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寧 王爽 桂天麗 孫杰

青島公交集團“螺絲釘”志愿者團隊參加義務拔草活動
2019年以來,山東省青島市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弘揚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結合青島城鄉綠化實際情況,通過互聯網平臺組織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活動,廣泛深入發動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做到應綠盡綠;建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工作機制,賦予義務植樹新的生機與活力。正如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所說:“讓植樹成為青島人的一種時尚。”
今年,青島市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渠道、新形式廣泛開展“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宣傳,讓更多的人知曉義務植樹,吸引市民更廣泛參與綠化活動,共創綠色生活,共享生態成果。目前,青島市已組織活動20余次,線上線下、國內外參與人數達1600多萬人次。這些活動得到了人民日報客戶端、學習強國、中國文明網、今日頭條等媒體的持續關注,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成了不折不扣的網紅。
3月推出的“云植樹節”,收獲300多萬人氣。今年,青島市創新性地采用播種形式進行義務植樹,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等單位策劃推出“領走一粒種 送回參天樹——青島市云植樹節”;實施了“我為口袋公園捐資建綠”“31200個紅包尋找島城綠化達人”等一系列活動。參與“我為口袋公園捐資建綠”項目和“我為山頭送片綠”項目的市民,掃碼在線上捐資建綠,就可參加今年義務植樹現場活動。捐款超過30元者,可獲得義務植樹麻櫟樹種套裝;捐款超45元者,不僅可獲得義務植樹麻櫟樹種套裝,還可獲得全民義務植樹盡責證書,并有機會與援鄂白衣天使一同栽種“戰疫紀念林”。短短一個月時間,2000多個單位和個人參與活動,募集捐資建綠款30余萬元。此活動在全國范圍引起了關注,北京、貴州、撫順、武漢等地的網友也參與進來。青島援鄂醫療隊還在武漢和黃岡栽種了麻櫟樹,留下了“青島戰疫紀念樹”。青島市實驗小學等50多個單位推出“云端植樹節”等活動。3月19日,山東省首個義務植樹科普知識微信有獎大闖關活動——“31200個紅包尋找島城綠化達人”推出,參與人數超過20萬人次,官方微信粉絲增加5萬余人。3月12日,青島市首個義務植樹云直播——“揭秘島城麻櫟孵化基地” 開通,短短3個小時,線上參與人數達150萬人次,僅線上點贊人數就達83.9萬人。

青島援鄂醫療隊義務植樹
9月聯手秋季國際車展推出“買走一輛車,送上一片綠”活動,呼吁更多市民加入植樹造林、愛綠護綠、保護環境的行列。車展期間,發放“青島市互聯網+義務植樹國際車展”倡議書3萬份,每天有1000余人次在展上參與“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大大提高了義務植樹的知曉率。目前,青島市義務植樹的官微、頭條號和抖音號緊密聯動的自身全媒體推廣平臺已搭建,各端粉絲超過20萬,各類播放量超過800萬次。其中,3月17日抖音推送的“武漢黃岡兩地栽下青島‘戰疫林’”觀看人數達14.4萬人次,點贊人數為1.3萬人次。
為了讓更多的市民和單位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同時助力城市品質的改善提升,青島市今年策劃推出了“你有地—我來綠”共建空地共享綠色活動,面向全社會征集閑置空地進行綠化。活動走進城區老舊小區、居民樓院等地,組織義務捐贈、義務服務、義務勞動等,讓綠化真正地走近市民、貼近市民、造福市民。活動一推出,就在島城引起了廣泛關注,單位、市民踴躍報名。青島市綠委辦組成調研小組,對所有報名者提供的空地進行前期調研,在符合條件的空地陸續進行共建空地共享綠色活動。

如意小區“你有地—我來綠”活動
共建空地共享綠色活動活動,不僅整合閑置空地美化了家園,而且拉近了鄰里關系,打造了別樣的“鄰居節”,也讓綠化成了和諧社會的黏合劑、潤滑劑。青島市南區如意小區里有兩個大花壇閑置了多年,業委會報名參加了這次活動。青島市綠委辦組織專家志愿者現場勘察,根據居民需求以及現實條件制訂綠化方案,通過居民自籌和社會募集的形式,落實了綠化費用。5月10日活動當天,恰好是母親節,如意小區所有在家的居民和島城綠化志愿者現場植樹,讓小區變身“桂花園”。小區居民自發成立了綠化志愿者隊伍,對栽植的樹木進行管護。小區還定期舉辦座談和交流活動,鄰里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創新活動,發動全社會的力量投身造林綠化,推進了植樹造林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深入化、全民化進程,讓植樹成為青島人的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情懷,讓生態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讓更多的市民共創綠色生活、共享生態成果,也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增添了綠色動力。
青島市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推出一系列特色紀念林項目。
栽植“戰疫林”。4月18日,青島市2020年互聯網+義務植樹特別活動——“戰疫林”栽植活動在青島市動物園舉行。70余名援鄂醫療隊員代表和部分市民代表在現場栽下了象征著生命之樹的“戰疫林”,為島城增添了一片綠色,也為全市的戰疫工作留下了一份紀念。活動在線直播時,104萬人為援鄂英雄點贊。
栽植“家庭親情林”。把植樹造林與幸福家庭、和諧社會緊密結合起來,探索開展栽植“家庭親情林”,通過種下每一棵“家庭親情樹”,記錄每個家庭值得銘記的幸福時光,增進家庭和睦,促進社會和諧。4月25日,在雙山家庭親情林活動中,50多個市民家庭栽植下了500余株麻櫟樹苗,有一家四代前來種下家庭紀念樹并懸掛了紀念牌,當天線上線下參與人數52.75萬人次。5月23日,50余個市民家庭和志愿者們在動物園空地上栽種下了親情樹、愛情樹、生日樹、希望樹等300余株樸樹和櫟樹,線上線下參與人數達82.21萬人次。5月31日推出的“我為大熊貓捐棵竹——熊貓谷家庭親情林”活動,目前已有100個家庭參與,募集愛心綠化款4萬余元。
如今,特色紀念林特別是家庭親情林已經成為青島市公益活動中一張亮麗的名片。義務植樹推廣平臺每天都收到市民和單位關于如何參與家庭親情林活動的咨詢,山東省港、青島機場、交運集團等單位也對接活動,計劃組織員工參加。
今年的義務植樹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義務植樹不僅僅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時尚。青島市綠委辦在“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中,落實“讓植樹成為青島人的時尚”精神,通過多種形式把義務植樹活動打造成集科普推廣、義務服務、綠植惠民等元素于一體的“全民嘉年華”,推出一系列時尚活動,讓更多的市民共創綠色生活,共享生態成果。其中,“尋找身邊落葉魔法師”活動,呼吁市民利用身邊的落葉擺出一組組卡通畫,創意十足,為城市增添了無限的時尚和浪漫氣息。聯合青島日報報業集團舉辦“琴島之夢——巨報嘉年華”,推出了“用綠色傳遞幸福扮靚青島” 青島互聯網+義務植樹綠化主題攝影季賽。
青島市積極推動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文創產品開發活動,制作科普動畫短片、創意海報,圍繞市花市樹設計青島市全民義務植樹卡通形象,開發系列文創產品;同時,整合各方資源,進行文創名片、健康香囊、創意手賬本、手工簽字筆、紀念水杯、綠化裝置藝術、葉片雕刻等文創設計。其中,《一顆麻櫟種的青島之旅》科普動畫,僅3月12日當天抖音推送觀看次數就達68.7萬人次,各端播放量超過100萬次。文創產品設計以四季為線,緊扣青島特色,選取青島四季12種植物進行延伸設計。目前,文創專家已設計出100個文創產品,融入市民以及游客的日常生活。

學齡前兒童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綠色驛站”樹葉畫課堂
為了讓市民更便捷地參與各類義務植樹活動,經申報評選,青島市確定了市動物園、市中山公園、枯桃花藝生態園、雙山公園、森林野生動物世界5處市級義務植樹基地,在市動物園、市中山公園、枯桃花藝生態園、森林野生動物世界、北嶺山森林公園等地,集社會力量創建了5處綠色驛站。驛站的房屋、裝飾物、綠植由社會各界捐贈,很多市民自發到驛站義務勞動。小驛站呈現社會大廣角,每一處基地和驛站既是向廣大市民宣傳推廣義務植樹,提高義務植樹知曉率、盡責率的公益科普推廣平臺;也是走近群眾、貼近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共建綠色家園,共享綠色生活的前沿陣地;更是利用互聯網全球化傳播優勢,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來青島旅游,進而綠化美化青島、投資青島的一張綠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