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李曉梅
秋末冬初,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的油橄欖陸續進入采摘季,一串串飽滿的油橄欖果掛在枝頭,沉甸甸的,綠葉間顆顆果實晶瑩剔透,賞心悅目。
油橄欖又名齊墩果,為木樨科、木樨欖屬常綠喬木,著名亞熱帶果樹和重要經濟林木。成熟的橄欖果實整粒含油量30%—35%,屬于高油分的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橄欖油在國外被譽為“液體黃金”,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改善消化系統等功能和藥用、食用價值。醫學界公認,橄欖油是最有益于健康的食用油之一。
油橄欖的原產地在地中海沿海地區,我國國內發展油橄欖的適生地區并不多。十堰市鄖陽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地處北緯32o油橄欖黃金生產帶,具有獨特的土壤、氣候等資源優勢,是油橄欖的理想生長地。
鄖陽區種植油橄欖的歷史由來已久。1964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訪問阿爾巴尼亞時,從當地引種回來1萬棵橄欖樹苗,并指示國家林業部根據油橄欖的生長習性在全國選了8個點進行試種。漢江河谷的鄖陽區安陽鎮就是其中的一個試種點。但是,受到當時加工條件和人們思想認識的限制,油橄欖產業沒有獲得更好的發展。
近年來,鄖陽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全面推動生態修復、生態保護、生態惠民等各項林業重點工作。全區根據“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把油橄欖產業作為全區經濟發展的五大產業之一,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園、科學化管理、集約化經營”的發展思路,采取“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產業開發模式,整合資金,在漢江谷地大力發展油橄欖產業,不但有效改善了丹江口庫區生態環境,也為庫區百姓脫貧致富找到了一條好路子。
油橄欖樹屬常綠樹種,樹形優美,四季常青。冬天萬木凋零時,橄欖樹依舊綠油油的,荒山綠化景觀效果非常好。其根系發達,具有較好的固土保水性,是庫區綠化的優良樹種。油橄欖一般栽培6年左右開始開花結果,10年可達豐產,單株產量在25公斤左右,50年之內為盛果期,50—100年內是穩產期,樹齡可達數百年乃至千年。一朝種下,可持久獲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
最初,鄖陽區一些人看準橄欖油的市場,自發地種植油橄欖,但由于技術跟不上,油橄欖產業基地存在建設標準低、重栽輕管、單產低等問題。鄖陽區組織技術力量,采取“請上來,送下去”等方式,強化油橄欖產業基地管理技術培訓。每年,區林業局都組織舉辦春、夏、秋、冬季油橄欖栽植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管理技術、豐產管理技術等培訓會;組織一支專業培訓隊伍,根據各鄉鎮油橄欖園管理需要,隨時送技術下鄉,以科技的力量助推油橄欖產業的發展。
采摘
油橄欖果
如今,全區已發展油橄欖面積3萬多畝,主要分布在安陽、楊溪鋪、青山、梅鋪、譚山、城關、柳陂、五峰、劉洞等9個鄉鎮,輻射帶動周邊農戶8000余戶發展油橄欖種植。
為進一步提高油橄欖產業發展水平,提高油橄欖綜合生產力和產業競爭力,鄖陽區扎實推進龍頭企業、專業協會和合作社建設,涌現出湖北鑫欖源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漢江油橄欖協會等8家油橄欖企業、專業協會、合作社和一批油橄欖種植大戶,逐步形成了種苗培育、技術支持、基地種植、收購加工等一條完整的油橄欖產業鏈。
湖北鑫欖源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油橄欖元素為主體、集種苗培育、種植、加工、銷售、旅游于一體的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在創始人朱瑾艷女士的帶領下,確定“一產搞種植、二產做加工、三產聚焦銷售和旅游”的思路,從承包荒山種植油橄欖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發展壯大,如今成為鄖陽區、十堰市乃至湖北省油橄欖產業發展領軍企業。
2017年,鑫欖源公司擴大油橄欖種植規模,在鄖陽區楊溪鋪鎮流轉荒山1000多畝,建立華中首個油橄欖高標準示范基地——東方橄欖園,通過發展油橄欖產業,帶動本地農戶脫貧。楊溪鋪村是庫區移民村,年輕人外出打工,老人孩子留在家里種不了地,也沒錢可掙,生活困窘。鑫欖源公司在當地流轉土地建立油橄欖基地后,雇傭當地村民在園區修枝、除草、采摘等。村里的男女老少,只要在基地工作,每天就能收入100元。村民們編了個順口溜:楊溪有個橄欖園,家門口起就賺錢。背靠產業心不慌,每天賺回一大張。
楊溪鋪村的孟萬生老人今年70歲了,愛人患病,他無法出去務工,基本上沒啥收入。基地落戶在楊溪鋪村后,他把土地流轉給公司,自己在基地干活,每年能有2萬多元的收入。鑫欖源公司的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農戶、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種植油橄欖農戶有4筆收入:流轉土地每畝每年流轉費600元;在園區務工每天固定工資100元;橄欖樹苗小時,在不損害苗木的前提下,林下套種收入歸農戶;每畝30棵油橄欖樹管護好,保證成活,公司還給5%的獎勵。公司的產業扶貧政策,激發了農戶發展油橄欖的積極性,百姓們把種好管好油橄欖當成了自己的事。
目前,鑫欖源公司在自有7000畝油橄欖種植基地的基礎上,通過種苗和技術輸出、統一生產管理、統一保護價收購等方式,以“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油橄欖基地5萬多畝,輻射到十堰市鄖陽區、鄖西縣、丹江口市的15個鄉鎮。基地種植油橄欖栽大苗,帶大土球、營養缽上山,栽后管護4年就可以試花結果,6年進入豐產期。豐產期一畝地可收橄欖果750公斤,按目前油橄欖鮮果收購價每公斤10元計算,一畝地可帶給農民7500元收入。
種下“黃金樹”,荒山變銀山。山青了,水清了,百姓富裕了。鄖陽區大力發展油橄欖產業,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守護庫區水源,助力一江清水送北京,同時也為農村脫貧致富開拓了新的渠道及路徑。
柳陂舒家溝基地工人采摘油橄欖果
油橄欖樹