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俠
(西北大學附中,陜西 西安 710069)
人教版高中物理“單擺”安排在“簡諧運動”學習之后,作為簡諧運動的新模型,學生的認知水平尚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演示實驗得到單擺在擺角不大的情況下,其擺動圖像為正(余)弦曲線,從而說明單擺的擺動為簡諧運動.但現行的演示實驗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不利于發揮實驗教學的優勢,培育學生的物理素養.鑒此,本文從有益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入手,對幾種常見的演示實驗方案不足之處進行分析,設計制作了單擺振動圖像演示裝置.
方案1: 利用沙擺演示振動圖像.
如圖1所示,此方案存在的問題: (1) 單線擺在振動過程中會出現不在一個平面的可能,(2) 隨著沙子的下漏,等效擺長在發生變化.

圖1
方案2: 利用毛筆尖在紙板上畫出痕跡.
如圖2所示,在擺球下端安裝一支毛筆,利用毛筆尖在紙板上畫出痕跡,此方案存在的問題: (1)毛筆尖與紙板的摩擦力嚴重影響實驗效果,(2)對學生構建單擺模型不利,(3)圖線的粗細不一.
方案3:教材方案.
如圖3所示,除去活塞的注射器通過細管口向下滴墨水,用手勻速拖動一張白紙,以顯示單擺振動的圖像.此方案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利用雙線擺代替單線擺,確保擺球始終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擺動,其次,沿用了方案2的改進思路,成功地解決了沙擺與紙板間摩擦力的問題.然而,此方案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針筒過大,質量較輕,不能視為單擺; (2)墨水的下滴不能有效地控制;(3)用手拉動紙板運動,不能確保紙板的速度恒定.

圖2
(1) 沿用教材思路將單線擺改裝成雙線擺,以確保擺錘只在同一個豎直平面內運動,如圖4所示.

圖4
(2) 選用質量較大的擺錘(擺錘質量遠遠大于墨水的質量,確保擺錘重心不變),在下端安裝一個注射器針頭穿過擺錘,連接一細軟管和注射器相連.如圖5所示,擺錘擺動穩定后,手推動注射器柱塞,墨水均勻滴下.這樣的設計既能讓等效擺長保持不變,還能讓滴在紙板上的墨跡更清晰地反映擺錘在不同時刻的振動位置,便于觀察研究.

圖5
(3) 用電機帶動滾輪以拉動紙板勻速運動,如圖6所示,能讓紙板位移的均勻變化反映時間的均勻流逝.如果加裝一個電機調速器,還可以演示紙板不同速度下運行時所繪振動圖像的情況.
(4) 通過支架高度的調節,以改變擺長,如圖7所示,可以演示不同擺長時的振動圖像.
(5) 利用電磁開關,如圖8所示,確保擺錘無初速釋放.

圖7
在本實驗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首先給學生展示常見的實驗方案和教材提供的方案,引導學生發現各種實驗方案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啟發、鼓勵學生設計實驗改進方案,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探討,優化改進方案,逐步在大家腦海中形成最為合理的改進方案,同時鼓勵學生課后嘗試完成各種富有創意的實驗方案設想.在課堂實驗教學中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創新能力,也深層次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探究自然奧妙的欲望.
在深入思考與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再展示出改進方案的實驗裝置實物,同學生一起進行單擺振動圖像的描繪,親身體會簡諧運動過程,觀察單擺振動的規律,逐步認識單擺的運動是簡諧運動.利用改進的實驗裝置,還可以進行擺長不變,紙板速度不同、擺長不同,紙板速度不變兩種對比實驗,進一步研究單擺的振動規律,例如,保持紙板運行速度不變,改變擺長,(抬高框架的高度,同時調節擺長),在紙板上各留下一個周期的痕跡,用剪刀剪下每一個周期對應的紙板進行對比,對比發現,紙板在相同速度運行下,擺長增長,一個周期內紙板運動的距離變長,說明單擺擺動的周期變大.這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難點問題,通過這樣直觀的對比實驗,學生很容易突破了這個知識難點.
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要形成物理概念和認識物理規律,培養科學探究意識和創新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一個環節和途徑.精心設計的實驗在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明確、具體認識的同時,通過學生的設計和過程的參與,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都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