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原副院長、兒科副主任醫師)
張女士3歲的兒子鵬鵬患上肺炎,發燒、頻咳,有點出氣不贏,在附近社區門診注射青霉素等藥兩天后,癥狀無明顯減輕。于是,家長帶孩子到醫院求診。值班醫生經過體查和攝胸片后,診斷孩子為輕型肺炎,于是讓孩子在門診留觀,并輸液治療一周。雖然沒有收住院,但是孩子的病最后還是治好了。
英國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曾報道,一項由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資助的新研究發現,在家里治療小兒嚴重肺炎的療效與住院治療相同。在綜合性醫院門診或家里治療輕型肺炎患兒,應在??漆t生的指導下,肌肉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或口服抗生素,連續治療一周便可治愈。這樣不僅可以降低住院率,避免患兒住在擁擠的病房內發生交叉感染,而且便于父母在家照料孩子。
事實上,只有20%~30%的嚴重肺炎患兒需要住院治療,主要是體弱兒童,包括一周歲以內的嬰兒、佝僂病、貧血、先天性心臟病和營養不良患兒。這些患兒表現為持續高燒不退,并發心力衰竭、休克、呼吸衰竭,每分鐘呼吸頻率超過60次,面色和口唇青紫明顯等危險征兆。

那么,如何早期發現嬰幼兒肺炎呢?呼吸頻率增快和胸凹陷是肺炎的兩個重要體征,也是容易被廣大家長掌握的現象。孩子生病后表現頻繁咳嗽、發燒、氣喘可有可無,并表現安靜時呼吸頻率增快(<2個月嬰兒≥60次/分鐘,2~12個月嬰兒≥50次/分鐘,1~3歲幼兒≥40次/分鐘),但無明顯胸凹陷,就可診斷為輕度肺炎。如果有呼吸頻率增快,同時伴有胸凹陷(指吸氣時胸部隨呼吸起伏內陷)、面部或口唇青紫,就可診斷為重度肺炎,一般無需借助聽診器或胸部X線拍片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