是發(fā)展中的個體,具有極大的可塑性,所以教師在給學生的評價應該是發(fā)展性的評價,能夠促進學生提高的評價,比如說在一次作文的寫作過程當中,作文是要圍繞螃蟹的生長來寫的,但是有一位學生寫的內(nèi)容是關于愛情的,如果教師在這個時候認為學生會早戀,從而給了學生一些集不合適的評價,那么很有可能就扼殺了一個未來的詩人,教師真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和學生有一番真正的討論,問問學生為什么要寫這樣的題目,問到學生的家庭背景,孩子的爸爸媽媽是有怎樣的感情歷史,然后再把正確的戀愛觀,愛情觀交給學生,對于學生在作文當中出現(xiàn)的語病,以及一些不正確的點,教師應該指出來,問一下學生的意見,看看改變一下會不會更好。
2.發(fā)展性評價使用的時機
教師給學生的評價,即使都是發(fā)展性的評價,但是如果時機不對的話,也很難讓發(fā)展性評價發(fā)揮自己應該發(fā)揮的作用,比如說在教師在講課的過程當中,看到有學生在說悄悄話,于是教師想用發(fā)展性的評價來引導學生融入到課堂當中,于是打斷了課堂的教學進度,開始對學生進行教育,但是這樣并不能帶來很好的教學效果,往往會讓學生感覺到很尷尬,正確的做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面給學生眼神示意,先讓學生注意力集中,如果眼神示意之后,學生仍然會有語言交流的環(huán)節(jié),那么課下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兩名同學叫到辦公室,問一下學生是不是有其他的事情,然后在對學生作出評價。所以教師在使用發(fā)展性評價的時候,不應該是打斷課堂進度,不會讓學生感覺尷尬,能夠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很關心自己的時候使用發(fā)展性的評價。
綜上所述:所以發(fā)展性的評價就是教師能夠真正的由心去關心學生,熱愛學生,真正的熱愛,享受教師這一份工作,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一份用生命感染生命的事情,如果教師能夠由心的去對待這些學生,學生是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于自己的關心的,并且在一些事情上是會不斷的進步和成長,好好學習的,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并不是有心就夠的,同時也需要增強自己的智慧,不斷的提升自己,不只是專業(yè)素養(yǎng)上需要提高,在人文素養(yǎng),教學管理能力方面也需要得到不斷的提高,這也是在新課程改革下,對于教師終身成長方面的要求,身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身兼重任,因為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學習體驗會極大程度的影響學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習體驗,所以教師在小學階段的教學,應當不斷的提升自己,真正的促進學生在知識以及能力還有情感態(tài)度上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張靜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思考[D].西北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