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海燕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鄭州 450000)
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育的重要場所,應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的相互融合,推動各專業課程的創新發展,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電工基礎及應用作為高校工科專業中電氣專業與非電氣專業的基礎課程,學生通過系統學習,可以了解電工學的基礎概念、計算方法,逐步掌握各種電工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1]。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是電力相關專業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端正的工作態度,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為學生未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基礎。
課程思政主要是把專業課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以專業課程為載體,立足于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專業課程中,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2]。課程思政不是直接替代德育的專業教育,而是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教學元素,使其成為正確價值觀念的具體化,使學生在專業學習中培育理想信念。
在課程思政背景下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的教學目標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促進了課程的教學創新與變革。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的傳統目標是將理論教學作為基礎,注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學內容側重于理論分析與計算、電工安全操作、設備儀器應用、故障問題處理、實踐操作標準等,忽略了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隨著課程思政的深入發展,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的教育要求也進一步提高,教師應在講解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滲透,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敢于創新、愛崗敬業的工匠精神與職業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3]。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的教學目標如下:第一,通過系統學習,構建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并為實現理想與目標而努力奮斗。第二,在專業課程案例分析講解中,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責任與義務,使學生成為有責任、有意識、有理想、有目標的新時代青年。第三,在實驗實訓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大局意識,讓學生意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和集體主義精神。第四,培養學生樹立樂于奉獻、服務人民的意識,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第五,在講解電能基本概念與綠色節約知識時,弘揚與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正確習慣。第六,在實習實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鑒于此,高職院校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的任課教師應加強思政教育學習,深入挖掘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聯系,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加強思政融合作為高校教育的新要求,教師應積極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基礎,深入挖掘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聯系,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促進思想政治元素的滲透,讓學生掌握實踐技能、理論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實現育人目標[4]。教師在講解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時,不能沿用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模式向學生灌輸思政內容,而是要注重思政元素的有效滲透,將思政元素融入到案例分析中,讓學生通過分析相關案例,在了解相關知識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案例中深刻的精神內涵,加強思想政治意識的培養,實現思政融入的教育目標。例如,教師在講解簡易手電筒電路的組裝與調試時,為了讓學生了解科學家歐姆的生平事跡以及歐姆定律的形成過程,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資料,使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歐姆為了研究不怕苦難、不怕失敗的精神,強化思政元素的滲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部分教師在講解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時,習慣根據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向學生灌輸相應的理論知識,未將教學內容和思政理論相互融合起來,使學生錯誤地認為只要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就行,而忽視了實踐技能的培養。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發生了巨大改變,要求人才不但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擁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良好的道德修養[5]。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加強課程思政的融入,促進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理論內容的相互融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教學導入、理論講解、知識概括等方面入手,注重專業知識講解,加強愛國、敬業精神的培養,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成為全面發展的技能型人才。
為了實現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優化考核方式,在期末考試中增加思政的考核內容,強化學生對思政學習的重視程度,為思政元素的有效滲入創造便利條件[6]。教師在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教學中,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優秀文化的滲透,以期末考試作為載體,將教學中與思政內容有關的知識納入到考試范圍內,強化學生思想政治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對時事政治、傳統文化的關注度,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為了實現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思政融入的教育目標,教師應根據課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在全面理解與掌握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的核心理論與實踐技能的基礎上,加強其與專業課程的相互融合,促進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的創新與變革。高校應積極展開以課程思政為主題的教育培訓活動,向專業教師講解思想政治教育內涵本質、基礎理論、核心思想等內容,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強化教師的思想政治意識,為促進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奠定良好基礎,彰顯課程思政的教育觀念,推動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創新發展,更好地滿足新時代教育要求。
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原則,將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滲透,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新時代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