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唱彤
摘要:目前市場上的藝術品種類繁多,部分藝術品工藝精湛,但由于其精品數量有限,使用性能不強,難以突破其觀賞飾品類屬性功能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現代設計工業產品越來越講究美觀化 ,是區別于近代設計的一項特征,近代設計主要以使用性能為主,對美觀化需求處于仆從的狀態,現代設計人員構成主要以非美術類理科人員為主,具體表現在中國及一些東方教育體制比較濃厚的國家。在我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設計產業也相應地快速發展了起來,其主要表現在不斷發展擴大的設計隊伍、快速形成發展的設計教育、逐漸更新的設計觀念以及不斷提升的藝術水準等方面。但當前我國現代藝術設計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從我國目前藝術發展的狀況分析來看,由于藝術市場經濟發展的商業化以及人們對自身利益的過分重視,導致中國藝術產生了許多的平庸之作,其主要現象就是對國外最為普遍流行的藝術作品進行盲目地抄襲以及復刻,從而創造和設計出沒有新意、普通常見的藝術作品,這對于我國當代藝術設計的研究和發展而言并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為了獲得一時美學和藝術效果,多數藝術設計者在形式以及手法等各個方面太過關注視覺刺激,并且盲目地借助于國際風格的潮流,在自己進行藝術設計時反而完全忽略了民族個性和民族特色。當前也就是由工業化逐步向信息化過渡到重大經濟發展的重大時期,從長遠角度看來,現代美術藝術的設計理念應該充分培養具備個性特點,如此才可以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美術設計市場中保持穩固的地位。另外,作為美學和藝術設計的內在生命力和發展驅動,設計者自身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就顯得特別重要, 而且設計者本身對于藝術資源的認識和理解和消化能力直接影響到他們所創造出來的作品。全球藝術一體化已經實現了世界各國和地方人才資源的整合和共享,而作為一名現代藝術設計師,必須將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和現代藝術資源等多種手段進行有效地融入和整合,并根據各個國家以及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將某些藝術設計要求的元素與中華民族的審美和科學技術等多種手段進行融入和整合,從而建立起一個具有自己獨特性的藝術設計理念和體系,這也正是當前現代藝術設計發展。
關鍵詞:藝術設計;工業化;科技創新;實用新型藝術
設計本身就是藝術發展的基礎和根源,是藝術之母,隨著現代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脫離,藝術與設計也開始各自獨立地發展,形成了一個新的階段與層次。在十九世紀科技發展運動下的現代工業文明中,根植于前一個工業階段的舊生產方式已經結束,設計也開始向現代化科學技術相互地結合。如何才能使藝術類型作品與現代科學技術相互融合,從而使藝術進一步得到升華,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實現更多價值,是未來實用新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發展目標。
美術教育類專業出身的藝術家們通常不具備合理物理結構的工業技術產品的制造和設計能力,造成一些工業化和數字化產品雖然具備有實用性功能,但是在設計外觀與內部構造方面卻十分機械。一些經過美化的產品也是僅取決于一部分對于美術設計等藝術學科感興趣的傳統工程技術人員的靈感,從事藝術類的美術大師們并不能對現有的工業及數字化產品的設計產生深遠和變革性的影響。“藝術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個人認為普通老百姓認可并覺得具有產生美感的東西才屬于真正的藝術。現當代科技和美術發展的趨勢逐步向統一集合的方向大跨步前進。例如:現當下國內的消費群體,逐漸趨向年輕化。其中這類年輕化的消費群體選購物品則傾向于美觀化、特有化、獨占化等跡象靠攏,這些年輕群體所趨向的幾類方向,決定了未來市場及社會發展方向的重要指標。而作為這幾項內容的服務類種——美術與工程設計首當其沖。美術與工程設計師的工作就好比帶著腳鐐跳舞,腳鐐是指達成既定目的的外部約束條件,可能來自于甲方,也可能來自于當前技術的局限性、發展的未知性等,跳舞自然就代表盡量讓我們的工作成品承載一定的美學價值,或者更直白講就是好看—符合大眾審美、好用—方便人們日常生活使用,當然如果是性價比高的東西就更加完美。
科技創新創業是現當代中國及未來10-25年內中國重要發展和推動方向,作為美術類學科如何找到創新發展的亮點,成為美術學科類人員的重要難題。傳統美術類主要以基本功為主,設計及發展為輔的方式緩慢前進。例如我國傳統國畫,是中國古代設計藝術的開始,從圓明園的設計圖來看,其設計的基本功、畫功和中國古代經典的藝術作品如出一轍,雖有天宮之妙,西方之亮,但依然缺乏對未來事物開拓創新的精妙之筆。西方的傳統藝術更加注重寫實為主的風格,由于文藝復興的興起才改變了原有的思想,打破了舊禁錮的制度,突出了個人主義的思潮,從而使它的設計理念發出了個人主義行為濃厚的自由主義氣息。但依然對工業革命的發生及爆發僅產生了微妙的推動作用。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初,人們逐步喚醒藝術品與工藝品是可以調和的新興產品,觸發了一項新的工作職位的誕生——工業設計師。但人們還沒有意識到由于時代的改變,美術這個古老而神往的專業自始至終被埋沒到了最后的爆發點,這點從我國的教育體制上尤為突出,凡考藝術類的學生,文化課是放在最末尾進行考核的。個人認為,藝術類學生不應只是從事單一藝術專業方向,他們應是復合型高素質人才。
目前社會上,大部分現代藝術家或工藝師們都是屬于小作坊高密度、精細化制作的集群地制造完成此類工藝性產品,這些手工精細化制作并偏向于觀賞類的裝飾藝術品,由于產量低、藝術造價成本高等原因造成價格比較昂貴。普通民眾雖然在現代社會中對此類藝術品有一定認識和了解,但仍然未能深層次對這些藝術品有個全面了解和認識,加上價格相對高,因此到最后購買的只有少數經濟條件較好,并喜歡熱衷于收藏的人購買。例如貝雕手工藝品,就算這件藝術作品工藝精湛,巧奪天工,栩栩如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佳品。但對于普通民眾而言,這個裝飾品可有可無,因此普通民眾認為價值不高,他們更愿意去到指定地點欣賞觀看此類藝術品,但由于使用價值有限,購買欲望并不強烈。個人認為,若要改變這些現象,尋求更大的消費群體,就需把藝術類與工業化的產品相融合。比如我們把這些精湛又具有特色的貝雕藝術融入生活所需工業化產品牙刷的設計中,民眾會認為這是生活所需品,即使它的價格比一般牙刷價格昂貴,但由于這款牙刷樣式新穎獨特,具一定美感可給自己生活帶來一定精神享受,由此愿意購買嘗試,這件藝術與工業化融合的藝術商品的銷售量就會有所提升。但也有部分傳統的藝術家提出不一樣的觀點,他們認為純手工高精度方式制作出的藝術作品獨一無二造就了藝術品的高價值,進入工業化后由于大批量化生產造成藝術品本身價值下跌的觀點??杀救瞬⒉煌耆J同傳統藝術家們的此類觀點,個人認為也正由于傳統藝術思想沒有緊跟現代科技工業化的步伐,就造成工藝品市場銷售渠道狹隘。雖然從價格和價值本身來看,單個藝術品的價格升高了,但未必等于整體的藝術價值和價格上面的升高,例如:梵高的藝術品能在市場拍賣價格達到上億美元,按其一生留下的畫作數量對于大工業化生產量來說是非常少的,如果我們將梵高畫作圖通過重新設計組合與工業化產品手辦禮盒、絲巾等產品相結合進行賣出,其銷量和產值可達上百億美元,就算手辦禮盒或絲巾的單個價格只有幾百元一件,但是單面對于大量產量和大量消費者購買和使用后,它所產生的價格和價值將會遠遠大于單個藝術品高達上億的價格和價值,也就是說把藝術本身的市場價格下降了,把它的廣泛性和生產性提高了,它的藝術價值和通用性往往比原有的更加高,這才是真正藝術品走向工業化和創新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因而,藝術設計和工業科技是可以相互貫通融合的。而且國際上也有藝術設計與科技工業化結合的例子。例如:德國設計協會創立的紅點設計大獎,也是國際公認的全球工業設計頂級獎項之一,這個國際層面上的“紅點”大賽,就是采用了藝術與科技工業結合的形式進行的。又例如:全國首家常年演出的,戶外裸眼3D影像藝術,大型虛擬實景裝置秀《金塔傳奇》。通過最新技術合成演繹,講述了南昌繩金寶塔的傳奇故事,影片現場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繩金塔。講中國的傳說以光影的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如此浩大的視覺體驗,以及切身的傳統記憶,所帶來的震撼之感是國外的作品不可取代的。這些例子都說明了藝術設計和工業科技是可以很好的相互貫通融合的,這些融合比以往的傳統藝術品所呈現出的價值更高,也比原有的作品通用性更高,所以作為21新世紀的我們應該多接受新事物所帶來的變化和改革。
總結:
科學技術和藝術就像是有血緣關系的兄弟姐妹一樣,他們不可分離,他們互相影響,在相應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人們過上了更舒適更便利的生活,世界唯一的不變就是時刻在變化著,而這些由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引起的人們的行為,觀念方面的改變,也對傳統意義上的藝術(音樂,詩歌,繪畫,雕塑,建筑)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新型的科學技術使得如今的藝術家們能夠用較快的速度完成一些前輩們無法完成、甚至是無法想象的新型藝術品,而這些藝術品逐漸脫離了傳統藝術設計審美標準的束縛,世界變化,我們人類的審美、創造力、想象力都越來越現代化、創新化,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要利用好當下的一切有助于我們的條件,創作出更完美的藝術設計作品,那將會是人類在藝術領域創造出的新模塊,讓我們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吧。
參考文獻:
[1]盛靜.論現代科技時代新媒體藝術設計的審美要求[J].輕合金加工技術,2020,48(05):72.
[2]吳靜蘭.現代科技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的應用研究[J].輕合金加工技術,2020,48(03):73.
[3]郭嘉.新媒體藝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作家天地,2020(01):159+161.
[4]馬茈萱.基于傳統文化傳承視角探析藝術設計的創新[J].現代經濟信息,2019(24):400.
[5]馮燕.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分析[J].藝術品鑒,2019(32):239-240.
[6]郁燕飛.淺談地域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J].美術教育研究,2019(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