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賢
摘要:近年來, 隨著國家農業的不斷發展,根據不同的氣候特點和資源條件, 積極引導農民推廣春烤煙—水稻水旱輪作新模式, 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基于此,本文開展研究內容如下,希望為廣大業內人士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烤煙;水稻;輪作模式;優勢;高產栽培技術
引言
該地區廣西西北部,境內氣候溫和,降雨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優良,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優勢,是建立發展優質烤煙的適宜區域。
一、烤煙—水稻輪作種植模式的優越性
1.1 減輕病蟲害的發生
實行煙、稻輪作改變了病原菌的寄主,病原菌受到了限制,從而減輕了煙草炭疽病、立枯病、花葉病的危害,同時減輕了水稻紋枯病、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的危害。水稻與烤煙是不同科屬,病蟲害共性少。
1.2 減輕雜草的危害,調整土壤養分
煙田經過中耕、曬田,而水田實行淹水、犁耙,從旱田變水田又從水田變為旱田,這種水旱交替狀態使土壤環境發生較大的變化,使水生雜草在種煙季節因缺水而干枯死亡,使煙田雜草因長期淹水死亡,改變了雜草的生態環境,從而抑制雜草的生長。作物對土壤中養分的吸收是有選擇的,煙葉在生長過程中對鉀吸收較多,而水稻在生長過程中需氮素和磷素較多、對鉀素吸收較少,輪作可以相互調節營養需求,有利于均衡吸收土壤營養。
二、烤煙栽培技術
2.1 秋冬翻耕
每年11月至12月底,對煙田進行深翻,翻耕深度20 cm以上,將稻草翻壓到土壤中還田,可使土壤結構得到改善,促進土壤微生物活性,經過不斷日曬雨淋,板結的土壤顆粒逐漸風化變小,提高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2.2 選用優良品種
根據氣候因素和土壤肥力,近幾年來烤煙主栽品種是云煙85、云煙k326。云煙85中抗黑脛病、南方根結線蟲病,低抗赤星病、氣候葉斑病。云煙k326高抗黑脛病,中抗青枯病、南方根結線蟲病。
2.3 標準化大棚漂浮育苗
在每年12月開始進行播種,在苗期至大十字期間苗定苗,拔去穴中多余的苗,空穴補1株苗,育苗池水深度保持為6 cm。當煙苗葉片將育苗盤面遮蓋,基本看不到苗盤時要進行剪苗。膜上移栽和小苗膜下移栽均以煙苗莖桿長到4~6 cm剪葉,剪葉程度不能超過最大葉面積的50%。根據煙苗長勢,一般每隔5~7 d剪1次,每次剪葉高度以離心葉2 cm為宜。整個育苗過程剪葉1~2次,移栽前3 d不能剪葉。剪葉后及時噴施8%寧南霉素1 200倍液+0.1%硫酸鋅溶液,防止病毒病交叉感染。苗期為55~60 d,移栽前實行斷肥控水,煉苗時間8~10 d,成苗整齊粗壯。
2.4 起壟移栽
起壟前,在壟中心施基肥,噴施殺蟲劑,防止地下害蟲啃食煙苗。壟距120 cm、壟高25 cm、壟面寬30 cm、壟底寬70 cm。移栽行距120 cm、株距50 cm,膜下小苗移栽在2月10—20日,膜上移栽在2月20日左右。移栽時片區要相對集中,在片區內要在7 d左右移栽完畢。煙葉移栽必須在3月10日前完成,最后一炕采收期為6月30日,避免水稻移栽期延長,影響水稻產量,為奪取水稻高產穩產創造有利條件。
2.5 大田管理
根據土壤情況,應做到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基肥與追肥相結合,嚴格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鉀肥和優質餅肥施用量,因地制宜澆施硼、鎂、鉬等微量元素肥料的水溶液,確保煙株營養平衡。移栽后7~10 d,用硝酸鉀150 kg/hm2兌水于距離煙株10 cm處澆施。全田50%以上煙株中心花開放時,進行全田一次性打頂,留葉數控制在19~21片之間,土壤肥力高、長勢偏旺的煙株,打頂時酌情增加有效葉片數。相反,長勢偏弱的煙株,花蕾剛長出4~6 cm時打頂。打頂應選擇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進行,打下的花葉及時送入消毒池進行銷毀,并在24 h內施用除芽通。
2.6 病蟲害防治
在苗期階段有猝倒病、莖腐病、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煙草病害。大田煙株的病害一般有普通花葉病、青枯病、黑脛病、根黑腐病等,特別注意煙草花葉病是樂業煙區發生最普遍、危害最大的病毒病害。蟲害有斜紋夜蛾、棉鈴蟲、稻綠蝽、煙蚜等。
2.7 適時采收
看煙田煙株長勢長相適時采收,盡量早上采露水煙,中午和下午不要采煙。下部煙在栽后80 d或在打頂5~10 d采收,中部葉栽后86 d左右采收,上部葉栽后115~120 d采收,4~6片頂葉于成熟后全部一次采收。
2.8 科學烘烤
目前,主要采用密集烤房烘烤煙葉,溫、濕度是由自控儀調控。要記好自控儀工藝曲線里面數字代表的含義,并根據煙葉變化靈活調整烘烤工藝曲線。對于煙葉成熟期長期遭遇雨天、含水量多的煙葉烘烤,可采用高溫變黃、低溫定色、邊變黃邊定色的工藝。成熟期長期遭遇干旱、含水量少的煙葉烘烤采用先拿色后拿水保濕變黃,必要時補濕變黃的工藝。
三、煙后稻栽培技術
3.1 品種選擇
根據不同地區選取特定的品種,例如在高寒山區,必須選擇符合在高寒山區審定通過的優良品種,可選擇生育期相對較長的優質稻品種。如中浙優1號、中浙優8號、荃優華占等,這些品種適應性強、高產、穩產、米質優。
3.2 適時播種
水稻在6月中旬播種,7月中旬移栽定植,11月上旬收割完畢,生育期在135 d左右。
3.3 煙桿還田
采收完煙葉后,約有22.5 t/hm2的煙桿,把煙桿切成小段,施用腐桿劑加快煙桿腐化速度,隨水田犁耙翻耕入土。煙桿還田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同時煙桿含有大量的煙堿,可殺死或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減輕后茬水稻病蟲害的發生。
3.4 合理施肥
中浙優1號、中浙優8號、荃優華占等品種生育期長,根系發達,分蘗力強且耐肥,因而要施足基肥,一般施45%三元復合肥300 kg/hm2。插秧7 d后,與移栽田化學除草劑混合撒施尿素225 kg/hm2;或一次性撒施廣西樂土公司生產的肥地龍水稻專用肥375 kg/hm2+尿素150 kg/hm2,這種“省工肥”施用后不用除草不用追肥,一直到水稻收割。
3.5 及時防治病蟲害
煙后稻病蟲害雖然有所減輕,但在高溫多雨季節仍然會發生,應根據觀察田間病蟲害危害程度,及時防治。蟲害方面注意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應特別注意防治稻飛虱以控制水稻黃矮病的發生。病害方面應注意做好稻瘟病、紋枯病、赤枯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保證水稻分蘗、孕穗、灌漿3個生育期的管理需求,提高結實率,確保豐收。
結語
綜上所述,該模式對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提高地力和肥效, 防治和減輕病蟲害 (尤其是土傳病害) 有很好的效果, 是解決煙糧爭地矛盾、實現煙葉可持續發展和保證煙糧雙豐收的好途徑。
參考文獻:
[1]吳建華,龍秋生,彭建勇,胡建珍,邊三根,肖君峰,郭琴.江西省峽江縣“烤煙-粳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2018,{4}(04):1-2.
[2]羅茜. 不同輪作方式與種植年限對植煙土壤肥力因子的影響[D].四川農業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