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制漿造紙工業作為我國輕化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其生產過程中的廢水,卻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基于此情,文章將從物理、化學、生物等多角度對其廢水處理問題進行分析,望所述觀點,能夠對制漿造紙中的廢水處理,有一些啟迪。
關鍵詞:制漿造紙;廢水處理;物理;化學
引言
水是人類生存的重要物質資源,但近年來,卻隨著工業化發展,而遭受到嚴重破壞,如制漿造紙行業,其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若不能得到有效處理,而排放到自然中,不僅會造成水體污染,同時,與之接觸的土地、植被、水生物等,也會因之而受到迫害,進而使整個生態環境受損嚴重。故而,處理好制漿造紙所產生的廢水,將值得我們深思且勢在必行。
一、制漿造紙廢水處理的必要性分析
對制漿造紙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不僅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對環境的危害也能降到最低。其一,在企業方面,對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能夠為企業樹立良好對的業界口碑,使其成為真正的綠色輕化工企業,對于其長遠發展意義重大,其二,從生態環境角度思考,廢水的及時處理,能夠降低造紙這類工業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制漿造紙過程中的廢水,含有各類化學物質,若直接排放到自然環境中,會對途徑的土壤、水體、生物產生威脅,而人一旦攝入被水污染的生物體,也會出現中毒等現象。由此可見,對制漿造紙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意義重大。
二、我國制漿造紙廢水處理現狀
造紙術作為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已經在我國延續了千年,并從傳統的手工作業,逐漸演變成當前的工業化生產,而這一演化過程中,雖然產量、質量、效率得到提升,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卻也在不斷增加,另外,現有的造紙原料主要以非木材纖維材料為主,這種材料所產生的廢水,其成分復雜,包括懸浮物、酸堿性物質、易降解有機物、難降解有機物等等,處理難度較大,而現有技術主要是用于處理木材原料類造紙廢水,對非木材纖維材料廢水的處理能力有限,再者,我國現有的制漿造紙企業雖然數量眾多,但規模都相對較小,且迫于市場競爭壓力與無紙化時代的來臨,只能選擇降價銷售,這種行為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收益,使其再無更多資金用于工業廢水的處理研發,種種因素的出現,最終導致造紙所產生的廢水處理難以有效開展。
三、制漿造紙廢水處理的常規處理方法分析
1、物化處理法
目前,技術較為成熟且作用明顯的物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氣浮法和混凝沉淀法,而其中的混凝氣浮法,因其凈化效果與節約資源效果好,而備受青睞。混凝氣浮法主要是在廢水中加入混凝劑,使廢水產生氣泡后,懸浮物隨氣泡浮于水面,進而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而混凝沉淀法則是以去除SS和減輕COD濃度為主要目的,能夠減輕混凝物的濃度以及有機污染物的負載。現階段,在市面上較為常用的混凝劑主要有聚合硫酸鐵、聚合氯化鋁、二元或三元金屬鹽的復合物、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類的無機和有機高分子混凝劑,這些混凝劑為制漿造紙產生的廢水處理,做出了重要貢獻。
2、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主要是利用氧化還原作用,將溶解性的污染物轉化成方便從水中分離的形態從而去除廢水中的溶解物質。除此之外還有中和、沉淀、微電解等方法。為了達到更好的廢水處理效果,我們常常將各種的處理方法結合起來。常見的用于制漿造紙廢水處理的化學氧化法包括臭氧氧化以及高錳酸鉀氧化等。在具體的制漿造紙廢水處理工藝中我們經常將化學處理方法與其他手段進行結合,提前將氧化劑放到廢水中進行預氧化,繼而在混凝沉降。也可以根據實際的廢水處理情況化學處理劑和混凝劑一起同時投放,二者相互疊加產生協同的作用。有時還會降化學處理劑在混凝到達一定的階段后再進行投放,也可以產生較好的效果。不過無論選擇哪種的投放方式都應該依據具體的廢水處理情況進行選擇。
3、生物處理法
所謂生物處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將廢水中的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的物質。一半我們根據是否需要供氧將生物處理法分為好氧處理以及厭氧處理。在廢水生物處理法中最常見的就是活性污泥法。但是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常常伴隨著廢水處理會產生污泥膨脹的現象。而當污泥出現膨脹就會使得活性污泥和已經達到凈化需要的廢水混合在一起難以區分,從而使得出水達不到標準要求。盡管國內外的研究學者就這一問題展開了很多的研究以及討論,但是仍然很難解決這一問題的產生。如何處理污泥也成為了很多制漿造紙廠難以克服的問題。與此同時,生物接觸氧化法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廢紙脫墨廢水的處理。利用氧化溝這一好氧生物處理工藝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污泥的量,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效率,并且能夠回用出水。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制漿造紙行業若要取得長遠發展,必須重視其生產過程中的廢水處理,這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對生態環境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故而,企業應調整發展目光,致力于物理、化學、生物等廢水處理方法的研究,并不斷優化,使廢水處理不再成為困擾企業發展的絆腳石,推動企業的綠色、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婷婷.制漿造紙廢水深度處理技術概述[J].科學與技術,2019(6)
[2]陳得重.制漿造紙廢水處理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云南化工,2018(3)
作者簡介:劉偉(1997.11-),男,貴州省普安縣,專業:輕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