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鑫,李親青,唐守靖,孫 敏
(1.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2.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 ,江蘇 蘇州 215000)
政治理論課是高等院校一門至關重要的基礎課程,然而,工科院校中大部分學生輕視該課程的學習,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來自他們認為政治理論課程并不屬于專業知識的范疇,很容易產生思想上不重視、學習上不主動的現狀,而是把專業課放在了學習的中心位置。與此同時,教師在專業課的教學中也往往側重專業知識的講解,很難做到把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聯系起來[1-2]。
在教育教學中,立德樹人是非常重要的,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人生觀與擇業觀。高校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復雜環境,學生所持有的思想價值觀會直接影響其選擇和工作狀態[3-4]。因此,高校對專業課課程提出了新的思政要求與目標,這也是思政教育教學工作的進一步延續。橋梁工程是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橋梁工程方向的一門專業技術課,本研究針對橋梁工程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進行一些探討。有效在橋梁工程教學過程當中融入課程思政是非常有意義的。
對于橋梁工程作為土木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來說,專業技能必須與道德標準相匹配,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在具備高的科學化水準的同時,還應該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工匠精神是土木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這也符合新時代潮流下對高素質人才提出的高標準。但通過調研一些數據表明,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教育并未較好地做到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5-6]。
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其實在教育領域早已提出,但具體到橋梁工程課堂中的課程思政教學還是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并不利于橋梁工程課程思政教學的推廣,日常教學中還是僅僅注重橋梁工程理論知識的教學,對于結合專業的實踐教育中所體現的思政教育還遠遠做得不夠。即使有的高校強調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大部分實踐教學還是以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即使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可以快速得到提高,但理論實踐相互結合的程度還是得不到有效融合,而且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也難以快速得到提升,學生很難體會到實踐學習當中的樂趣。理論與實踐相統一這些重要的思政理念在目前以傳統教學為主的現狀下很難得到較好發展,學生也很難形成知識與實踐相互結合的良性循環。
目前,有些高校橋梁工程的課程思政目標設置還處在探索與嘗試階段。橋梁工程課程目標的設置勢必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橋梁工程課程思政的內容設置還不夠清晰與全面,教師在橋梁工程教學過程中還做不到逐一體現課程思政的思政元素,還是停留在傳統教學的模式中不容易走出來,同時,也容易忽視實踐教學會對學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理論知識的豐富離不開實踐能力的同步提高,目前的橋梁工程課程思政無論是線上課程形式還是線下課程形式,都還不夠完善。橋梁工程思政的真正深入實施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
高等院校如果想要培養出高素質人才來適應社會需求和企業發展,就必須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打造出新形勢下具有土木工程專業特色的課程思政建設。橋梁工程作為土木橋梁專業的課程思政教育重點,務必從思政課程轉變為課程思政。本研究結合橋梁課程思政教學,對以下四個方面的橋梁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措施進行探討。
隨著思政教育重要性的不斷提升,很多院校設置了專門的思政課程部門。這些思政課程對思政教育理論知識方面的系統性做得比較完善,但大部分思政教育還沒有做到針對每一種專業課提出對應的貼切需求,若出現問題,僅僅依靠思政課程部門的教育和教學則很難實現橋梁工程專業的課程思政目標。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還是有很大程度不同的。橋梁工程課程教學不能局限于專業知識的教研,還需要切合實際把思想政治教育類的內容融入到橋梁工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當中。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師可以提出不同的課程思政方案與方法,以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
課程思政目標在橋梁工程思政教學方案中必須做到逐條明晰。通過橋梁工程課程思政目標的全面明晰設置,可以加強教師對橋梁工程課程思政目標的理解,讓原本不易被理解的思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逐條、明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橋梁工程思政課時也更容易被充分高效利用。
有效提升教師的思政教育教學水平是思想教育的關鍵所在,找到合適的提升橋梁工程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方法是重中之重。橋梁工程思政課程專業教師需要結合時代發展來提升思政教學水平。橋梁工程專業教師不僅要關注時事政治,還要結合專業、行業知識找到對應的思政要點進行引導與講解。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必須對思政思想所涉及的核心知識爛熟于心。橋梁工程專業課教師在深刻理解橋梁專業教育的基礎之上,才能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揮灑自如,將時事中的鮮活事例、名人事跡引入課程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向學生闡述思政教育的核心內容。有效提升教師的思政教育教學水平是思想教育的關鍵所在,唯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深入理解課程思政,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橋梁工程課程思政教育的實質就是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實現思政思想的碰撞及傳遞。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滲透方式來增強教學效果。橋梁工程課程思政教學可以借助有效的載體與媒介,如:要想使橋梁工程專業的學生在行業工作中具有敬業精神和高度責任感,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典型大橋在建筑時期遇到的技術難題破解范例和豐富的人物來講述創新的鮮活事跡;可以借助多媒體視頻教學展示大橋建設過程中與建設后的宏偉歷史。大橋建造的振奮歷史與壯觀景象圖片和視頻能有效激發學生思想情感的迸發,使學生建立起民族自豪感。
在橋梁工程實習或者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機會可以帶領學生去經典大橋實地親身體會,親身感受大橋下的波濤陣陣和橋面上的車水馬龍,懂得大橋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交通便利,無形中讓學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從內心崇拜建設者、設計者與施工人員。多媒體教學同樣可以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讓學生對橋梁行業更加熱愛并充滿敬畏,從實際角度使橋梁工程思政教育落到實處。
橋梁工程專業大學生畢業后面臨的工作環境與其他專業比起來很可能會更艱辛、更復雜。對于剛走出校園生活的大學生來說,學會面對艱苦的工作環境并順利適應工作崗位的艱辛是非常重要的。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存在個別同學因為難以快速適應艱苦的工作環境而不得不放棄橋梁工程專業的現象。對此,教師在進行橋梁工程課程思政教育中,必須有針對性地、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樹立起職業工匠精神,讓學生第一時間認識到橋梁行業特色,提前給學生打個預防針,盡早適應吃苦耐勞的生活方式,將奉獻敬業的思想時刻埋在心中。提倡職業工匠精神在橋梁工程思政教學改革中是至關重要的,學生的職業工匠精神培養是橋梁工程思政教學的核心。
示范課是實現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扎實推進課程思政的一項具體舉措。可通過堅持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相結合、試點示范與推廣應用相結合的方法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可通過線上線下、課內課外和討論互動、翻轉課堂等多種生動有效的形式來實施橋梁工程課程思政教學,擬打造一批亮點突出、成效顯著的橋梁工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形成校、院和系三級聯動、相互促進的橋梁工程課程思政建設格局。
通過舉辦課程思政示范公開課,可以潤物細無聲地實現思政內容與專業知識的交互融合,很好地引發了學生對職業道德、行業規范、家國情懷、社會責任的高度認同和深刻認知。
結合橋梁工程課程思政現狀,對橋梁工程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有益探討,以期為橋梁工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供有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