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青 陽谷縣融媒體中心
在我國社會以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融媒體的存在使得傳播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在融媒體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也越來越嚴格的要求編輯的工作。對于編輯而言,這是傳播的主要工作人員,但是編輯人員卻沒有足夠的重視自己工作的創新,所以就導致我國目標的編輯工作一直處于在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下。融媒體和傳統的媒體相比而言,具備著多元性還有時效性,所以要是想要使得媒體傳播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保障,對于編輯人員而言,一定要將自身的創新意識樹立起來,并且還應該要進行有效的培養,這樣才可以使得編輯的工作與時代發展的需求相符合。因此,本文就融媒體背景下編輯創新意識的培養進行深入的研究,以此來使得編輯的創新意識得到有效的提升,進而有效的促進我國媒體行業的穩定發展。
與傳統的媒體相比來說,新聞媒體具備著一定屬于自身的特殊性,并且在傳送信息的時候,對于圖像的依賴性比較低,一般來說在傳遞信息的時候都是運用語言來實現的[1]。就現階段我國的新聞行業來說,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的局限。之所以存在這樣問題就是在瀏覽電視信息還有報紙的時候,會直接跳過那些不感興趣的信息,而對于新聞傳播來說,其信息具備著一定的實時性,而且這些信息沒有辦法對其進行選擇或者是跳過,只能夠接收固定既定的信息,除非是換其他的頻道,可就算是換了其他的頻道,那么也依然存在著這種問題。
對于稿件進行編審以及整理就是新聞編輯在日常工作當中主要工作內容。因此,在融媒體背景下,對于編輯的觀念來說,一定要轉變自己的觀念,這樣才可以使得編輯自己的思維與行業的特點還有發展的需求相符合[2]。對于融媒體而言,就是對現有的媒體進行充分及合理的運用,這樣才可以對廣播報紙等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以此來建立資源系統并且加工信息整合完成,總的來說這是一種共享、共促以及共同的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相對比而言,融媒體的運用具有著促進的作用,并且還可以將各類媒體的優勢充分的激發出來,進而使得媒體行業的性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在融媒體背景下,進入到新聞編輯行業的人也越來越多,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卻有一些編輯人員因為考慮自身的利益,就會進行虛假的報道,這樣的行為不但會喪失媒體行業所具備的公信力,并且對于新聞行業的發展來說也是十分不利的[3]。與此同時,隨著電視節目的數量越來越多,所以就造成了嚴重的內容同質化問題,并且因為沒有找到良好的創新方式,長此以往就導致觀眾喪失了對傳統新聞的興趣。而新媒體與傳統的媒體相對來說,新媒體可以對人們追求新事物的需求相滿足,并且還可以采取評論互動還有彈幕等方式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這樣也是現階段傳統的新聞編輯需要面對的一個關鍵挑戰。
對于新聞的報道來說,因為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存在著嚴格的要求,所以在報道新聞內容的時候,一般都是通過紀實性的語言來對其進行簡單的陳述,但是這樣的方式卻不能引起現代觀眾的注意力。與此同時,就現階段的電視新聞來說,大多數的新聞內容都是有關于國內外的大事件,而這些事件距離人們的日常生活比較遠。
對于現階段大部分的新聞報道而言,都只是陳述事件,而對于當地民眾的想法卻并沒有結合,所以就導致報道的內容和群眾之間的聯系比較遠[4]。與此同時,對于新聞來說,因為并不具備評論功能,而且也不能夠可觀眾進行實時的互動,進而沒有充分的發揮出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
對于電視新聞編輯而言,在融媒體背景下更應該要在保證自身特點的前提下來將其他媒體的特征融會貫通。在融媒體的背景下,對于新聞報道的實效性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實際報道的過程中,一些自媒體通常會在事情發生之后就發布消息,但是這些消息在客觀性、準確性還有真實性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為了更好解決這些問題,電視媒體一定要將自身的特色充分的發揮出來,并且對于收集信息的能力應該要不斷加強,這樣才可以將電視新聞報道的客觀性以及真實性充分的發揮出來[5]。而對于新聞編輯而言,一定要在使得新聞真實性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來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分析事件,這樣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讓觀眾了解到發生事件的真相,進而使得電視媒體在廣大群眾心中的地位得到有效的提升。
確保媒體轉型的重要支撐力量就是要將融合技術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以此來使得新舊媒體融合的深度加強。因此,在媒體轉型的過程中,編輯對于新舊媒體的融合一定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并且對于自己的理念以及思想也應該要進行不斷的創新,這樣才可以使得新舊媒體更好的融合。與此同時,在傳統媒體轉型的時候,不但要重視新聞編輯業務的評估,而且對于傳統編輯當中存在的問題也應該要進行有效的整理,這樣才可以通過了解媒體融合的重要性來有效的試下編輯工作的轉型以及重構[6]。另外,為了使得目前的媒體更好的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那么新聞傳播的方式也應該要逐漸的向多樣化的方向進行發展,這樣才可使得傳播信息的質量以及速度得到有效的提高,進而逐漸的提高其行業的競爭力。
對于新媒體而言出,傳統媒體具有著更長的發展時間,而且在沒有出現新媒體的時候,人們了解新聞的主要途徑就是傳統媒體。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各種各樣的形式不斷的產生,這對于新媒體的整體發展來說提供了非常強大的發展動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新聞獲取的方式人們也有了極大的改變。對于新媒體而言,不但可以將信息傳播給人們,同時還可以和人們之間產生互動,而這些對于電視新聞的傳統媒體來說是不能夠實現的。因此,對于電視新聞的編輯人員來說,就要求其應該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整體專業素養,并且不斷的創新電視新聞的編輯工作,這樣才可以使得傳統媒體的轉型真正的實現[7]。與此同時,還可以構建一個與電視新聞相關的網絡平臺,以此來使得電視新聞和觀眾之間的互動加強,這樣不斷可以使得新聞的真實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并且還可以切實的幫助到廣大的群眾。由此也可以證明,使得電視新聞編輯專業素質不斷的提高,并且對其創新意識進行不斷培養,可以使得電視新聞在融媒體背景下更好的發展,并且還可以逐漸的和新媒體之間形成一種雙贏的局面[7]。而在提升編輯專業素養時,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通過自主學習方式來使得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
對于編輯而言,在日常生活生活當中,對于和編輯工作有關的書籍應該要進行大量的閱讀,而且對于有關領域內 的前沿內容也應該著重的關注,并且還可以通過有關公眾號訂閱的方式來對現下的熱點資訊進行實時的了解把握。與此同時,還可以訂閱專業的期刊等,并在這閱讀的過程中激發出自己的靈感,注意在這個閱讀的過程中應該要做好記錄,以此來不斷的進行內容的積累,進而有效的提高自身的修養。
2.互相交流,提升自我
對于編輯部門來說,應該要定期的開展思想交流的會議,通過這樣相互交流的方式來讓編輯之間進行心得的交流和討論[8]。與此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還可以學習別人的長處,分享相互之間的工作經驗,進而在這樣交流的活動中不斷的提升自我。
綜上所述,傳播背后的關鍵人員就是編輯,并且對于媒體整個內容的傳播來說,編輯工作的好壞會對其傳播的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為了使得傳統編輯的工作可以與新時代發展的需求相符合,那么就一定要有效的培養融媒體背景下編輯的創新意識。而在培養的過程中國,要注意給予編輯工作者足夠的空間,不可約束其思維,這樣才可以讓編輯工作者將自己的創新意識加入編輯的工作當中,進而使得編輯出來的內容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喜愛。另外,在融媒體背景下,一定要要不斷的培養創新型的人才,這樣才可以找到行業的創新思路,進而使得融媒體背景下編輯的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促進我國電視行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