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楠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藝術學院
我國于2015 年首次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和要求,在我國的課程改革中,也對核心素養人才的培養進行了具體的規定。核心素養主要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型的育人體系,在學生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承擔其自身的社會職責,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將應用型人才培養作為基礎,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思想水平,從而促進社會全面發展。
在當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進行人才配置中常常優先考慮專業知識技能。比如在學校進行音樂教師招聘時,常常需要其擅長某個樂器,或者是能歌善舞,必須要有一項專業的技能。如果在音樂教育中,學生沒有掌握充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就會導致未來難以符合社會工作的需要,導致學生就業遇到障礙。因此,在高校音樂教育中,要促進學生的長效發展,提高其自身適應能力,就需要讓學生獲得專業的知識,掌握充分的技能。因此可知,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專業型人才培養必須要有專業的知識技能作為保障,這也是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要求。
在高校音樂教育中,培養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必須要確保他們具有端正的職業態度,同時能夠具備一些優秀的品格,比如正直、愛崗和勤勉等。因此,在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時,不但需要培養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同時需要端正學生的職業態度,培養他們熱愛工作、正直勤勉的品格。職業態度也充分體現著學生人格,同時也是學生長遠發展的基礎,如果學生職業態度不端正,很可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做出不遵守職業道德的事情,甚至是和大眾價值觀相違背的事情。
在當前的高校音樂教育中,其教學是培養教育人才,培養表演人才,同時給基礎教育帶來服務。但是在高校進行音樂教育人才教學中,常常忽視了自身的為基礎教育服務的目標。具體表現為在音樂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常常重視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教學,然后卻忽略了學生的教學技能,忽略了他們的德行等,這些都是基礎教育十分重視并且迫切需要的,然而高校的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意識低下,使得學生在音樂教育專業學習中缺乏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能力,缺乏音樂教學技能,很難真正培養應用型人才。
雖然在當前,我國十分重視高校中的音樂教育專業教學,但是在一些學校中,其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依然占據重要的地位,首先在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十分落后,同時教學的內容也沒有與時俱進,難以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更加關注書面理論內容,導致教學方式十分傳統,學生感覺學習枯燥無味,嚴重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使得音樂教育缺乏全面性,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應用能力,在當前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下,人才的培養難以符合要求,應用型人才依然欠缺。
在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學中,培養應用型人才需要基于社會和學生的需要,主要包含兩個層面,首先是培養音樂專業技能,其次是培養具體的實踐能力。在具體的音樂教學實踐中,常常是重視前者,而忽略了后者,這就導致音樂教育應用型人才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不足,其發展潛力沒有得到開發。具體來講,教師在教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常常更加關注舞蹈、聲器樂等基礎的知識和專業的技能教學,并沒有將學生的理論結合實踐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同時也沒有關注學生技能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這就使得學生在“內化知識”時,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沒有充分關注知識的應用和具體的實踐。
在當前,社會和行業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然而在高校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時,學生的實習經驗不足,有的甚至不實習,這就使得學生的就業技能難以提高。比如在音樂教育中,沒有充分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就業技能培訓,有的學生不重視參與專業就業培訓,造成在之后的就業后,學生出現了就業困難的現象。不論是實習不足還是就業技能差,最后都使得學生常常無法符合市場的發展需要,難以順利就業,自身的發展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和限制。
在當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中,其基礎教育服務意識不足,因此,學校需要明確并深化辦學思想和目標,確定人才培養的任務,同時掌握高校音樂教育主要是給基礎教育帶來服務。在確定辦學思想、找到自身的教學目標后,需要將音樂教育專業人才教育和教學的目標定位充分結合起來,提高教學質量,基于核心素養深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確定辦學思想中,需要注重三個問題:首先,要掌握高校在音樂教育專業中具有的特色條件,同時將其作為出發點,加快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其次,要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中注意對專業知識傳遞過分重視的問題,避免忽略了服務對象,同時將和基礎教育相關的能力作為重點,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他們的知識轉換能力、加強思想引導,促進學生能夠充分喜愛教育事業。最后,在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中,需要堅持堅持“立德樹人”,將其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滲透到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在高校中,音樂教育專業需要立足于當前的新課程改革和核心素養的培養,在社會要求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同時使用更為高效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效果。在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充分認識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意義,尤其是在當前競爭激烈的今天,只有不斷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才能夠更加符合社會的需要。因此,在課程標準理念改革背景下,要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具體的策略有:首先,基于音樂教育發展規律,照顧到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法,設置長效的教學計劃,從而培養音樂教育應用型人才。其次,在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要立足于當前的社會需要開展。要不斷完善教育的內容,設置科學靈活的教學計劃,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例如在當前的專業課程教學中,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采用“云教室”教學方法,將信息化應用到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便利,同時促進他們的自主發展,讓學生在學習中實現自我提升和自我管理,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開展音樂專業應用型人才教學必須要充分意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實踐的效果,從而幫助進行專業知識的內化。在實踐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力,掌握其實用性,從而提高應用能力。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到實踐課程的意義,掌握實踐的重要性,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實踐課程中去。其次,在完成教學的實踐環節之后,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一些趣味強的實踐活動,鞏固實踐的效果,同時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實現知識的內化,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轉化為具體的技能,增強學生對教學的熱愛。最后,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帶領學生參加到知識的應用和內化中去,讓學生更加了解音樂專業知識的具體應用價值,從而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
高校要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做好實訓實習基地構建,不斷推動教學實踐的豐富和擴展,從而給各個層次學生帶來實習的機會,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不斷提高他們的音樂崗位適應能力。在高校中,要憑借自身的辦學條件和力量,不斷豐富融資渠道,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構建實習和實訓的基地,設置完善的配套設備,讓專業課的學習和實踐能夠結合起來,比如在鑒賞、表演和合唱中加強實訓,不斷提高知識的層次化和系統化應用,提高實踐能力,增強音樂思維能力。另外,高校要使用實習基地給實習生帶來有效的音樂崗位實習,讓學生在真實實踐中更加掌握社會對自身的要求,清晰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從而進行針對性強的音樂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和崗位勝任能力。
綜上所述,在當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給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也更加緊迫。因此,高校音樂專業教學需要確定辦學的目標和理念,基于當下人才需要,在核心素養培養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深化實踐教學環節,從而優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