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九江,姜兆華
(西南科技大學,四川綿陽621010)
在我國新時代背景下,西南科技大學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1],不斷學習并踐行。為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專業知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國際化人才,2018年西南科技大學工程管理教研室開設了“一帶一路”創新班[2],而“現代施工技術”課程是專為該創新班大二或大三學生開設的選修課程。
本文擬通過分析“一帶一路”創新培養專業“現代施工技術”課程網絡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教學目標、教學資源、線上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出發,進行課程教學改革方面的探索。
西南科技大學工程管理“一帶一路”創新人才培養專業是2018年新開設的一門專業。該專業的課程從教學內容與結構體系出發,目標在于提高人才的培養水平,堅持人文與科學素養統一,注重個性與社會能力培養、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統合,并充分調動課程教學在學生培養中的主導地位,從而提高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此外,通過設置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讓課程安排與優化成為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一環。
“現代施工技術”為學校2019年新開課程,目前為止只有兩年多的教學及實踐經驗,教學成果少且經驗十分不足,同時擔任“一帶一路”班授課的教師流動性大,教學任務繁重。
工程管理“一帶一路”班的培養目標在于培養學生具備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專業知識和技能,熟悉和了解與國際工程咨詢和承包相關的法律及國際慣例,掌握現代施工技術的理論方法和手段[3]。但目前適合“現代施工技術”的本科課程教學的教材并不多。傳統的土工工程施工技術教材是研究土木工程建造過程中所涉及的各主要工種的施工工藝、施工順序和施工方法,內容系統復雜,偏向于基礎且廣泛適用的施工技術,如:土方工程、地基處理與樁基礎工程、砌體工程、混凝土結構工程、結構安裝工程等。傳統的土工工程施工技術教材內容過多,且很難反映當前土木工程施工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從而難以拓寬學生專業知識面和相關學科的綜合應用能力。
特殊時期,授課教師只能采用線上教學的方式進行網絡授課。目前線上主要有兩種教學方式:一是學生參加在線授課教師的網絡直播課;二是在MOOC平臺或類似線上教學平臺上,統一安排學生跟隨教學安排進行在線學習。第一種與傳統的上課模式較為相近,網絡資源受眾可以較好地消化與吸收教學內容,但有時因各種客觀因素,如網絡延遲與卡頓,會嚴重影響課堂的可持續性與教學性,同時單一的網絡教學方式往往缺乏現場教學所具備的有效監督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第二種較為適合自我監督學習,網絡資源受眾(即學生)可以較為靈活地選取最適宜自身的節奏與時間節點等進行學習,但此種方式缺乏第三方監督,且不能及時和教師、同學互動與討論,稍顯枯燥,同時由于教師與學生不能見面,降低了教師的吸引力,教學效果不佳。
改革教學目標是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4]。針對特殊時期,本課程教學需要有特殊的教學目標。基于以往的教學目標,同時結合當前在線教學實踐效果情況,確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為:一是通過線上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并敦促學生在特殊時期注意鍛煉身體,同時舒散情緒,保持身心的健康狀態;二是讓學生學習并掌握與“現代施工技術”課程相關的專業知識,使學生能夠了解現代施工技術的前沿;三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資料,從而提高自身文獻閱讀與理解能力;四是提高學生的講解能力與科技文寫作能力,通過課堂展示(presentation)學生做的PPT,講解自行查閱獲得的知識,同時最終考核采用上交科技小論文的方式,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科技論文寫作的能力。
本著開源(open source)與教師學生自由推薦的方式,最終選取了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Roy Chudley(英國)與Roger Greeno(英國)編著,姚剛等翻譯編寫的《現代施工技術》一書作為課程教材。該書是根據Roy Chudley和Roger Greeno所著的《Advanc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第四版縮編而成,共7章,內容包括機械設備、地基與樁基工程、建筑結構工程、鋼結構工程、模板工程、預應力混凝土工程、樓梯和室內裝飾工程等。縮編時保留了原書的主要內容及國外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通過本書的學習,學生能夠拓寬專業面并了解國際先進的施工技術。
同時為擴大學生的視野,通過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以及Web of Science數據庫,收集整理了大量最新的全球施工現代化技術,并結合網絡資源,統計了大量的工程實例施工工藝視頻與資料,如:東京晴空樹、迪拜塔、北京大興機場、港珠澳大橋等。
首先,改進目前單一的網絡線上教學方式,通過深入分析線上教學需求,建立了以“中國大學MOOC”為主,多工具協同,“釘釘(釘釘直播+釘釘群+視頻會議討論)”和“同步+異步”混合的線上教學方案[5],從而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在開展線上課程時,教師應積極與學生開展交流與互動,通過在線提問與小組討論的方式,對某一知識點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在線學習變得生動與有趣。
同時,為提高學生的教學與知識學習的參與感,鼓勵學生在線下通過檢索百度、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以及Web of Science等數據庫,收集與整理最新的現代施工技術,并做成PPT在線上課堂進行匯報。由于采用小班教學,因此可留一兩節課時,讓學生在5~10分鐘內,講解自己的PPT,通過互相學習與討論,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教學的參與感,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特殊時期,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存在著實施困難的問題,雖然慕課平臺提供了線上考核的功能,“釘釘”也可以開展線上考試甚至視頻監考的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線上考核的方式,會對教師的制卷、監考以及閱卷歸檔等帶來極大的挑戰。現今網絡發達,溝通毫無障礙,若采用線上閉卷考核的方式,則需要教師針對每位同學單獨出一套試卷才能完全避免學生在考試期間互相抄襲。同時為防止學生上網翻閱資料,傳統的監考或者在線視頻連線監考已變得毫無意義。因此,目前在線課程的考核方式,往往是不得已才選擇在線開卷考試,同時在考試期間,為了避免學生互相抄襲,任課教師依然需要單獨出多套試卷,且在學生考試期間,也需要與學生視頻連線,完成監考。如果選擇“釘釘”視頻在線考試,考試完成后,學生試卷的上交與評閱工作,也將會成為非常棘手的事情。
有鑒于此,本課程的課程考核最終采用了多種方式,即通過對線上課程的出勤率+課堂表現+課堂知識點PPT講解+科技小論文等,按照一定的分值比例對學生開展考核。其中,出勤率與課堂表現(包括:回答問題與課堂討論等)占最終總成績的30%,課堂知識點PPT講解占20%,最終上交的科技小論文的占比為50%。由于采用線上教學,課程考核中的科技小論文撰寫,采用學生所學課程的相關某一知識點繼續收集資料進行拓展,并最終匯集為一篇格式完備的科技論文的方式。
通過上述的綜合考察方式,可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感,同時,激發學生進一步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最終通過小論文的撰寫,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的鞏固,從而有效地避免前文所述的在線多人考試所帶來的制卷、監考與打分所帶來的難題。
在總結特殊時期“現代施工技術”線上教學中目前存在的相關問題上,提出了一些思考與教學改革措施,以期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感與積極性,從而實現提高“現代施工技術”課程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