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冬珍 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融媒體中心
伴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已經全面進入了信息時代,并且已經快速地在向融媒體新時代過渡。記者如何在融媒體環境下進行新聞報道,如何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質量更高,效果更好的新聞內容,提高新聞報道的傳播優勢,是當前廣大記者媒體人員需要重點考慮的事情,同時也是新聞行業當前階段以及未來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
在我國當前新聞與傳媒行業的發展過程中,融媒體新聞傳播理念以及新聞傳播形式已經深入到每一個級別的電視臺當中,從日常的電視節目到新聞報道再到手機中的新聞消息,無時無刻不體現著融媒體時代所帶來的極大便利優勢。這得益于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真正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祖國大地的每個角落,廣大人民群眾都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互聯網設備快速了解到第一手新聞信息資料,充分享受著融媒體時代的高速便利性。
融媒體時代的重大優勢主要體現在“融”這個字上,“融”意味著融合,交流,交互。意思也就是在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融媒體技術既要將傳統媒體傳播形式的優勢發揮出來。同時還應該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技術,進一步彌補傳統媒體傳播過程中的不足,并且讓傳統媒體的優勢更加突出,更加擴大。也就是將傳統的媒體與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完美的融合,制造出更多符合社會中大眾需求的新聞信息,創造出更多有價值,有深度,有層次的新聞報道內容,不斷擴大新聞傳播的覆蓋范圍,不斷加快新聞傳播的速度。這樣才是完全符合融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的重要特點。
由此看來,融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報道注定與傳統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報道是有很大不同的。這些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融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報道在制作以及傳播上更加容易實現。傳統的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在制作上需要記者奔赴現場進行實地的采訪與探究,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收集新聞素材和內容,以便撰寫新聞材料。在新聞材料撰寫完成后,經歷審查、修改等階段過后一篇正式的新聞稿件才算制作完成。在將新聞報道進行傳播時,大部分是以報紙和廣播電視等載體為主,當這些信息被人們接收到時,其時效性以及對于設備的需求方面都是有一定要求的,這樣一來容易導致廣大人民群眾對新聞報道的興趣或吸引力感到不足。而在融媒體環境下制作新聞報道時,記者完全可以借助先進的數碼設備對新聞事件進行記錄和采集,撰寫新聞稿時可以利用電腦互聯網等先進設備,大大縮短稿件制作時間,同時還提高了后續稿件修改和定稿的工作效率。在新聞報道的傳播過程中,依靠強大的互聯網,信息的傳播速度被無限放大,幾秒鐘之內廣大的人民群眾都能夠接收到新聞報道的內容。
第二個方面主要體現在傳播的效率和傳播質量上,在傳統的新聞媒體傳播過程中,尤其是以紙質媒介進行新聞傳播時,其傳播效率和質量是最低的。而對于當前融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傳播來說,借助強大的互聯網體系以及先進的衛星通信系統,信息的傳播都是在以光速的形式進行,這不僅是傳播速率的提高,對于傳播質量來說也是一個質的飛躍。在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過程中傳播的質量受制于新聞用戶所用電視設備的質量,電視設備存在差距時,用戶觀察到的新聞報道清晰度和分辨率都比較低,這對于用戶觀看新聞報道而言是一種不好的體驗。而在融媒體環境下,人民群眾更多的使用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先進電視設備以及色彩更加鮮艷的手機、平板等互聯網設備來接收新聞信息報道,這樣的傳播質量是傳統媒體達不到的。
新聞報道的發展歷史較為悠久,運作時間較之于新興的媒體傳播工具很長,在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受眾群體,尤其是對于中青年以及中老年人群來說,他們更加傾向于接受新聞報道的形式來接受新聞信息內容。這是與他們在傳統媒體時代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離不開的。他們已經習慣了傳統媒體電視新聞報道的形式,并且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而對于新興的信息傳播應用及軟件,他們在操作上并不是很熟悉。這種優勢對于融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來說是受眾方面的優勢,這種優勢是十分有潛力的,同時對融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來說是有力的根基。
另外一個優勢就是融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的公信力優勢。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誕生出很多的短視頻平臺,媒體傳播平臺,信息接收平臺等。但是這些平臺在對于新聞內容信息的處理制作方面缺少一定的權威性和專業性。相較于老牌的新聞報道來說,他們在公信力上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欠缺。而這恰恰是融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的優勢所在。廣大人民群眾更愿意相信官方的,專業的,權威的新聞報道機構制作出來的新聞消息。記者們在進行新聞報道時更加注重新聞內容的指向性和導向性,讓新聞報道內容定位更加準確,起點更高,角度更多,方位更全,對于全面提高新聞內容的深度十分有利。
一方面,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廣大人民群眾進入互聯網的門檻越來越低,只要一個簡單的手機或平板設備就能進入互聯網的世界當中,互聯網的世界完全不同于現實世界,互聯網世界中最重要的也是信息的傳播,但是互聯網世界中的信息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傳播更加高效。這就為很多新興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提供了便利,設計創造出很多的即時新聞消息展示平臺及軟件。這些平臺和軟件與傳統的新聞報道制作與傳播單位不同,他們沒有權威的,完善的新聞報道制作機制,他們只是為信息搭建了一個展示平臺。而這恰恰符合我國人民群眾的視覺特點和思維特點,但是這對于傳統的新聞報道行業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傳統的新聞報道如果再以權威的嚴肅的特點來進行新內容展示,這樣是抓不住廣大人民群眾的眼球,在內容上也就不具吸引力了,因此傳統的新聞媒體報道行業必須放低身段,迎合當前廣大人民群眾的口味,制作出人民群眾喜愛的新聞內容。
另一個方面,融媒體環節下的新聞報道過度依賴網絡的信息傳播,有時會導致新聞媒體報道丟失了自己的專業性和行業特點。互聯網信息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海量的信息涌入到人們的互聯網設備當中,這其中的信息有好有壞。但是人民群眾對于信息的識別能力有所欠缺,這就導致不利的信息一直充斥在互聯網世界當中,并且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的空間。這樣的缺點是讓傳統專業性極強的新聞報道行業在互聯網世界中有時會迷失自己的前進方向。因為大量的新聞信息內容已經被上傳者經過多次編輯,掐頭去尾,張冠李戴等,假消息、假新聞、假報道一直存在于互聯網世界當中。它們完全干擾了正常的新聞報道行業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流程及規范,甚至新聞報道行業失去了自身的專業性和特點,失去了廣大人民的受眾群體。這對于新聞報道行業的發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在傳統媒體傳播的環境下,新聞報道往往是就一個新聞事件,記者發表了專業權威的看法。但是在融媒體環境下,一個新聞事件其具有的意義發生了重大變化,一個新聞事件相當于一個熱點內容,既需要新聞記者的權威性解讀,同時還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事件的討論當中來。因此記者應該提高人民群眾對于新聞報道事件的參與性和互動性。真正的將新聞媒體報道做成一個平臺,讓廣大人民群眾在這上面發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這樣對于新聞行業的發展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同時還能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新聞報道的吸引力和參與感。
由上文可知,在進入互聯網時代為基礎的融媒體環境后,新聞報道的內容、重點、特點及側重點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聞報道內容必須要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考慮人民群眾需要什么樣的內容,新聞報道行業,就應該制作什么樣的內容,這樣才能讓新聞行業的發展滿足市場需求,才能擁有更大的生機與活力。這對于記者的編輯新聞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考驗。記者在新聞制造過程中不應該摻雜個人情感,極力避免將一個新聞事件編制成一個新聞故事。因為摻雜了個人情感的新聞在傳統媒體行業中是完全不符合規范的。記者必須恪守自己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最優質、最公正、最權威的新聞報道內容。
進入融媒體時代后,新聞報道的傳播途徑多種多樣,但是這么多的傳播途徑并不完全適用于將所有的新聞報道都進行廣泛的傳播與擴散。因此新聞報道記者應該針對不同報道內容選擇合適的新聞報道傳播載體、傳播途徑、傳播平臺。真正讓合適的報道內容,在合適的平臺上進行傳播,這樣對于新聞報道內容來說是十分有利的,對整個新聞報道行業來說也是朝著有利的方向不斷發展的。比如,圖片較多的新聞可以結合圖片類型的媒體途徑來進行傳播,紀實類的新聞報道內容可以結合相關的紀實類媒體平臺來進行傳播,這樣對于新聞用戶來說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綜上所述,融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報道發生了很多重要的變化,面臨著很多的機遇與挑戰,如何高質量完成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報道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從融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的定義講起,分析了新聞報道的現狀,進而分別從不同層面提出了高質量進行新聞報道的有效舉措。希望本文能為相關從業者帶來啟發和幫助,為新聞報道行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